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君王学历最高的皇帝——光武帝刘秀

   2020-12-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秀是怎样成为最有本事皇帝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仅有很高的学历,而且有与之相符的“学力”:他能够学以致用。世界教育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太学。当时要进官立大学很难公元前124

刘秀是怎样成为最有本事皇帝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仅有很高的学历,而且有与之相符的“学力”:他能够学以致用。

世界教育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太学。

当时要进官立大学很难

公元前124年,刘彻接受大儒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正式建立太学,专门研究学术,传授学问,是帝国的最高学府。

当时,太学规模很小,只有5个老师、50个正式学生:设5个五经博士(教师),分别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每个老师带10个弟子(太学生)。

由于招生名额太少,正式在册的学生只能由朝廷选择“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的高干子弟而来。不过,各郡国可以选拔保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青年学子,作为旁听生,不占编制,数量也不多。

一年后,他们经过考试,如果能通一经以上,就能排队依次做官。

由于太学成为从政的重要途径,所以入学需求十分旺盛,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1000人,成帝时更是猛增至3000人。

王莽扩招给了刘秀机会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大家都想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好事。

但是,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不尊重教育规律,不注重教育内涵的提炼、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产品的使用(学生就业),只注重学校规模的盲目扩大和学生人数的随意增多,甚至于在学历等问题上掺杂使假,教育的社会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乃至于在某些方面成为社会危害。

比如,王莽辅政和代汉以后,就大规模扩充太学。

王莽为了笼络广大读书人,迅速扩大太学招生规模,乍看好像是重视教育,其实是搞面子工程,违背教育规律,同时也违背干部人才成长规律。

无论如何,太学扩招,使刘秀从一个回乡知识青年有了到国家最高学府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早在公元4年,正在辅政的王莽为了最终称帝,拼命拉拢读书人,其中重要的一手就是太学扩招。

他扩建学生宿舍,增设经学学科,增加教师编制,把每个教师所带学生的名额扩大到360人,使太学生的员额迅速扩大到万人。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即使在科技发达、教学条件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一个教师要带好几十个学生也是个重活儿。

在那个没有投影仪和麦克风的时代,一个教师要带数百名学生,必须经常地忽悠大家。

王莽还命令各地把擅长各种学问,甚至方技的人,公费送到京城太学。他还在各郡县设立太学分校。

宽进宽出的学生管理制度

刘秀来到太学,师从庐江人许子威学习《尚书》。

这时的太学,老师的教学效果已远不如以前。

太学的老师称博士,意思是博学多能。博士不是职称,而是一种官职,其岗位职责除了教书,还要制礼、藏书、议政(包括备朝廷顾问)。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老师并非待在象牙塔里,讲起课来便于理论联系实际。

这时的太学,学生的来源也很复杂,人数太多,年龄、学识、家庭背景差别很大,管理是很灵活的。其实不灵活也没办法,学校的学生规模急剧膨胀,根本来不及建立以及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连老师都不够用,何谈其他。

反正王莽和朝廷并不在意什么教学质量,把读书人拢在一起玩罢了。

这种灵活的管理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由于老师太少,学生太多,学校必须这样:

一是讲大课;二是由高材生或高年级学生替老师讲课;三是允许学生用更多的精力自学,以及向校外专家求教。

这种灵活的管理表现在学生管理上,就是宽进宽出。

这时候的入学条件比武帝时松多了,进校后,学制也没有固定的年限。只要没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你想学到胡子白都行。定期考试,通过的可以做官,也可以不给你官做。

也就是说,不是你学得好就一定能做官,要做官还要有其他因素。

你要是学到一定时候出去做官或者干其他事儿,啥时候抽时间回来再学几天也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不得不灵活,或者说“被灵活”的管理,并不利于寻章索句、引经据典的教学和研究,反而歪打正着,有利于那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生发展。

他是个优秀的太学生

刘秀同学的学习成绩是很好的。

我国的经学在两汉时期,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个版本的区别与争论,在太学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今文经学,而私学的主要教材,则是古文经学。

这两种经学虽然传播的主要内容都是儒家经典,但精神内涵和治学方法却差别很大。

今文经学讲究微言大义。

这类教材毕竟是大师们口授记录下来的,谁也记不了那么准,那么全,同学们只要“略以其意属读而已”。

同时,今文经学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入时下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宣传君权神授,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事变迁,很得大汉王朝君臣的欢心,所以被列为官学教材。

