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而无谋?你们都太小看吕布了

   2020-12-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没有人否认他的勇武,然而,人们对他的评价多是“勇而无谋”。好像除了勇猛之外,他一无是处。然而这样评价纵横一时的吕布真的合适吗?1.勇而无谋?吕布的勇武为时人所公认。陈宫在说服张邈叛曹操迎吕布时

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没有人否认他的勇武,然而,人们对他的评价多是“勇而无谋”。好像除了勇猛之外,他一无是处。然而这样评价纵横一时的吕布真的合适吗?

1.勇而无谋?

吕布的勇武为时人所公认。陈宫在说服张邈叛曹操迎吕布时说,“吕布壮士,善战无前”。陈琳在为曹操撰写的《檄吴将校部曲文》中也提道:“自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其间豪杰纵横,熊据虎跨,强如二袁,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馀辈。”

不过,在勇武的背后,常常还连着一句:勇而无谋。最知名的便是陈宫临死前的指责。白门楼被擒时,曹操用略带嘲笑的口吻问他,“公台,你平常不是自以为智慧谋略过人,怎么却落到这份田地了啊?”陈宫便指着吕布答道,“就是因为这个人不听我的计谋,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如果他听从了,未必会被你所生擒。”(裴松之注《三国志·吕布传》引《典略》所言)

因为《三国演义》对陈宫形象的塑造,让我们对他的话信以为真。然而这其中有很多隐情。

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了《魏氏春秋》的一条史料。当曹操亲率大军来围攻下邳时,陈宫为吕布出了这样的计谋:吕布带兵驻扎在城外,陈宫驻守城中,互为犄角。曹操进攻其中一方,另一方都会从背后出击,这样曹操便处在两面作战之中,无法取胜。一旦粮食用尽,自然会退兵。

看起来是个好主意,吕布也认为可行。不过他的妻子却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当初曹操以赤子之心对公台,但他仍然舍弃了曹操跟随了你。如今你对公台的好没有超过曹操,竟然想着把城池、妻子交托给他,孤军远出。如果一旦有变,我还能做你的妻子吗?”

这也有道理,所以吕布没有施行陈宫的计谋。如果这件事说明吕布太过多疑,而且是个妻管严的话,裴松之还记载了另一条史料,来自《英雄记》。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曹操围攻下邳,吕布想要让陈宫、高顺守城,自己率骑兵截断曹操粮道。我们知道打仗第一要务就是粮草,一旦吕布成功了,曹军就会不战自退。吕布对妻子说了自己的计划,然而妻子却泼了一盆冷水,“你自然可以出城断曹操粮道,但是让高顺、陈宫守城却不行,因为他俩向来不和。万一有差池,到时你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此外,《英雄记》里还记载了陈宫的另一条黑材料。建安元年,吕布的部将郝萌受袁术鼓动发生叛乱,后来失败被杀。当吕布问投诚的曹性同谋者都有谁时,他回答,“陈宫同谋”。当时陈宫的反应是,脸色发红,这情形就如同考试作弊被当场逮着了。旁边的人都发现了异常。不过吕布没有当场责问陈宫,反而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结合这三条资料,我们就会发现,陈宫的形象远不是罗贯中所塑造的那样。他既有谋反的前科,又与手下大将不和,吕布当然对他心怀疑虑。这种情况下,对他的建议又怎么会言听计从呢?

2.温侯颇有谋略!

实际上,吕布自己是颇有谋略的。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后,吕布仓皇出逃。他以为诛杀了董卓,对袁家有功,所以先去投奔袁术,但被拒绝。后来他又投奔袁绍,袁绍这次收留了他,但只是为了对付黑山贼张燕。吕布多次与黑山贼交战,最终大破之。袁绍却反而对他忧虑重重,怕无法制服,因此心怀猜忌。

吕布察觉了出来,便打算离开,于是向袁绍提出回归洛阳的请求。袁绍表面同意,并表他做司隶校尉,实际上却让送行的人暗中杀了他。结果被吕布事先察觉,用了个李代桃僵之计逃了一劫。吕布随后投奔同是并州出身的张扬。

李傕、郭汜知道他投奔张扬后,便派人联络张扬。承诺如果杀死吕布,将会给他高官厚禄,张扬有些心动了。各位,如果吕布当真是勇而无谋的人,你猜测他会采用什么措施?

