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雅好癖 清明上河图曾被贪官纳为藏品

   2020-11-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为了满足严嵩、严世蕃父子的雅好,其爪牙走狗不遗余力,四出蒐取古玩字画。在严府的催逼下,无奈找来苏州的画家高手黄彪,摹仿真本,以赝本送严府交差。不知何时开始,官员染上雅好成癖,赏玩金石字画、钟鼎彝器。为了攫获心头所好,甚至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

为了满足严嵩、严世蕃父子的雅好,其爪牙走狗不遗余力,四出蒐取古玩字画。在严府的催逼下,无奈找来苏州的画家高手黄彪,摹仿真本,以赝本送严府交差。

不知何时开始,官员染上雅好成癖,赏玩金石字画、钟鼎彝器。为了攫获心头所好,甚至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到了明代,官场的雅好之风日盛。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指出:“嘉靖末年,海内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园亭、教歌舞之隙,间及古玩。如吴中吴文恪之孙、溧阳史尚宝之子,皆世藏珍秘,不假外索。”而众多好事的朝廷官员中,首要的有二:一是严嵩、严世蕃父子;一是朱希忠、朱希孝兄弟。前者官居相国,权重倾国;后者元勋之后,手握精兵。

朱氏兄弟花钱收购古玩珍秘,还算蒙上买卖交易的遮羞布,遑论其赀财的来路黑白。而严家父子则赤裸裸地恃势劫取,甚至兴大狱,夺人命。《万历野获编》录有一桩“假画致祸”的事例。

为了满足严嵩、严世蕃父子的雅好,其爪牙走狗不遗余力,四出蒐取古玩字画。打听到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手卷收藏在苏州,故相王鏊(谥文恪)家里。严府的门客汤臣,苏州人氏,即受命设法谋取此手卷。汤与时任蓟辽总督王忬属苏州老乡,素有往来,于是说服王出资求购。不料,故相家不缺钱,死活不肯出让。在严府的催逼下,无奈找来苏州的画家高手黄彪,摹仿真本,以赝本送严府交差。

严家父子得到《清明上河图》手卷,当即“珍为异宝,用以为诸画压卷,置酒会诸人赏玩之”。不料,有人妒怨王忬,探知其事,告发此手卷为赝本。于是,严世蕃感到大丢面子,又怒又恨,认定王忬有意欺哄严府,由此种下了祸根。

史载,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蒙古兵犯边地。王忬中计误引军向东,来敌乘间西入,渡滦河,大掠遵化、迁安、蓟州、玉田等地,驻扰五日,京师大震。借此,严嵩授意御史方辂,弹劾王忬“失策者三,可罪者四”。同年夏五月,命逮王忬下诏狱,以边吏陷城律论斩。其实,王忬致死的缘由,清代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说得分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严嵩诬杀兵部员外郎杨继盛,王忬却表示同情,怜悯被害者,于是,严嵩怀恨在心。而王忬之子世贞与杨继盛过从颇密,甚至为其安排丧事,赋诗吊祭,更是让严嵩对王忬恨之入骨。此外,添上假画一事,也就非将王忬致死不可了。

清代官员的雅好之癖,比明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代金安清《水窗春呓》(卷下)认为,嘉庆、道光年间,河患最盛,治水的钱财亦最糜。“东南北三河岁用七八百万,居度支十分之二”。公帑被河员层层大肆侵吞挥霍,视河工为“金穴”。

仅以河员的雅好为例。“衙参之期,群坐官厅,则各贾云集,书画玩好无不具备”。道光年间,两江总督琦善,兼署漕运总督,当时看上了元代王野云《龙舟图》手卷。手卷生动地摹绘龙舟竞渡的盛况,画面数千人,面目无一类同。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谈妥作价一千五百金。次日,准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才发现该手卷被二千金买走了,买画的是个姓万的管河同知。区区五品的河员,胆敢虎口夺食,与正二品大员的上司叫板,那还了得!琦善一气之下,“遂劾万,终身以此废弃焉”。

按说正二品的年俸仅有150两至180两,可由于陋规优厚,两江总督一年净收三十万。至于正五品的同知,为着争夺字画而出手阔绰,除却年俸、陋规,恐怕还得例外求赇了。

同时,金安清还指出:“以余所见之两淮盐政、淮关监督,嘉、道时以阿克当阿为极阔,任淮鹾至十余年,人称为阿财神”。

偏偏旗员“阿财神”雅好成癖,占有的古玩奇珍蔚为大观。“阿之书籍字画三十万金,金玉珠玩二三十万金”,“即其鼻烟壶一种,不下二三百枚,无百金以内物,粉红骇绿,美不胜收。真琪南朝珠用碧犀翡翠为佩件者,一挂必三五千金,其腻软如泥,润不留手,香闻半里外。如带钩佩玉则更多矣”,“宋、元团扇多至三千余,一扇值四五两,乃于数万中挑捡而留之者”。

