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母亲荣国夫人杨氏在唐高宗时地位究竟如何

   2020-07-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杨氏虽然是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妻子,不过她的一切荣誉皆因女儿武后而有,随着女儿的步步高升,杨氏也因此得到了一系列的头衔。武后在永徽六年被封为皇后,其父武士彟父凭女贵,按制封为周国公,杨氏则封为应国夫人——虽然按理来说丈夫是周国公,妻子

杨氏虽然是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妻子,不过她的一切荣誉皆因女儿武后而有,随着女儿的步步高升,杨氏也因此得到了一系列的头衔。

武后在永徽六年被封为皇后,其父武士彟父凭女贵,按制封为周国公,杨氏则封为应国夫人——虽然按理来说丈夫是周国公,妻子也应该是封号相对应的周国夫人,但是因为唐高宗早在一登基时便将自己的保傅姬揔持封为了周国夫人,比起与皇帝有着几十年深厚感情的姬保傅,杨氏尚没资格让对方挪位子,自然只能屈就别的封号了。

而唐高宗之所以对姬揔持和杨氏区别对待,归根结底在于彼此之间的情分不一样。毕竟贞观二年六月李治一出生,长孙皇后就选择了姬揔持为小儿子的保傅,这种自幼抚育的恩情与朝夕相处的感情,比起因为夫妻关系才延伸出来的再外一层关系,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而姬揔持在唐高宗一朝自始至终都是周国夫人,无形中“占据”了当朝皇后之母的位置,所以姬揔持曾两次上表请求改封鲁国。第一次是因为武后的父亲武士彟封为周国公,第二次则是因为贺兰敏之改姓武敏之以继承武士彟的周国公爵位,但唐高宗都没有答应,所以姬揔持仍旧是周国夫人。

如果说这一切只是巧合——虽然姬揔持封周国夫人在前,武士彟封周国公是在这几年之后,唐高宗完全可以避开这样的“巧合”将武士彟封为别的封号,那么接下来耐人寻味的就是,荣国夫人死后受到唐高宗的追封,封号不是别的,正是鲁国夫人这个当初姬揔持意欲退而求其次的封号。

不过也有人试图解释说,其实杨氏在唐高宗时的地位还是很不错的,比如《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和《册府元龟》中就记载了杨氏虽然身为国夫人,但享有了一千户的实封,这样的待遇堪比李唐的几位开国功臣。那么事实果真是如此吗?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些史料到底是怎么记载的。

《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并序)》:

至永徽六年,圣上母仪万国,正位六宫,将开炼石之基,遂沙之祉。大帝以西京命赏,平原之秩未宏;东汉崇恩,新野之封犹褊。于是广流元霈,大启黄扉,稽石之遗尘,裂宝符之气昴。即以其年十一月,册拜代国夫人,食汤沐邑一千户,品正第一,位在王公母妻之上。鱼轩水骛,轻影于龙池;服霞明,下鲜文於凤腋。荣由德被,位匪恩,骤应嘉名,徒昭洪泽。以显庆五年十月,转拜荣国夫人,寻改封ガ国夫人。自家疏槐里,门荷椒庭,累沐殊辉,频膺茂典。

《册府元龟》:

显庆四年三月甲申故荆州都督赠司徒周定公士彟,配享高祖庙庭,赐其家魏州实封一千户。总章元年,又诏赠司徒荆州都督忠孝公士彟并诸功臣,时皇后欲褒隆其父故并赠功臣。

《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和《册府元龟》上均提及了武家食邑一千户的事,不过《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中记载的是杨氏改封为代国夫人时“食汤沐邑一千户”,而这种虚封一千户、三千户至一万户的记载在各种墓志铭、碑铭上是俯拾即是。毕竟有虚封不代表一定会有实封,而虚封的数额往往比实封的数额要多出数倍,写在一向喜欢夸夸其谈的墓志铭碑铭上自然风光得多,也能起到很好的贴金效果。

不过但凡对唐朝食邑制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有了虚封并不等于就有了实封,何况荣国夫人的待遇《旧唐书》上记载的非常清楚,永徽六年“应国夫人杨氏改封代国夫人”,显庆五年“代国夫人杨氏改荣国夫人,品第一,位在王公母妻之上”。杨氏的荣耀在于显庆五年改封荣国夫人后地位才在王公之上,而不在于身为代国夫人时便位在王公之上,更不在于食邑一千户上。所以荣国夫人的食邑一千户很显然只是虚封,若是实封,那么史书上既然已经记下了荣国夫人位在王公之上了,也绝对不会漏了享受一千户实封这样的优厚待遇。

