史思明当上皇帝了吗?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2020-04-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史思明是唐玄宗时期的人,但是他并不是大唐汉族人,而是突厥族的人。历史上,史思明和安禄山二人挑起了安史之乱,率领一众叛军,打着消灭奸相杨国忠的名号,出师攻打大唐。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胡人军队兵强马壮,作战勇猛,各个以一当百,唐军连连败北,他们很快

史思明是唐玄宗时期的人,但是他并不是大唐汉族人,而是突厥族的人。历史上,史思明和安禄山二人挑起了安史之乱,率领一众叛军,打着消灭奸相杨国忠的名号,出师攻打大唐。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胡人军队兵强马壮,作战勇猛,各个以一当百,唐军连连败北,他们很快就攻到了唐朝的都城长安。

唐玄宗已经得到守将抵挡不住安禄山大军的攻击,连连失利,城池更是一座座丢失,无奈之下,他只能紧急的带着杨贵妃和皇子、皇孙们逃往蜀地避难,就连皇族的家眷们都来不及带走。

安史之乱之所以发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它历时七年之久,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祖孙三代才将安史之乱彻底平定,可见其影响深广。

史思明是安禄山的好友兼心腹,少年他们一起长大,两人之间有很深的情谊。史思明和安禄山两人同时在唐朝任职,然后俩人又一步步升官。由于两人出色的战功和功绩,都受到了唐玄宗的嘉奖,得到玄宗的器重。当时,安禄山还被唐玄宗的杨贵妃收为义子,玄宗给了安禄山很大的权力,甚至让他担任三镇的节度使,霸占一方,拥兵自重。朝廷大臣多有清流之辈,屡次提醒玄宗,安禄山权势太大,身上的职位太多,恐有反叛之心,谁知玄宗竟然不听,还将这说直话的大臣给绑了,送到安禄山面前,任由安禄山处置。从那以后,就连处处和安禄山作对的唐朝宰相杨国忠,他都不敢随意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的不是了。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史思明和安禄山一起,诈称奉密旨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一共是15万大军,他们南下反唐,很快就席卷了河北地区。安禄山的军队准备充足,又早早得知了京中布防,因此一路进军顺利。到了攻打长安的时候,安禄山派史思明出战,一举攻下了长安。后来,安禄山又攻占了洛阳,于是在洛阳建国称帝,还将史思明封为范阳节度使,拥有兵马八万余众,一共有十三郡。

安禄山长期欺压次子安庆绪,而宠爱小儿子安庆恩,导致安庆绪怀恨在心,在一个夜晚,安庆绪联系早就打好招呼的李猪儿,一起杀死了安禄山。安禄山的二儿子安庆绪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但是他的骑射功夫极好,可即使这样,安庆绪和安庆绪的母亲都不被安禄山所喜爱。安禄山很宠爱段氏和段氏的儿子安庆恩,甚至一度想要让安庆恩接任自己的大业。他对安庆绪态度严厉,对安庆恩则慈爱,使得安庆绪心里极其不满。加上安禄山身边有一个心腹李猪儿,李猪儿从小就跟在安禄山身边伺候,安禄山将他变成阉人,让他成为最为信任的人。但是安禄山多疑,脾气差,动不动就要打骂下人,还会杀人,李猪儿虽说是心腹,但是也遭了不少罪。安庆绪就联合李猪儿,提前将安禄山放在床头的剑藏起来,安禄山眼睛已经瞎了,他没有兵器,只能任人宰割。

杀了安禄山以后,严庄对外宣布,安禄山让安庆绪继承大位,安禄山自己则成为了太上皇。安庆绪性格懦弱,严庄担心他不能成大事,始终不让他出面。安庆绪又打算杀了势力庞大的史思明,他封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史思明带兵驻扎在范阳。范阳是安禄山起事的老巢,这里有很多的金银财宝和战马兵器,史思明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整日生活奢靡,已经有了反叛之心。

后来,史思明假装归顺唐朝,然后又反叛,接着绞杀了安庆绪,夺走了大燕江山。史思明登基后,依然继续和唐朝对抗,最后他被自己的臣子,联合自己大儿子史朝义而杀死。

 
标签: 史思明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安史之乱轶事:史思明曾因为一首诗擅杀大臣
    史思明和安禄山是同乡,两人关系很好。安禄山反唐,任命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统领十三郡八万人马,势力强劲。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与大臣严庄、宦官李猪儿谋杀后,史思明一度归降唐朝。但是他反复无常,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再次反唐。他假借为安庆绪解围
    11-28 史思明
  • 古代战争 “安史之乱”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
  • 安史之乱中的安阳大溃败 史思明大败60万唐军
    唐“安史之乱”中,安庆绪于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杀死其父安禄山,做了“大燕皇帝”。他的军队在与唐军的几次交战中连连失败,长安、洛阳相继被唐军收复。安庆绪于十月逃到河北,以邺郡(治所在安阳城)为根据地,改邺郡为安成府,改元天成。乾元元年(
    08-21 史思明
  • 太原保卫战 李光弼与史思明10万大军血战50多天
    战前形势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河北、卢龙、河东三道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率精兵15万南下。同时派将军何千年至太原,以献俘为名,诱太原尹杨光瞓出迎,随即掳走处死。十二月,渡黄河,占东京(今河南洛阳市)。玄宗派高仙芝领兵5万
  • 解析安禄山史思明的关系 对史思明的评价
    安禄山、史思明两人有什么联系呢?史思明703年出生,宁夷州人,居住在营州柳城。是唐朝的军阀,后成为叛军。安禄山,703年,营州人,他的职位是军阀,后成为叛军。从这里可以看出,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是同乡人。史思明年少的时候,与安禄山一起在营州柳
  • 突厥人史思明究竟是怎么死的 竟是被儿子谋杀?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王、燕帝,年号为应天、顺天。史思明是宁夷
    07-29 史思明
  • 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是被儿子谋杀的吗?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王、燕帝,年号为应天、顺天。史思明是宁夷
    07-10 史思明
  • 史思明是突厥人还是粟特人?他与李白是老乡么
    史思明族属之谜作为追随安禄山叛乱并称帝的蕃将,史思明相关的材料远不如安禄山丰富,这也令他的身世模糊不清。虽然出生于默啜可汗统治下的突厥国中,但史思明的族属却并不明晰,一种说法是阿史那氏突厥人,一种说法则为昭武九姓粟特人。那么他到底是什么族属
  • 安史之乱秘闻 唐肃宗欲想密除史思明被识破
    安史之乱迫使唐朝逐渐式微,为日后消亡埋下伏笔。今天,小编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安史之乱中,不太引人瞩目的史思明。关于安史之乱,我们一般对安禄山了解的比较多,知道其阴险狡诈,凶狠残忍,还知道他是个二三百斤的大胖子。但是关于史思明,一般人就不太了解了
  • 史思明生平简介 史思明真的和太子妃有染吗?
    安史之乱是唐朝中期的一场大动乱,安禄山和史思明是两个主要领导人物,他们策划并实施了这个叛乱计划。近期古装大剧《大唐荣耀》就是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讲述了一代江浙才女沈珍珠,在这个阶段为历史做的贡献。这次叛乱的两个大头,安禄山和史思明都不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