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从被凌迟改成斩首的原因是什么

   2020-07-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将领,被封为忠王,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是我国近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忠王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生活非常的艰难,后来因为战功卓著被屡屡升职,后来发生了天京事变,太平军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将领,被封为忠王,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是我国近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忠王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生活非常的艰难,后来因为战功卓著被屡屡升职,后来发生了天京事变,太平军的将领大大的损失,李秀成作为青年将领被迅速的提拔成为了忠王。

1855年,清将吉尔阿和总兵张国梁,率兵将镇江围困,对天京造成非常大的威胁。1856年2月忠王李秀成与其他将领前去镇江救急,他巧出奇兵,亲自带三千人趁黑夜越过汤头岔河与陈玉成、吴如孝对清军进行了内外夹攻,解了镇江之围,将清军重创。太平军乘胜渡江连破清营一百二十余座,占领了扬州。1856年6月,李秀成又与石达开破袭清军的江南大营,与清军的统帅向荣发生激战,向荣兵败自缢身亡。通过李秀成参与的这两次战役,清军对天京的威胁基本上消除了,太平天国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正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的高层发生了内讧,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等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被杀死,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胜而衰的转折点。

鉴于太平天国的老一辈将领在内讧中死去,太平天国开始提拔年轻的将领,于是李秀成在1858年被提拔成为了忠王。1864年,天京被清军攻陷,李秀成被捕入狱,据说在狱中写下了几万字的李秀成自述,据说李秀成在狱中变节了,也有人说这是李秀成效仿姜维的策略,但是不管是否变节,李秀成难逃一死,1864年8月7日李秀成被曾国藩在南京处死。年仅42岁。

李秀成凌迟

清朝对于叛乱的人的刑罚是非常严厉的,太平天国的许多将领被抓住之后都是凌迟处死,像石达开、林凤祥、李开芳等都是被凌迟处死的,李秀成在被捕后在狱中也受到了曾国荃割臀股之肉的刑罚,后来曾国藩亲自审讯李秀成,具体怎么审讯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曾国藩审讯之后,李秀成就写下了数万言的自述,之后被曾国藩斩首处死了。

为什么李秀成没有被凌迟处死呢?据说,李秀成曾经向曾国藩乞降,所以曾国藩对李秀成网开一面。我想肯定不是这样的,曾国藩会感佩一个凛然大义的英雄,只会被英雄的气节所折服,却不会被一个摇尾乞怜的人的哀求所动,我想曾国藩绝对不会对一个向自己摇尾乞怜的人网开一面。这其中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曾国藩觉得李秀成是一个英雄,曾国藩英雄惜英雄,所以才网开一面让李秀成死的不那么痛苦。

据说李秀成在刚被捕的时候曾国荃曾经审讯李秀成,并对李秀成施以割臀股之肉的刑罚,据当时在场的人记载李秀成当时受刑之后面不该色。可见李秀成绝对不是一个惧怕刑罚贪生怕死的人,后来李秀成在与曾国藩会面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1864年7月30日开始写自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肯定是曾国藩与李秀成的谈话起到了作用。据说李秀成曾经对曾国藩进行劝降,建议曾国藩自立为王。可能正是与曾国藩的谈话,让两个人惺惺相惜,所以曾国藩才决定不对李秀成施行凌迟,而是采取了斩首的方式处死李秀成。

刘秀成是凌迟吗?答案是否定的,李秀成是被曾国藩在南京斩首而死的。

李秀成究竟有没有投降曾国藩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在太平天国的后期将领中李秀成与陈玉成是最出名的,也是战绩最卓著的,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被清军攻破,李秀成带着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而出,但是由于李秀成的马让给了幼天王,自己的马跑的慢而与大部队走散,后来被村民抓住献给了清军,从这里可以看到李秀成的忠。

李秀成在1964年的7月23日被捕之后,曾国荃对李秀成用了很多的刑罚,甚至是让刽子手割其臀股的肉,但是李秀成面不改色,没有写下一个字。7月28日,曾国藩与李秀成密谈了很长时间,30日开始李秀成开始写自己的自述,很多人都是因为李秀成的这个自述而说李秀成当时投降了曾国藩的,李秀成究竟有没有投降曾国藩?个人认为没有投降曾国藩。因为这个自述中对太平天国余部的交待有很多的不实之处,而且这些不实之处恰恰很好的掩护了太平天国的余部,比如对幼天王的情况的描述就非常的不实,李秀成说幼天王只有十三四岁,并且不会骑马,实际上幼天王当时已经十六岁,并且骑射相当的熟练,所以后来清军看到十几位壮汉簇拥着一个少年,少年骑射皆熟的时候还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幼天王。所以个人认为李秀成是没有投降曾国藩的,很可能是效法“姜维降钟会”,事实上,李秀成的自述手迹一直被曾国藩后人保存着,直到1962年才被刊印出来,但是曾约农献出来的李秀成手迹也是没有结尾的,肯定李秀成手迹的最后的结尾部分已经被曾国藩毁掉,即使是秘藏也是不放心的。由此可见,李秀成必不是真心的投降。

