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功臣良将大都是“兔死狗烹”的结局吗

   2020-02-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自古帝王欲得王位,不是有意为之,就是不得已为之,必然会除权臣或功臣而后快。因此许多读史者对帝王卸磨杀驴的做法说辞颇多。可是到现在为止,这种现象已然屡有不绝。尽管许多帝王明知道会因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会遭受唾骂,却依然为之,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自古帝王欲得王位,不是有意为之,就是不得已为之,必然会除权臣或功臣而后快。因此许多读史者对帝王卸磨杀驴的做法说辞颇多。可是到现在为止,这种现象已然屡有不绝。尽管许多帝王明知道会因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会遭受唾骂,却依然为之,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一是,臣子功高盖主,帝王夜不能寐。诸如刘邦与韩信之间的关系。刘邦立国前后,张良、萧何、韩信毋庸置疑是最有功劳的人,若论智谋,张良、萧何自然无人可及,不过若论军功韩信当遥遥领先大汉建立伊始,刘邦便封韩信为楚王,赐其县邑,任其手握重兵。如果韩信聪明一点,出行时不去搞太大的排场,平时作风不要太招摇,也不会被有心人在刘邦面前说坏话,招来刘邦的猜忌。于是刘邦假借出行巡狩的机会,暗中将陪同的韩信俘虏,将其软禁起来。倘若此时韩信能安守本分当个淮阴侯,说不定可得善终。可韩信毕竟是韩信,自然无法如张良那般聪明地隐退,终于还是耐不住寂寞,联合据陆俊郡守陈豨造反,被吕后识破,诱而击杀。

回头来看,淮阴侯的谋士蒯通临死前对韩信的评价最为中肯:昔日楚汉之命皆悬于彼,彼却毫无反心,今天下已集,且无权无兵,彼竟心生反意,而勾结陈豨,预谋不轨,韩信真乃一愚人哉!有机会作为时不作为,该安守本分时不本分,韩信死就死在了自己的愚蠢上,无怪乎刘邦轻松地将他烹煮了。上演走狗烹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功臣的盲目自大,皇帝厌而弃之。因这类原因不得好下场的臣子很多,唐代的尉迟敬德就是其中之一,幸运的是他遇上了宽宏大量的君主李世民,才不至于落得悲惨的结局。尉迟敬德也是最支持李世民的人,所以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以军功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的理由,封右一府统军,有封底和军权。

尉迟敬德一介武夫,性格耿直,颇有些蛮横因成了大功臣,所以一时间不可一世,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别人碍于李世民的原因不敢得罪他,但李世民看在眼里,心中有数。杀尉迟敬德的事情,李世民自认做不到,他也不想如刘邦对付韩信那样,这并不是明主的行为,于是故意在尉迟敬德面前讲了韩信的故事。尉迟敬德当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暗暗冒了冷汗,从此之后再也不敢胡作非为,去追求黄老之道,以避开朝廷的锋芒。

走狗烹的事件犹以明代为甚,尤其是朱元璋在位时期。当无辜臣子遇上凶残多疑的帝王,第三类走狗烹的游戏就会堂而皇之地上演。朱元璋是历史上帝王中最多疑、最好杀者之一。他在位期间,几乎所有助他建立大明国根基的臣子都被他尽数除去如胡惟庸、蓝玉等。少数因为英年早逝避免了冤死,如常遇春。就连一向温文尔雅、熟谙进退的刘基和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徐达也被朱元璋屡屡猜忌,死不安宁。

千百年来,帝王无情已经是司空见惯之事,但多少臣子未能参透伴君如伴虎的规律,不幸沦为刀下亡魂。在帝王眼里,天下之大,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任你再高功绩,都不能忘了这个规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范蠡就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此番良言,早应该点醒历朝历代的臣子要小心谨慎,不能逾矩。可依然有人不信这句金玉良言,总是要触碰帝王的底线,自然就免不了以死以献天下的结局。

宋太宗年间,宋辽边界有一个瓦桥关。一天,这个瓦桥关突然出现了一群官员。这些官员在河上泛舟,他们嘻嘻哈哈地一边喝酒,一边观赏河面上盛开的蓼花。领头的官员见大家的兴致都这么高,就提议以蓼花为题作诗。官员们于是你想一词,我说一句,合力作了一首《蓼花吟》。领头的官员大喜过望,他一边用笔记录下诗句,一边命人将大家的行乐趣事绘制下来,准备呈送给太宗皇上。瓦桥关的百姓们见到这一幕都大为不满,他们纷纷指责那个领头的官员。

原来,这个领头的官员正是镇守瓦桥关的总兵何承矩。在百姓们看来,一个统帅不去镇守边关,却跑到这里来游山玩水,简直是玩忽职守。现在,何承矩居然还让人将一行人游山玩水的情况画下来,向皇帝去炫耀,这让他们更看不下去了。他们猜不透,这个何承矩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一段时间之后,太宗皇帝命人在瓦桥关下达了一道旨意。直到这个时候,百姓们才恍然大悟:何承矩的行乐图里有玄机!原来,此时的辽国非常强大,瓦桥关根本没有把握能守得住北宋的疆土。作为边关的统帅,何承矩更为这个问题头疼不已:一旦辽国侵扰,后果将不堪设想!细致的他于是对瓦桥关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他发现这里有很多洼地,就产生了“蓄水为塞”这个想法。蓄水为塞,即引水到洼地形成一个人工塘泊,成为一个防卫的屏障。

