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的糖衣炮弹如何打倒了李自成

   2020-02-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作为先驱者的李自成,考试不及格,早就被淘汰了。根据毛泽东的说法:李闯王是被糖衣炮弹打倒的。陈圆圆也算糖衣炮弹的一种? 打倒了李自成?我从小在南京秦淮河畔长大。自然早就听说过秦淮八艳的故事。至于是哪八个人,了解得并不很详细。只知道其代表人物是

作为先驱者的李自成,考试不及格,早就被淘汰了。根据毛泽东的说法:李闯王是被糖衣炮弹打倒的。陈圆圆也算糖衣炮弹的一种? 打倒了李自成?

我从小在南京秦淮河畔长大。自然早就听说过秦淮八艳的故事。至于是哪八个人,了解得并不很详细。只知道其代表人物是李香君。因为《桃花扇》使李香君不仅是历史人物,还成为了文学人物,捎带着也使秦淮八艳成为美丽的传说,正如《红楼梦》叫响了金陵十二钗。李香君在南京的名气太大了,家喻户晓,反倒使另外七个人变成配角,常常被混淆或忽略。

直到某一天,我忽发奇想,翻书,查找到秦淮八艳的名单:李香君、陈圆圆、董小宛、顾媚、寇白门、柳如是、卞玉京、马湘兰。这可是明朝南京美女的排行榜,一个都不能少啊。再翻书,发现其它版本,大抵还是这八个人。只不过顺序或者说座次有所颠倒。不知道是根椐名气来制榜还是依照美貌或才情来排列的?

放到今天,仍然如此:让不同的人来做评委,恐怕也会制造出不同的秩序。选美,即美中选美,难。为古人选美,在己逝的美女中选美,难上加难。毕竟,音容笑貌己看不见了,只留下芳名,只留下韵事。后人在审美时必须添加进自己的想像。这也正是比议论当代明星更有趣味之处。

第一次搜索到秦淮八艳排行榜,我吃了一惊:怎么有陈圆圆啊。陈圆圆不是在北京吗?难道她也在南京居留过?

我刚从南京移居北京时,上下班必从张自忠路过,知道此处原叫铁狮子胡同,是崇祯皇帝的田贵妃的娘家,以国丈自居的田畹府,门前有一对元代遗存的铁狮子。田畹还金屋藏娇,把一位艳名远播的歌伎陈沅纳为小妾,为之易名为陈圆圆。想不到陈圆圆这个名字后来影响更大,甚至说到明清交替的那段历史都无法不提及这个小女子。

吴三桂正是在田畹府巧遇陈圆圆,惊为天人,向田畹软磨硬泡,好话说尽,就差自称孙子了,才把别人的爱姬讨到手。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抢来的美人,日后还会落到闯王李自成手里。这回,原本准备给李自成当孙子的吴三桂,咽不下这口气,又去给山海关外的多尔衮当孙子,借得清兵打跑李自成,才把陈圆圆又夺了回来。

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我没想到的是陈圆圆也是秦淮八艳之一,在南京秦淮河上出道的。我原本以为陈圆圆在北京出名的。想不到她在南京时就有名气了。关于陈圆圆的出处,也有几种版本。有说她是太原人,有说她是苏州人,有说她是江苏武进奔牛镇人,看来她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南京人。

陈圆圆是嫌秦淮河的水太浅,才北漂到京师里,在天子脚下遇见老国丈的呢,还是田畹来南京游玩,在秦淮河上邂逅陈圆圆,当场拍板,将其千金购得,带回北京?估计是后者。因为据野史记载,陈沅进田畹府前,混得就很不错了,琴棋书画都能来一手,歌唱得好:“自树帜乐籍而后,艳名大著。凡买笑征歌之客,都唤她做沅姬。那沅姬的身价既高,凡侍一宴的须五金,为度一曲者亦如之。走马王孙,坠鞭公子,趋之若鹜,大有车马盈门之势。即词人墨客,凡以诗词题赠沅姬的,亦更仆难数。”

陪一顿饭,唱一支歌,都要那么高的出场费,看来田畹掏了千金相求的说法,不会是假的。即使这样,人家还不愿意呢。嫌田畹太老了。陈圆圆骨子里就是爱少年英雄。难怪日后碰上吴三桂,一拍即合呢。