古文经学则讲究名物训诂,要求按字义讲经,注重考证,经书上没有的东西不能乱扯。同时,古文经学也反对谶纬灵异。

大汉君臣对古文经学不太感冒,又不便说得太直白,就不让它进官学课堂,只让它作为私学的教材让大家学着玩。

啰唆了半天,大家明白了吧:

刘秀同学入太学,老师是今文经师、中大夫许子威先生;教材是《今文尚书》;学习要求是重在把握精神实质,“略以其意属读而已”,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标签: 刘秀 光武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刘秀是汉武帝吗 刘秀是不是汉武帝
    刘秀是汉武帝吗 刘秀是不是汉武帝
    1、刘秀不是汉武帝,刘秀是汉光武帝,东汉的开创者。2、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3、西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刘秀的简介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刘秀的简介
    1、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随兄刘縯起兵于南阳,号称“舂陵军”,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更始帝继位后,命刘秀持节治理河北地区,授大司马,封为萧王。更
  • 为什么刘秀能重振汉室 为什么刘秀能称帝
    为什么刘秀能重振汉室 为什么刘秀能称帝
    1、光武帝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治、恢复生产的措施,使东汉政权又得以兴盛,史称“兴武中兴” 。2、公元25年,刘秀称帝,恢复汉室,是为光武帝,年号建武。至公元40年,统一完成。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为强化统治,进一步完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建武帝刘秀后谁当皇帝 刘秀后是谁当的皇帝呢
    建武帝刘秀后谁当皇帝 刘秀后是谁当的皇帝呢
    1、建武帝刘秀后是汉明帝刘庄当皇帝。2、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本名刘阳,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57—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3、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日(75年9月5日),刘庄
  • 刘秀是汉朝第几代皇帝后面还有谁 刘秀是汉朝多少代皇帝
    刘秀是汉朝第几代皇帝后面还有谁 刘秀是汉朝多
    1、刘秀是东汉第一代皇帝,之前西汉共有15位皇帝,西汉东汉之间又有王莽的新王朝,和刘玄的玄汉王朝。刘秀是汉朝第16代皇帝。在其之后还有刘庄、刘炟、刘肇、刘隆、刘祜、刘懿、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刘辩、刘协共13位。2、刘秀,即汉光武帝
  • 刘秀为什么被称之为位面之子?
    “位面之子”即天选之子的意思,指被上天选中,拥有极好的运气。刘秀虽是汉室宗亲,但与普通人无异。但是时代给了刘秀机会,王莽篡位施行各种政策引起民愤,各地纷纷起义。刘秀也跟着大哥刘演一起举兵造反。昆阳之战,刘秀能力初显,且运气极好,史载在这场战
    02-23
  • 刘秀与阴丽华共有几个孩子?这些孩子分别是谁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原名刘阳,字子丽,东汉第二位皇帝,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建武十九年(43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初五戊戌(57年3月29日)即皇帝位。www.gs500
  • 少数民族皇帝石勒 我的本事在刘邦之下刘秀之上
    石勒是谁?他怎么敢与刘邦刘秀之人相比?石勒也是一位皇帝,还是一位少数民族皇帝。石勒虽然没有忽必烈与皇太极这么有名,但是石勒有一点比这两个人强,汉族接受他当皇帝并给予石勒极高的评价。皇太极和忽必烈在汉人中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他们入驻中原后被汉
  • 昆阳之战兵力对比 昆阳之战刘秀胜利的原因
    王莽和刘秀是西汉末东汉初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一个是结束了西汉的人,另一个是开创了东汉的人。不过王莽和刘秀他们两个人之间注定不能和平共处,因为这天下最终都只承认一个王,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出生于魏郡元城。西汉末年
  • 刘秀为何要立郭氏为皇后?是因阴丽华不愿意吗
    因为阴丽华的执意辞让,光武帝立了郭贵人为皇后,但是心中对阴丽华的情意却愈加深厚了。为了弥补自己心中对阴丽华的亏欠,他便想将阴丽华的弟弟阴兴封为列侯。阴兴当年跟随刘秀东征西讨,鞍前马后,也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所以,阴兴被封侯也不仅仅是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