何承矩写了一份奏折向太宗皇帝提交了“蓄水为塞”的建议,但太宗皇帝根本不予批准。无奈之下,何承矩想出了一个点子。为了掩人耳目,他邀请来素日交好的几个官员,带着他们在瓦桥关游山玩水,喝酒、赏花、吟诗。实际上,他们是在考察地形。何承矩让手下画的行乐图实际就是地形图,他想通过这幅图告诉太宗皇帝,瓦桥关目前的形势非常危急,必须得做出防守对策。

果然,太宗皇帝看了这幅图之后不再反对何承矩的想法。不过,他同时提出了一个疑问:“洼地蓄水之后虽能抵御辽国的侵袭,可百姓不能再依靠它种地了。百姓无地可种,就没了吃的来源,没得吃了,他们岂不是要闹事?如此一来,外患解决了,但内忧岂不就产生了?”何承矩笑了笑回答说:“无碍,那些准备用来蓄水的洼地都是盐碱地,本就不适合种庄稼。但这些地方如果引进水去,百姓可以养鱼、养蟹,可以收割茭白,还可以割芦苇,他们的生活会更有保障。”面对这样一条利国利民的好措施,太宗皇帝再也没有异议,他让何承矩放心大胆地去实施。就这样,何承矩引水入瓦桥关,建起长达三百多里的人工塘泊,形成了一道塘泊防线。这道塘泊防线有效地限制了辽国骑兵的机动性,使得瓦桥关所受的辽国侵扰大大减少。那里的百姓也因为有了鱼蟹菰苇之利,生活过得更富余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新婚之夜都发生了什么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平生第一知己,自然是林黛玉了,他对她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正如他对凤姐所言:“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他虽因失玉而变得神志失常,疯疯傻傻,但闻说林黛玉将成为他的
  • 大唐灭印度之战谁才是最后赢家?
    贞观二十二年,印度摩迦陀王逝世,国内陷入大乱。因相隔甚远,唐朝皇帝竟不知此消息。随后大唐灭印度之战开始,在这场战争中谁是真正的赢家呢?1、战争背景初唐年间,在葱岭南有国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诞生之地,举国崇尚佛法。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国
    12-31 唐朝
  • 冰糖葫芦产于南宋时期 宋光宗贵妃靠其治愈顽疾
    冰糖葫芦,中国汉族传统小吃,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东北人叫它糖梨膏,天津人叫它糖墩儿或墩儿,烟台人叫它糖球,还有叫糖葫芦、山楂葫芦、山楂球的,是中国人赋予山楂新生命力的产物。但这个产物没
  • 你了解多少?古代刺客用哪些兵器来行刺
    在古代虽然国家领导人的防护措施都比较好,但是还是有刺客会行入皇宫中去行刺。那么古代刺客都用哪些兵器行刺呢?匕首匕首与剑一样,容易隐藏,因此作为刺客的常用兵器。北魏末年,尚书令尔朱荣控制朝政,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心当傀儡,一直快快不悦,早有图荣之
    12-31 刺客
  • 贪恋美色 李世民杀兄弑弟竟然是为了几个女人?
    本文摘自《唐朝绝对很邪乎》先来看看李世民的个人心路历程:0岁,出生。4岁:有相士找来,说:这孩子,长大了后了不得,龙凤之姿啊。18岁:联络各地豪强,追随父亲李渊,攻占长安。21岁:消灭刘武周伪政权。22岁:为了抢到惊世美艳的肃皇后,兵出虎牢
    12-31 李世民
  • 春节的时候卑幼者拜年叩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拜年的习俗怎么来的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
    12-31
  • 隋文帝 头顶龙犀帝王相,吓死三个帝国君主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3年。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他终年
    12-31 隋文帝
  •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康熙帝是如何智擒鳌拜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权臣,是皇权时代的特有品种。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权臣这种人物,因为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随时可以被收回,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持续膨胀地长期掌握政治权力。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是
  • 十大史前证据显示 外星人曾经光临地球
    美国在二战时候,把太平洋上的几内亚作为军事基地打日本,岛上的原住民,看美军开着飞机来,手里拿的枪会喷火,就以为他们是神。他们把美军和飞机的形象画下来,成了他们的图腾。在不可能的年代里发生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目前科学的尴尬。有人说,这些
    12-31 外星人
  • 把女人带上战场是什么结局 北齐历史告诉你
    战争与战场本来是男人的事,可历史上有个皇帝非要把女人带上战场观战,结果落得国破家亡,还给好事者制造了红颜祸水的口实。这个皇帝是北齐后主高纬,他带去观战的女人是他的宠妃冯小怜。史书记载,冯小怜美貌与才艺共存,不仅弹得一手好琵琶,还能歌善舞,把
    12-3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