她虽力拒,鸨母却见钱眼开,加上不敢得罪藩府,还是硬把她推进田畹这个老家伙怀里。陈圆圆到底是金粉秦淮培养出来的,一入田畹藩府的私家歌舞团,立马艳压群芳,成为一姐。

各路王侯将相,都很羡慕老国丈会引进人才,晚间常来铁狮子胡同串门,为的是亲耳聆听圆圆的美妙歌声。田畹自然明白近期为何门庭若市,倍感骄傲。又请乐工琴师,不断为圆圆量身订制艳词新曲,总能带给满座高朋以无限惊喜。田畹通过圆圆搞公关,大家既陶醉于圆圆的一颦一笑,又大加赞美主人的好客。是啊,美是需要分享的,在分享中增值。

如果说陈圆圆以前尚只是秦淮河上的地方歌手,现在己成为首都的红星了。好些新歌一经她演唱,就被各个王府侯门的乐班仿效。没几天就传遍街坊。陈圆圆的唱腔,如同一股秦淮河的香风,北漂而来,席卷京城。

铁狮子胡同(现名张自忠路)是北京胡同中的元老。因有一对铁狮子而得名,而这铁狮子是元代成宗年间铸造的。明末,它们成了崇祯宠妃田贵妃之父田畹府第门前的镇宅之物,目睹过田畹爱妾陈圆圆的长袖善舞、迎来送往。为追求陈圆圆,吴三桂曾在铁狮子的眼前屡屡进出。李自成的大将军刘宗敏又占据田府,拘禁了陈圆圆……这一切把眼花缭乱的铁狮子都搞迷糊了,弄不懂这些猛男美女在走马灯般地表演什么。

可以说铁狮子那铃铛般的眼球里,装进了一整部明朝灭亡的故事。

人们对陈圆圆之流更感兴趣,在人们想象中,陈圆圆永远年轻貌美。张中行老人也未能脱俗:“人而有艳名的就更容易引起思古之幽情,如铁狮子胡同有明末田畹府,从门前过,我们就禁不住想到陈圆圆。这样的幽情也许不该有吗?”读他的文章,我才知道陈圆圆曾在铁狮子胡同住过。

偶尔路过这条胡同,我也会一步三回头。陈圆圆原籍苏州,却是在北京出名的。想当年吴三桂也一定频频光顾铁狮子胡同吧,为了追求田畹家收养的歌伎陈圆圆。李自成进京,推翻了明朝江山,陈圆圆也算是一件特殊的战利品,但也正是这件战利品,导致他最终兵败,使垂手可得的江山美人全化为泡影。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军吴三桂,为夺回沦陷区里的情人,不惜向长城外的敌兵求援,留下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历史污点。渔翁得利的是多尔衮,他不费吹灰之力就使清兵入主中原。小小的一个女子,却改变了好几个男人的命运,或者说改变了男人们的命运。她甚至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命运:北京被八旗子弟所占据,成了大清帝国的都城。

人们常以陈圆圆为例,来讲析“红颜祸水论”,甚至有祸国的可能。其实,陈圆圆本人又何尝不是无辜的。跟倾国倾城的杨贵妃相比,陈圆圆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不过是一位边防军人的宠妾(相当于今天傍大款的小蜜吧)。但如果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扩大化,可否夸张地说:没有陈圆圆,就可能没有后来的慈禧太后?至少在公众印象中,北京城是因为陈圆圆而易手的。

后人将李自成失败归结到一个女子的头上。陈圆圆也就像历史上的诸多“红颜祸水”一样,成了替罪羊。造成了这样的错觉:仿佛大顺政权是因李自成、陈圆圆、吴三桂之间的“三角恋爱”而垮台的。

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明末有田畹府。田畹是崇祯的老丈人,他的女儿是皇上最宠幸的田贵妃(崇祯死后就草葬在田妃墓中)。而陈圆圆,则是田畹家收养的歌伎。戍边的军阀吴三桂去田府玩,一眼就看上了美若天仙的陈圆圆,厚着脸皮向田畹老头讨要,田畹虽心疼,也只好故作大方地促成这两位年轻人的好事。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将吴三桂的亲属全劫作人质,以勒令其投降。审讯的时候,觉得吴三桂的“小蜜”确实光彩照人,于是充作自己的嫔妃。