李秀成究竟有没有投降曾国藩?个人认为绝对不会投降曾国藩,这从曾国藩顶住压力给与了李秀成斩首而没有采取中央所裁定的凌迟就可以看到曾国藩对李秀成是很不错的,我想这是出于二人惺惺相惜,曾国藩不会对一个背板自己信仰的人施以仁慈,只会对一个英雄施以援手。

 
标签: 斩首 李秀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午门是斩首的地方吗 斩首是不是在午门
    午门是斩首的地方吗 斩首是不是在午门
    1、午门不是斩首的地方。 2、电视剧中“拉出午门斩首”不是真的,午门是紫禁城也就是现在故宫的正门。现在很多的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午门斩首”一词,传播的范围广了,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固化,就真的以为午门是用来斩首的地方。
  • 午门斩首是真的吗 午门斩首是不是真的
    午门斩首是真的吗 午门斩首是不是真的
    1、午门斩首不是真的。2、因为经常会发生大臣在午门被打死的事件,所以老百姓就纷纷以讹传讹,这才有了“推出午门斩首”这句话。其实在明清两朝,真正的刑场是在西四和菜市口,不管是砍头、腰斩还是凌迟,都是在这两个地方执行,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午门斩首的
  • 推出午门斩首是哪个门 午门斩首指的是哪个门
    推出午门斩首是哪个门 午门斩首指的是哪个门
    1、午门指的是现在是故宫的正门,不过午门斩首并不是指的现在的午门,之前的午门斩首是指在菜市场,口交道口斩首示众。午门斩首这个词是因为有的大臣被绑到午门御道的东侧廷杖,后来却被打死,于是就逐渐流传出了午门斩首的说法。 2、午门指的是现在故宫的
  • 以前常说“午门斩首”,是在故宫的午门斩首吗?
    不是,故宫午门不是斩首的地方。午门是皇帝举办各种仪式的地方,如颁布诏书。斩首必须押往柴市或菜市口等地刑场处决,如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菜市口斩杀的。
    10-14
  • 午门斩首是怎么来的?
    午门斩首是民间杜撰出来的。在明朝的时候,大臣们触犯了皇帝的威严,要被绑到午门前御道东侧廷杖,起初只是象征性责打,后来发展到打人致死。但是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这么重要的地方是不可能作为刑场杀人的,所以只是一种误传而已。
    05-10
  • 汉代打击拐卖儿童 人贩子不光斩首还要分尸
    古代中国将拐卖人口称为“略卖”,从汉代开始,法有明文此乃大罪,但因为有较大的收益,虽是王法如炉,这种买卖依然千百年来有人做,《史记》中多处记录拐卖人口的勾当。《季布栾布列传》载,被封为俞侯的栾布年少时,“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据《外戚世家
    12-31 汉朝斩首
  • 韩侂胄官居宰相为岳飞平反下葬后被斩首送至金国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暴发,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国所俘,辉煌一时的北宋王朝正式宣告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继承皇位,史称南宋。偏安一隅的南
  • 明清午门斩首之谜 明清执行死刑的地点在哪
    “午门斩首”早为人们熟悉,描写明清时代故事的影视片中常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句台词,以前的民间说书也常有“午门斩首”的故事情节。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明清时代真的有在午门执行死刑的做法吗?从天安门进入故宫,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午门。午门是紫禁城
  • 鱼俱罗之死是因为皇帝猜忌而斩首示众的吗?
    鱼俱罗杀李元霸是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这部小说叫兴唐传。大将军鱼俱罗不满隋朝皇帝的荒淫,隐居避世。后来李元霸杀死了鱼俱罗的大徒弟,在小徒弟的挑唆下,年迈的他决定出山。两人在潼关对阵。两人在打架的时候,鱼俱罗经验丰富,知道李元霸力气大就想用灵巧取
    12-27 斩首
  • 唐朝太子妃 韦皇后欲仿武则天称帝被斩首
    唐中宗李显,是唐高祖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他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韦氏。在他做太子时,韦氏被立为太子妃。韦氏共为李显生下一个儿子李重润和四个女儿,即永泰、永寿、长宁、安乐四位公主。684年,李治病死,李显登基,韦氏被立为皇后。李显一上台,就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