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称制对西汉有何影响 吕后的后代结局如何?

   2020-06-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外戚侵权这种事情,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了,而且这也是一种曲折稳固皇权的办法。吕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她也是第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有史记载的那种。但是正是由于吕后临朝称制,西汉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外戚侵权这种事情,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了,而且这也是一种曲折稳固皇权的办法。吕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她也是第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有史记载的那种。但是正是由于吕后临朝称制,西汉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吕后扶持的吕氏一族彻底打破了朝中功臣和诸侯王分庭抗礼的格局,使得吕氏一族在朝中盛极一时。后来还出现了吕氏想要谋权篡位的事情,吕氏一族搅乱了皇族血统,令西汉皇室混乱不堪。

战国末期有很多外戚专权的例子,齐国的君王后,楚国的李园,就连秦国也同样有外戚楚太后华阳太后掌权的例子。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秦国的太后掌权是因为王君年幼,而其他国家的外戚则是君主有意无意的扶持。为什么君主要可以扶持威胁皇权的外戚呢?

还没有科举制的时代,世家子弟步入仕途往往是带着家族的荣耀一起的,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进入了朝廷,那么就会有一大批这个人家族的人入朝为官。这样下来,朝中就会形成几股势力,这些势力分散了王权,使得王权无法集中。身为君主,就是要将权力紧紧握在手中,为此就要扶持一股自己这一方的势力来对抗这些世家大族的根深蒂固。

但是要选择哪一种势力来对抗这些外臣呢?当然是自己人最好,但是王族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君主若是扶持一个王族宗室的人,那么这个人要是想要取代自己就是有名分的,可以得到很多宗族大臣的拥护,反而对君王不利。这时选择妻子一方的势力就是最妥善的方法,妻子跟自己是荣辱与共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自己的利益就是妻子的利益,所以扶持外戚是巩固皇权的一种较为稳妥的办法。就算外戚专权想要篡位,宗族大臣们也不会同意,因为他们没有王族的血统,他们都会反抗。所以,刘邦当年也在有意无意的扶持着吕氏一族,身为西汉皇后的吕雉的身后是“诸吕”。否则以刘邦的精明老练,他会留着这个手段强硬的吕雉霍乱朝纲吗?

刘邦的考虑是不无道理的,吕雉是最好的稳固皇权的人选,她有能力,而且护犊子,所以皇权交给懦弱的刘盈,吕雉一定会帮儿子守住大汉的江山。吕雉已经是大汉的皇后,自己死后她就是皇太后,要想改嫁,这一生怕是不可能了。吕氏一族在自己的扶持以及吕雉的庇护下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了。若是将来吕氏一族想要谋夺皇位,吕雉就是那第一个不同意的,因为外甥和亲儿子比起来,还是亲儿子要来得重要,所以凭借吕雉的手段,吕氏一族掀不起大风浪。再说,就算吕雉无能,压不住吕氏一族,不是还有功勋大臣和皇族势力么,刘邦一点也不担心。

其他的巩固皇权的办法都行不通,你看杀光大臣吧,这不可能,因为杀光了大臣,就没有人来辅佐自己这个懦弱的儿子了。再说了,功臣集团一旦被灭,藩王就会起来造反。要不扶持一个宦官,还是不妥,这宦官要是谋权篡位怎么办?而且宦官要想有权力,首先得要皇帝有权力分给他才行啊,刘盈那个弱鸡,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再加上一个人,他护不住。那么让几个大臣联合起来辅佐刘盈怎么样呢?刘邦仔细一想还是不好,万一他们架空了刘盈的权力咋办,取而代之,最后灭族!

所以吕雉临朝称制是最好的办法。吕雉执政期间对西汉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消灭了对西汉皇族有巨大威胁的异姓王,例如韩信、彭越等。

后来她庇佑吕氏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后来在她死后被尽数消灭,她会不知道汉朝的法制下,吕氏一族在自己死后不会有好结果吗?但是她没有改动这些地方。吕雉扶持的吕氏一族在刘邦死后大大压制了功臣集团以及藩王造反,使得西汉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吕后依然采取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避免了西汉又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有利于百姓生活安宁。对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吕后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可怜的是吕后的吕氏一族被灭族,刘盈的儿子也被认为血统不纯而被杀。

 
标签: 西汉 吕后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东汉和西汉时期的科技有哪些 东汉和西汉时期的科技介绍
    东汉和西汉时期的科技有哪些 东汉和西汉时期的
    1、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蔡伦总结了自西汉以来民间用丝麻纤维造纸的方法,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造纸原料,制造了既轻便又实用的植物纤维纸,把造纸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中提出的负数
  • 东汉西汉哪个在前 东汉西汉谁更早呢
    东汉西汉哪个在前 东汉西汉谁更早呢
    1、西汉要早于东汉,西汉是于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后在长安建立的,东汉则是刘邦的后代刘秀创立的,而且国号没变,都是刘家王朝。所以西汉要早于东汉。2、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
  • 为什么汉朝分东汉西汉宋朝却是分南宋北宋 西汉东汉南宋北宋划分的历史由来
    为什么汉朝分东汉西汉宋朝却是分南宋北宋 西汉
    1、五代十国后期,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定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史称北宋。从公元960年登位,至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九帝。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梁城,徽、钦二帝被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迁都于临安(今
  • 在西汉时大秦是哪个国家在哪里 在西汉时大秦指的是哪个国家呢
    在西汉时大秦是哪个国家在哪里 在西汉时大秦指
    1、古代大秦为意大利的罗马,也是指东罗马帝国。2、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罗马帝国,特别是在它统治下的东部地区即地中海东岸,被称为“大秦”。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它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3、当时的中国认为罗马帝国就像中国一样拥有高度文
  • 先东汉还是先西汉 东汉在前还是西汉在前
    先东汉还是先西汉 东汉在前还是西汉在前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
  • 历史揭密西汉元勋晁错之死的迷雾和实情
    晁错的这种死法,经常使念书不细的人误觉得他死得很面子。这事要怪司马迁。司马迁在为晁错作传时用了“春秋笔法”,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似乎是天子给晁错留体面,让他穿戴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班固就没有司马迁那么厚道,不客套地揭老底说
  • 西汉繁盛开创者汉武帝 将西汉王朝推向顶峰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第七位皇帝,他的原名叫刘彻。自他登基后,先在朝中设立制度。而后对外开始扩充国家领土。他为西汉开创了最繁盛的时期,成为在封建王朝时期第一个巅峰朝代。汉武帝性格究竟是什么样的,才能让他有如此高的造就呢?汉武帝在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
  • 揭秘西汉飞将军李广如何巧施妙计退敌兵?
    时至今日,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仍在民间广为流传。那么,今天就来说两则关于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吧!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遣李广、卫青、公孙贺、公孙敖四位将领率兵从雁门、代郡等地分头攻打匈奴。李广射虎匈奴单于早就听说飞将军李广是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便告
  • 杨敞怎么读 西汉丞相杨敞生平简介 杨敞怎么死的
    杨敞(chǎng)(?-前74年9月20日),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是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公元前87年,杨敞
  • 楚汉之争的影响 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
    楚汉之争的影响:楚汉之争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那么就这场战争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