A.大骂张扬见利忘义,结果是被杀。

B.一怒之下,谋诛张扬。无论成功与否,结果都是被杀。

C.悄悄溜走。

D.跪地求饶。

吕布没选择上面的任何一个。他的解决方案是,与张扬开诚布公,探讨杀自己的利与弊。他告诉张扬:我们都是并州集团的,如果你杀了我,其实也削弱了你的实力。不如留下我,反而会更得李傕、郭汜笼络恩宠。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张扬被说服了,于是阳奉阴违,暗中保护吕布。李傕、郭汜知道后,只得改变策略,对吕布大加安抚,让他做颍川太守。

试问,这样的人能说他“勇而无谋”吗?其实,当时就有很多人对吕布大加称颂,比如孙权。赤壁之战前,孙权决意抗曹操时曾对周瑜讲: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 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三国志·周瑜传》)

无疑,在孙权看来,吕布是与自己同一个层次的英雄。

好,上面我们替吕布吹了半天,但问题来了,因为众所周知,他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的。如果不想被狠狠打脸的话,该怎么解释他的最后结局呢?

3.吕布为什么会失败?

三国是个乱世,乱世就意味着原有规则的破灭。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能再按照过去的法则行事。有的人成功了,如曹操。而更多的人却失败了,如吕布。

吕布出身于偏远的并州,因为勇武过人,还略通笔墨,所以被丁原任命为主簿。如果天下安定,他的梦想就应该和李广一样,试图通过战争搏一个爵位。不过这是乱世。

乱世之中的吕布梦想是什么呢?他其实没有袁绍、袁术那样的野心,试图问鼎中原。他其实就是想有一个稳定的朝廷,自己当个大官。我们看他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地在找靠山的过程。

先是丁原,但职位不高,所以被董卓诱惑过去。等他与董卓相处并不愉快时,司徒王允又给他画了一张大饼,他动心了,所以诛董卓依附王允。后来又投奔袁术,被拒后又投奔袁绍。当曹操来攻时,他的第一反应也不是死战,而是投降。后来被俘时,还理直气壮让曹操招降他:

“明公所担心的不过吕布罢了,现在我已经臣服于你了。以后我带骑兵,明公带步兵,天下哪里还有不平定的道理呢。”

如果不是真的心怀坦荡,他会以这样的语气说话吗?还有一件事,当他占据徐州时,陈珪想要派儿子陈登到许都曹操处,吕布担心他联合曹操图谋自己,不许。赶巧,天子的使臣到了,封吕布为左将军,吕布当场大喜,就允许陈登前行。而且,还试图让陈登去说服曹操,承认自己徐州牧的官职。

你看,都这个时节了,还如此重视朝廷,重视名份。除了吕布之外,还有其他的军阀会这样思考问题吗?

所以,终其一生,吕布都没有推翻汉朝,自己问鼎中原的意图,虽然这也是受到他出身、学识限制的缘故。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然而,吕布又不甘做一个普通的武将,太过受制于别人。一方面是因为他太过自负与自己的勇武。这很好理解。但凡有才华的人,都很高傲,对别人有点瞧不上,这是人之常情。比如你是个高级工程师,而领导却是个外行,或者只有行业平均水平,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对他有些轻视,做事也想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总觉得他是外行指导内行。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起点有些高。诛灭董卓后,王允任命他为奋威将军,假节,还封了侯。这是朝廷正式的任命,有这样的起点,他难道会安心只给别人做个小弟?当然不会。

所以,当被曹操打败投靠刘备时,明明是寄居于他人帐下,却动辄称呼刘备为弟。后来白门楼被擒,跟曹操谈的投降条件也是,曹操领步兵,他领骑兵,则天下可定。这哪里是一般的降将敢说的条件,因为它分明是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隶属关系。

这样的事情,如果换到现在,很好解决,给股份嘛。现在很多公司都对自己的核心员工采用这样的措施,防止他们跳槽。可是在古代,往往只有两条路可选择,要么绝对服从,要么自己单干,没有第三条道路。这就是为什么开国皇帝常常屠杀功臣,因为这些功臣往往不把自己仅仅当个臣子看待,以为这江山也有他的一份。

4.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的面前

其实,吕布也曾经有机会可以走一方霸主的道路,而且不止一回。一次是陈宫迎吕布入驻兖州时,一次是打败刘备入主徐州时,可这两次他都没能把握住。为什么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给别人打工和自己单干不一样,所需的能力是不同的。当他在丁原、董卓手下时,只需要扮演好武将的职责,带领好军队,打败敌人即可。可是当自己创业时,不仅需要有将兵的能力,还需要会领将,而且后一个更重要。