令人称奇的是,清代官员的雅好之癖,往往招惹诸多荒唐事。清代李伯元《南亭笔记》录有二则——

乾隆年间,毕沅,字纕蘅,江南镇洋(今江苏太仓)人。喜好金石字画。在陕西巡抚任上,适逢其六十大寿,于是预先通告禁止属员馈送贺礼。但是,下属一位县令单独送来寿礼二十件古砖,年号题识都是秦汉时期。毕沅不觉大喜,当即召见送礼来的家丁,面谕:“寿礼我概不收,汝主人之物深合我意,姑留此把玩。”不料,家丁下跪回禀:“主人因大人华诞,唤集工匠,在署制造。主人亲自监视挑选极品者,敬献辕下。”毕沅听了,只好一笑作罢。真相无意被戳穿,县令谄媚的狡黠,家丁跪禀的憨直,大员禁馈的伪善,一一让人捧腹。

还有一位湖南巡抚吴大澂,嗜金石,以抢残守缺自命,精于古文字学。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其上疏自请统率湘军,驰援高丽抗击日寇。在奔赴前线御敌之际,吴大澂不忘随身携带心爱的图书彝鼎。

“及抵平壤,去敌营三舍舍马”。安营扎寨后,将弁随员纷纷进帐叩见统帅吴大澂,请示对敌方略。却见吴大澂手持一方玉章,摩娑把玩,与幕僚大谈此印章的出处。吴大帅谈兴正浓,众将弁不敢陈请,只得屏息傍侍。不一会,听见炮声响,疑是敌军进攻,军中将士相率弃营溃走。“清军遂大败”。

吴大澂随身携带的古玩图书,悉数为敌军所获。敌酋看着一大堆古玩珍秘,笑道:“不料支那营中,倒开有绝大的骨董铺”。这算是雅好成癖惹下的祸殃?

官员弄权恃势,扒捞“快钱”,富厚有闲,难免慕求雅好之道,结果,积染成癖。一来脸面贴金,所谓“室无古玩字画,不成簪缨世家”。二来赀财保值,甚至岁久升值,不赔有赚的买卖。于是,痴者有之,顽者有之,戏者有之,到头来,千万莫成了历史的小丑。

 
标签: 清明上河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朝代的 清明上河图所属的朝代
    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朝代的 清明上河图所属的朝代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所作。2、清明上河图是将整个街市的繁荣景象描绘于画中,清明上河图最明显的是画卷非常长,描绘宋朝除市坊制度外的繁华之景,同时也展现了北宋不同阶级的人的生活情况,也是展现了北宋社会和经济的状况。清明上河图
  • 揭秘《清明上河图》中暗藏哪些玄机?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书式的画作,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无价之宝。800多年来,后人对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店铺杂货都不放过,反复推敲琢磨。却从中看出了一些惊人的秘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清明上河图》
  • 镇国之宝 《清明上河图》中华第一神品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地大物博,全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而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那么中国史上都有哪些最震撼的镇国之宝呢?1.北京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
  • 《清明上河图》中千古奇局 824个人物都有姓名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三年多的“休眠”期后,年内将在北京故宫再次展出。而日前一条“《清明上河图》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的长微博也在网络引发喧哗。网友大呼:“长这么大才知道画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我读书少,你别骗我!”昨日记者从读客图书
  • 世人耳熟能详的《清明上河图》居然这么命运多舛
    《清明上河图》的收藏可谓是历尽磨难。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在图上亲笔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
  • 《清明上河图》哪个版本价值最高?
    9月8日,故宫博物馆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人气爆棚,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尤其引人关注。殊不知,历史上还有多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流传于世,比如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等。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比,后世版本大都借
  • 清明上河图至今仍留下多个谜团尚未解决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古画。迄今为止,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论文有400多篇,为研究这幅画开了三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出了三本论文集。可以说,在学界,再没有第二件中国古画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但其实,对于《清明
  • 清明上河图的秘密 不仅仅是展现生活那么简单
    古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绘画家张择瑞,以北宋时期的汴京的生活场景,描绘了景象各异的市井生活。生动而丰富,充实而富有深刻的内涵,是这个个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古画,约有上亿人知道它的存在,而中国人更是因清明上河图的存在而自豪,毕竟
  • 《清明上河图》里每个人居然都有名有姓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书式的画作,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无价之宝。800多年来,后人对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店铺杂货都不放过,反复推敲琢磨。仿佛凭此一画,就可以瞬间穿越到大宋京城——汴京的热闹街头。
  •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为何无马和羊?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它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