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初将领郭孝恪最全面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2020-12-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郭孝恪出生时间不详,死于公元649年,唐朝初年有名的将领。郭孝恪简介记载他是许州阳翟人,许州阳翟是现在河南禹州,所以郭孝恪是河南人。隋朝末期,天下大乱,因为隋炀帝的昏庸使得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郭孝恪就是其中一员,当时他率领自己的手下归附瓦

郭孝恪出生时间不详,死于公元649年,唐朝初年有名的将领。郭孝恪简介记载他是许州阳翟人,许州阳翟是现在河南禹州,所以郭孝恪是河南人。隋朝末期,天下大乱,因为隋炀帝的昏庸使得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郭孝恪就是其中一员,当时他率领自己的手下归附瓦岗寨,和徐世勣共同守卫黎阳,后来因为瓦岗寨归降与唐,所以郭孝恪也一起归降。投降后的郭孝恪被唐朝封为宋州刺史,阳翟郡公,并且跟随李世民一起为李唐打天下。

郭孝恪简介提到,在跟随李世民征讨洛阳的时候,郭孝恪向李世民提出“固守虎牢,军林汜水,随机应变”的建议,得到李世民的采纳,使得李唐赢得虎牢之战的胜利,郭孝恪则被升迁至上柱国。在此之后,郭孝恪还做过贝赵江泾四州刺史,在李唐取得天下后,入朝为官,任左骁卫将军。贞观十六年,郭孝恪被任命为凉州都督、安西都护和西州刺史,贞观十八年,则被任命为西州道行军总管,随后在战争中擒获了归降于突厥的焉耆王。

四年后郭孝恪出任昆丘道副大总管,率兵讨伐龟兹,并且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在郭孝恪留守龟兹国都时,因为疏于防备被其国相算计,死于流箭之下,为自己的一生画下了句点。以上就是郭孝恪简介中记载的他优秀的方面。此外,郭孝恪生性奢侈,妻妾众多,并且生活非常的奢华,就算是在军中,也多用金玉装饰,以上便是郭孝恪简介的全部内容。

郭孝恪怎么死的

郭孝恪怎么死的这一问题的直接回答他被流箭射死,那么他为什么会被流箭射死,导致他身亡的那场战斗又是怎么样的呢?

公元647年,也就是贞观二十一年励精图治的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大总管,郭孝恪等人被任命为副大总管,征发十万多骑兵征讨龟兹。在郭孝恪等人的带领下,唐军攻破了龟兹都城,龟兹国国王率领少量骑兵向西出逃。身为昆丘道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率兵追击龟兹王,郭孝恪则留下来镇守龟兹都城。很快龟兹国王被阿史那社尔抓获,但是其国相却成功逃跑。逃跑后的国相并没有为了个人安危弃龟兹于不顾,相反他暗中联络突厥军队,并率领龟兹的兵马万人,袭击了郭孝恪所在的都城。郭孝恪认为龟兹余部为平,于是下令在城外扎营,属下向他建议要多加防备龟兹军队,但是郭孝恪并没有采纳,从而使得龟兹国相有了可乘之机。龟兹国相暗中和都城里已经投降唐军的将领勾结,由此潜回城中,并说服了城中降军一起对郭孝恪发起进攻。那么郭孝恪怎么死的呢?

郭孝恪在城中鼓声大噪的时候率领自己的部下杀进城中,与敌军交战。但这个时候龟兹的军队沆瀣一气,与郭孝恪决一死战,城中瞬间乱箭齐发,郭孝恪就这样在西门中箭战死,同时战死的还有他的儿子郭待诏。以上就是对郭孝恪怎么死的这一问题的回答。

郭孝恪评价

关于郭孝恪评价,最贴切的要数《旧唐书》。本书中记载:“机钤果毅,协草昧之际;树勋建策,有杰世之风。然而务奢为恒,既未尽善,举众失律,不其惑与”这是对郭孝恪的一生最全面的评价。

郭孝恪在隋朝末年起兵抗隋,之后依附瓦岗军,并且在瓦岗军归降李唐时,能够根据时局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起归降于李唐。在跟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时候,他将自己在军事中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给李世民提出正确的建议,赢取战争的胜利,李世民因此对郭孝恪评价很高,也就是《旧唐书》中所说的有杰世之风。