屯兵山海关的吴三桂原本已臣服了,在回北京城“报到”的路上,听说爱妾被李闯王占有,忍无可忍,索性投靠关外的清兵,甘当急先锋,与李自成决一死战。此即“三军恸哭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之典故。吴、李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政敌兼情敌。

吴三桂围城时,李自成将其父母全绑上城头,企望以此举退兵。吴不屈服,眼睁睁地瞧着父母被斩首。

李自成突围,陈圆圆谎称:“大王若放我,三桂必不追也。”李依从其计。聪明的陈圆圆,就这样回到情人的怀抱。

闯王进京,陈圆圆算是一件特殊的战利品,正是这件战利品,导致他最终兵败,使唾手可得的江山美人全化为泡影。小小的一个女子,居然有这天大的本领?她甚至还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命运:北京被八旗子弟所占据,成了大清帝国的都城。难怪蔡东藩写《清史演义》时说:“顺治帝之入关,人谓由多尔衮之力,吾不云然。不由多尔衮,将由吴三桂乎?应之日唯唯否否。三桂初心,固未尝欲乞援满洲也,为一爱姬故,迫而出此。然则导清入关者,非陈圆圆而谁?圆圆一女子耳,乃转移国脉如此。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圆圆殆其流亚欤?”

假如闯王与陈圆圆擦肩而过,那么吴三桂是否就不会因戴上“绿帽子”而恼羞成怒?不会借刀杀人了?那么,历史是否就要改写了?

其实不然。清军垂涎大明江山已久,取而代之是迟早的事。吴三桂求援,不过给其提供了一个借口而已。因为多尔衮最初听见李闯王逼死明帝的消息,即起趁火打劫之心。八旗兵马早就整装待发。入侵中原,根本不需要什么通行证的。

李自成却未考虑那么多。他在北京城里歌舞升平,忽略了内忧外患。即使没有吴三桂开门迎敌的原因,闯王的江山也不见得坐得牢。他的起义具备破坏性,却缺乏建设性;给风雨飘摇的明王朝“添乱”了,并施予致命一击,却没有收拾残局的本领。从客观的效果上来说,他无意识地推动了清兵入关、执掌天下的步伐。得矣?失矣?

然而吴三桂与陈圆圆的艳情,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或者说,混淆了历史的视野。喧宾夺主的儿女情仇,遮掩了国家兴亡的真实内幕。过多地关注那被夸大了的吴三桂与陈圆圆对改朝换代的影响,必将使吾辈顾不上总结李自成的教训。

方彪先生认为:“一些官兵在繁华的城市里,生活很快的腐化了,使部队失去了战斗力……大顺军在北京虽然只有四十二天,这四十二天使大顺军变了。由一支所向披靡的雄师,变成了一支一蹶不振的弱旅,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也实在令人深思。”李自成作为首领,无疑应承担最大的责任。没必要回避这一点。

还有另一种说法:并非李自成本人占有了陈圆圆,而是其手下的骁将刘宗敏抢了陈圆圆作“压寨夫人”。这是很典型的“为尊者讳”:生怕李自成的高大形象会因好色而大打折扣。这是在把领导者的失误推卸到部将头上,同时也推卸到叛徒(吴三桂)与女人(陈圆圆)的头上。好像李闯王不会犯这类低级错误的,都是别人惹的祸。过于美化李自成,等于在伪造历史。我们需要肯定李自成身上的积极因素,但不能因此而掩饰他消极的一面。

后来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发现1949年的毛泽东最深刻地意识到李自成的局限性。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打赢了三大战役,胜券在握,准备进入和平解放了的北平。出发之前特意做了一个重要的讲话,大意为“我们不能学李自成”以及“要防止糖衣炮弹”之类的话。在其眼中:闯王进京后的失败,堪称“反面教材”。当代的革命者必须避免重蹈覆辙。毛泽东进入北京城时,比李自成要虔诚多了、谦虚多了。他说:“我们是来赶考的。”正因为如此,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作为先驱者的李自成,考试不及格,早就被淘汰了。根据毛泽东的说法:李闯王是被糖衣炮弹打倒的。陈圆圆也算糖衣炮弹的一种? 打倒了李自成?