《册府元龟》上虽然也同样记载了食邑一千户的事,不过与杨氏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这是武家因周国公武士彟而得到的待遇,不是因为杨氏,且这里的食邑史书明确记载为是实打实的实封一千户。

所以这两处史料虽然均提及了食邑一千户的事,然而无论是事件中的主角还是食邑的虚实性质,完全是两回事。换言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中的记载不过是墓志贴金,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杨氏并没有得到实封一千户,而她能够位于王公之上也是在改封荣国夫人之后。

至于武士彟作为唐朝的开国功臣与太原首谋元勋,他的嫡亲女儿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进宫时也不过是作为品级较低的五品才人,丝毫看不到身为太原元勋、开国功臣之女应有的风光。所以史书上记载的真实场景就是:直到女儿成为唐高宗的皇后了,武士彟这才沾光得以配享唐高祖李渊的庙庭,武家也因此得到了实封一千户的待遇。

杨氏死于咸亨元年,死后被追封为鲁国忠烈夫人,唐高宗让文武百官与一干皇亲国戚前去吊丧,又以亲王之礼安葬在咸阳。本来杨氏的一生可以就此得到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但出人意料的是,由于贺兰敏之与武后之间的各种恩怨情仇,武后最后公然上表,将贺兰敏之与亲外婆杨氏通奸、在为杨氏守丧期间胡作非为,以及引诱准太子妃的事一并揭发。

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段历史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杨氏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婆与年少俊美的外孙贺兰敏之之间的风流韵事,然而中国古代最讲究的就是百善孝为先,在那个以孝治国的时代里,武后又是为什么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高调地向天下人宣布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外孙通奸这种丑闻呢?

其中深意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里只能暂且搁笔不论。

 
标签: 武则天 唐高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的 武则天的简介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的 武则天的简介
    1、武则天(624—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 2、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zhao,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
  • 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历史上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历史上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1、武则天属于唐代人,但是武则天创立的武周朝,后又将皇位还于李唐。且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所以也被纳入了正史之中。武则天称帝,史称“武后革命”,这里的“革命”不是革命的本意,革是动词,命是朝代,所以,革
  • 武则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
    1、武则天是通过废立皇帝、把持朝政一步步当上皇帝的。2、自高宗死后,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作为新帝生母的武后被尊为皇太后。因为与中宗不合,武太后不久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3、此后武太后的政治野心不断膨胀,幽皇
  • 为什么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 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的原因
    为什么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 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
    1、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
  •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
    1、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 2、杨贵妃和武则天都是唐朝人,都生于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但是武则天出生于杨贵妃之前,并且在武则天去世后的第14年杨贵妃才出生。 3、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阳历6月22日)出生于宦门世家,
  • 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吗 武则天历史上有没有
    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吗 武则天历史上有没有
    1、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 2、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
  • 武则天周朝皇帝列表 武则天为什么叫周朝皇帝呢
    武则天周朝皇帝列表 武则天为什么叫周朝皇帝呢
    1、武则天改朝换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她参政到辅政的从属地位,实现她亲自称帝治国的政治目的。其主要原因有两条:为显姓氏,掌根本。据史书记载:“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首曰武,遂以为氏”。武则天也以周氏后裔自居。唐显庆初年,高宗曾封
  • 李治与武媚娘不伦恋情 李治与武媚娘相差几岁
    武则天比李治大4岁唐高宗李治,字为善,大唐王朝第三代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即便从长孙皇后的角度讲,他也只是嫡出的第三子。按照常理,太子应该是轮不到他做的。他于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被封为晋王。两年后,被遥授并州都督。唐太宗晚年,
  • 武则天墓上有几个字?一代女皇武则天墓之谜
    千古功过任人评——武则天无字碑之谜: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从一个才人一步步爬上皇后宝座,直到最后建立大周朝。登上帝位之后,武则天一方面消灭异己,一方面励精图治。在她统治时期,整个社会倒也安定,而民间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有很多。
  • 揭秘武则天最满意的接班人是谁?武则天立嗣之谜
    武则天当朝期间,一直为接班人问题而头疼。一方面,她作为篡位者,一直将自己的儿子视为政敌,杀死了两个,贬谪了一个;另一方面,对武承嗣、武三思,武则天也是心有忌讳的。这两位侄子的父亲被她流放于偏远地带,二人均忧虑而死——长期的两难抉择武则天建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