在唐朝建立之后,他并没有因功自傲,依旧被多次派往前线抗敌,并且抓住了叛降突厥的焉耆王,同时也取得了与龟兹国战争的胜利。以上都是他在树勋建策方面的杰出表现,但是人无完人,郭孝恪也不例外。他在军事方面极具天赋,但是在个人作风方面却非常的令人恼火,这也是他丢掉性命的原因。在与龟兹国的战争取得胜利之后,郭孝恪留守其国都,等待李世民派遣使者前来商谈,但是因为郭孝恪的骄傲自负以及生活奢侈,在龟兹国国相的迷惑下,郭孝恪最终被乱箭射死。另外郭孝恪作为一名军官,常年居住在兵营,但是却骄奢淫逸。他妻妾众多,切大帐布置奢华无比,这些都是在军营中所不允许的,但是他视军规为无物。由此可见《旧唐书》中关于郭孝恪评价其实是非常全面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林则徐名言欣赏 林则徐有哪些主要事迹
    林则徐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从贫困中开始,在清贫中度过,一生为国为民做了很多大事,同时又甘愿坚守贫困,可谓才德兼具。他进行的虎门销烟,让国人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也让他成为了真正的民族英雄。在林则徐的一生中有很多名言都能彰显他的志
    12-31 林则徐
  • 金宣宗发动南征和南迁 是他一生最错误的决定
    金宣宗完颜珣是南宋时期金国的一位皇帝,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的孙子,金朝的第八任皇帝,在位时间十一年,由于他对外措施的错误,导致金朝灭亡。完颜珣是金国的一代昏君,他在任期间国家的国土不断沦丧,在贞祐二年三月,金国和蒙古议和成功,但是金国没有遵循议
    12-31 金宣宗
  • 水浒中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被
  • 三国孙策和楚霸王项羽谁更厉害
    孙策和项羽,这两人相隔几百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交集,一个是三国时期的江东诸侯,一个是秦末起义军的领袖,而唯一能将他们二人联系在一起的恐怕就是这两人都是青年才俊,都死于非命,都令人惋惜,同样也都是大英雄。孙策与项羽一样都是出身名门,都仪表堂堂
  • 信陵君魏无忌力挽狂澜 对魏无忌的评价
    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出生年份不详—公元前前243年),魏昭王的儿子,与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276年,被封信陵,位于河南省宁陵县,被后世称为信陵君。魏无忌与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四人被当代人称为
  • 这个皇帝被活剐四千多刀 百姓疯抢生吞其肉
    在古代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许多人就会问,什么是“剐”?“剐”就是凌迟的意思。因为,凌迟都是要割很多刀的,于是就有了千刀万剐这个成语。因为凌迟太过残忍,只会用在穷凶极恶的犯人身上。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历史上唯
    12-31
  • 狭路相逢智者胜!当苏秦遇上张仪 谁技高一筹
    看完刚播完的热播大剧《芈月传》,心中除了对萌萌哒的小芈月和深情无比的黄歇很热爱外,小编最感兴趣的并不是孙俪、刘涛、马苏她们的撕逼大战,而是真正有智谋的人:张仪、苏秦、庸芮!所以,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先秦时期的两大著名的谋臣:苏秦和张仪。历史上的
    12-31 苏秦张仪
  • 徐志摩原配张幼仪怀孕四月被抛弃 后成女银行家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前妻,也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的养女。她通过对徐氏家族的有限依附,在工商业界逐渐创造了一曲自力更生、发奋自强的女权传奇,从而以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公司总经理的社会地位赢得尊重,并且当仁不让地充当着徐氏家族集传统型大管家
  • 最幸运的梁山好汉 福将遇险总是毫发无伤
    提到演义小说和袍带书中的“福将”,大家一般都会想《大说唐》(说唐三部曲)中的程咬金、《说岳全传》中的牛皋和评书《大明英烈》中的胡大海、评书《白眉大侠》中的房书安,这几位高人虽然能耐一般,但福星高照!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也是贯穿这些小说评书的
  • 他是三国最强战神 45岁灭曹魏58岁平东吴
    魏国灭掉蜀汉后仅一年,就被司马炎取代。东吴与西晋隔江对峙长达 10 余年,最终被晋所灭,功臣首推羊祜[hù]。一羊祜,字叔子,山东费县人。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母亲系出名门,是汉末文化巨人蔡邕的女儿。曹魏末期,朝廷上两大势力对峙。一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