 
标签: 陈圆圆 李自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陈圆圆临终遗言为何责怪吴三桂?乱世红颜陈圆圆
    有人说陈圆圆遗书属实,曾载入清史稿之类古籍。“伏以大王起家武功,世受明恩……当国破家亡之际,只坐视以贻误事机,迨事势不可为,始借力外人,以伸一时之忿,此大王之深误也。当敌军既进,神京亦亡,国号迁移,而有天沉地惨之变,大王不于此时号召人心,以
  • 明末大美女陈圆圆出台费 饭局2500块
    皇亲田宏遇从苏州买下陈圆圆带到北京后田就死了。有人说吴三桂“闻陈圆圆艳名,派人到京从田府将她买去,送往宁远。她到了宁远后,心情抑郁,又过不惯关外生活,不久病死”。大顺军进入北京时她已在宁远早死。也有人说吴三桂早就与陈圆圆有染。但无论怎样吴三
    12-22 陈圆圆
  • 为什么说陈圆圆是红颜祸水?陈圆圆真的是吗
    吴三桂一怒之下,开启山海关,将清军放入京城,成就“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爱情故事,但同时也将这个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角——陈圆圆送入了被千万人斥骂的境界。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除了一些感叹陈圆圆的美貌之外,剩下的就是对她这个“红颜祸水”的咒骂。可是陈圆
  • 一代名妓陈圆圆到底有过几个男人?
    历史上有名的秦淮八艳中,位居榜首的非陈圆圆莫属了,她这一生因为与明末清初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被大家所熟知。而作为一代名妓,陈圆圆一生又有过几个男人呢?对于陈圆圆的男人,最有名的当属,“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话说的就是
  • 是谁逼反了吴三桂?陈圆圆只是一个导火索
    明末名将的故事中,恐怕最被文学家、戏剧家宠爱的便是吴三桂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冲冠一怒为红颜,一直是妇孺皆知的典故。但说来说去,总离不开那点儿香艳的味道。吴三桂,何许人也?一个有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一个敢为爱情担负
  • 陈圆圆简介 一代名妓陈圆圆的悲剧一生
    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出身于货郎之家,少女时便艳惊乡里。后来被给苏州梨园。圆圆初登歌台,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使台下看客凝神屏气,入迷着魔
  • 吴三桂初次遇见陈圆圆时发生了什么?
    有一天,吴三桂正在当朝贵戚田弘遇府上做客,主人备佳肴盛馔,殷切款待。三桂一直坚守宁远,何以到京师,又何以有此闲情在田家做客?原来,还在上年秋,关外清太宗派他的七兄阿巴泰率大军征明,一直深入到山东兖州等地,铁骑踏遍河北、山东等地。至次年(崇祯
  • 吴三桂好不容易夺回陈圆圆 为何陈圆圆失宠了
    老爸虽遭勒索,吴三桂也未必能投降清朝,但是当爱妾被刘宗敏霸占后,吴三桂顿时怒了,决定投降清军,结果引清兵入关,灭了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吴三桂追回了陈圆圆,那么吴三桂对陈圆圆怎么样?据记载,后来陈圆圆逐渐失宠了,吴三桂不喜欢她了!吴三桂为何投降
  • 明朝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和陈圆圆什么关系
    王承恩,崇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有如父子般将崇祯带大,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皇上,包括将陈圆圆带入皇宫也是为了使其开心,最终李自成攻占皇宫后,陪皇上一同殉国于景山。明朝太监王承恩王承恩,河北邢台人,是曹化淳部下的太监,身世悲惨,自幼父母
  • 真相 李自成吴三桂之前 陈圆圆另有心上人
    中新网6月25日电明朝“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风流潇洒,饱读诗书,富于才气,难能可贵的是他正直不阿,敢于与阉党对抗。那个时代的江南名妓气节颇高,彷佛达成一种共识,都喜欢有才学、有胆识、有正义感的文人。冒辟疆正是这样一个人,据说当时无数女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