刘邦能打败项羽,靠的不是他的作战能力,实际上与项羽相比,他带兵能力很差。但他能够指挥韩信、英布这样的大将,从而打败项羽。吕布手下不是没有大将,高顺的陷阵营屡战屡胜,最后却反而被夺了军权,只在需要时让他临时领兵。

张辽在吕布帐下不被重用,投降曹操后却屡立战功,威震逍遥津。而且论作战能力,曹操恐怕不一定比得过吕布,但他知人善用,夏侯淳、于禁、张辽等都能独占一方。因为他将将的能力远超吕布,所以最后是他笑到了最后。

生在三国的吕布,没有想要创业,只是想着打工。然而他又不甘心只做一个螺丝钉,任人摆布,所以不断跳槽,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位置。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被任何一方真心接纳,当连一向爱才的曹操也无法容忍他时,等待他的就只能是悲剧了。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标签: 吕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吕布是哪个朝代的人 吕布是什么朝代的人
    吕布是哪个朝代的人 吕布是什么朝代的人
    1、吕布是东汉末年的人,吕布,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2、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 三国演义中马超厉害还是吕布厉害 三国演义中马超和吕布介绍
    三国演义中马超厉害还是吕布厉害 三国演义中马
    1、从个人武力来看,吕布是要强过马超的。虎牢关前先是张飞独战吕布五十回合,后关羽恐飞有失拍马赶上,虽然此时的关羽尚未骑上赤兔,但是情同手足、配合默契的关张二人却久战吕布不下,最后在刘备的调配之下才堪堪战成平手,而且吕布的弓箭之术也是二人之上
  • 三国中的吕布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三国中的吕布历史上真的有吗
    三国中的吕布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三国中的吕布历
    1、历史上真实有吕布其人。 2、生年未知,卒于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
  • 三国中唯一能与吕布一战的人是谁 三国中谁是唯一能与吕布一战的人
    三国中唯一能与吕布一战的人是谁 三国中谁是唯
    1、三国唯一打败吕布的人是李进,是吕布的老乡。史书资治通鉴和三国志上都有记载这样一句话,秋九月,曹操退还鄄城,吕布进军乘氏县,被县人李进打败,吕布只好撤退到山阳。2、据说李进还不是正规的将领,只是乘氏县地方的一个武装首领,当时的李进还是单骑
  • 三国历史中吕布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怎样死的呢
    三国历史中吕布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怎
    1、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与袁术结盟,派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攻打沛城,击败刘备。曹操派夏侯惇援救刘备,也被高顺等人打败,九月,高顺等人攻破沛城,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败投曹操。2、曹操围攻三个月,决
  • 三国中是谁替董卓说服了吕布 三国中谁替董卓说服了吕布的呢
    三国中是谁替董卓说服了吕布 三国中谁替董卓说
    1、李肃在三国中替董卓说服了吕布,是董卓帐下武将,任虎贲中郎将,吕布的同乡,主动请命为董卓说服吕布来降,诸侯联军伐董卓之际,李肃协同华雄镇守汜水关,为华雄出谋划策,击败缺粮的孙坚军,后王允、吕布策划诛杀董卓,拉拢李肃同谋,李肃因久不升迁,心
  • 吕布头上戴的是什么冠?
    《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是吕布头上戴的是三叉束发紫金冠,其实就是传统戏曲中的翎子。翎子,也叫雉尾,尺寸很长,一般一米三四的样子。在传统戏剧表演中,两根大野鸡(白冠长尾雉)翎子,插在头上,作为头上的装饰品。凡是头上戴雉尾的小生,一般都是雄健,英武
    02-23
  • 吕布英雄气短走不出温柔乡 死得窝囊只为了貂蝉
    生与死是自然法则,人不能选择生,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选择死。生都一样,死可各异。死有多种,有平静的、痛苦的、悲壮的、英勇的死,还有无奈窝囊的死。近期看《三国》,看到吕布的死法,我觉得太窝囊——被“缢死,然后枭首”。按理在群雄争锋时,被杀死理
  • 三国五大猛将 吕布徒有虚名 赵云只能跑龙套
    三国猛将排名,如果按《三国演义》说,最权威的莫过于“毛批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有个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锈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按这个排名,三国猛
  • 吕布被追的如丧家之犬为何总能一次次翻盘?
    吕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军阀,以反复无常,有勇无谋著称。说起来,吕布算是军阀割据初期的佼佼者,起家早,势力大,但经历坎坷,多次丢了地盘,被追的如丧家之犬,但又一次次的翻盘,也算是打不死的小强。吕布名声不好,又没有头脑,为何却能一次次翻盘?第一
    12-28 吕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