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 宋太祖赵匡胤有没有打掉大臣的门牙

   2020-10-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最近有个故事很火:说是张霭因公务妨碍宋太祖赵匡胤取乐,竟被赵打落了两颗门牙。因为这个故事蕴含着“无形史官”立于是天地之间的深刻内涵,境内外各大媒体竞相刊载。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

最近有个故事很火:说是张霭因公务妨碍宋太祖赵匡胤取乐,竟被赵打落了两颗门牙。因为这个故事蕴含着“无形史官”立于是天地之间的深刻内涵,境内外各大媒体竞相刊载。

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这样说的——

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

有一次,宋太祖正在后花园中与宫女们用弹弓子打鸟取乐,外面张霭急切地求见。等到张霭汇报完事情,宋太祖一脸的不高兴:“原来你要汇报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搅了我的雅兴!以后遇到这样的小事就不要打扰朕!”张霭也不客气,答道:“再小的事情也是国家大事,也比您用弹弓打鸟重要!”

这一下真的把宋太祖惹火了,他倒举起一把斧头,抬手用斧柄就朝张霭脸上打去,一下子就打落了张霭的两颗门牙。张霭蹲下来,一手捂着流血的嘴,一手慢慢地在地上去拣被打落的两颗牙。

宋太祖愤怒地问道:“难道你还要以此为物证,来诉讼朕吗?!”张霭答道:“臣怎么敢诉讼陛下呢?但自有史官将此事写进史书中去!”

宋太祖一听如梦初醒,知道自己错了,慌忙向张霭赔礼道歉……

——其实,这个历史故事纯属张冠李戴!

张霭,字伯云,福建崇安人。初仕周为靳州刺史,建隆中除侍御史。

历史上的张霭,确实是个有故事的人。据《八闽通志》记载:太祖(郭威)方弹雀后苑,霭亟请入奏事。及见所奏乃常事,太祖怒,霭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太祖色愈厉,引斧柄撞其口,坠两齿,霭徐拾之。太祖曰:“欲讼朕耶?”霭曰:“臣不能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耳。”出为河中府判官。太宗立,召还,眷宠尤渥,多密启禆赞,官至左司员外郎。其子张峤字景山,隐居武夷。南唐主恶霭仕周,执峤赴江南。后归宋,通判歙州。南唐卢绛入境,与守臣龚慎仪死守。宋太宗朝,拜御史中丞。

《八闽通志》的记载有失误?没有!但《八闽通志》中的“太祖”,不是宋太祖赵匡胤,而是周太祖郭威!

后周太祖郭威(904-954),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后周王朝建立者,951年—954年在位。曾为后汉的邺都留守,后汉隐帝嫌“厌为大臣所制”,派人前往邺都去谋杀郭威,以激起了郭威叛变。950年冬郭威发兵南向,攻入开封,推翻了后汉王朝,951年2月13日,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字元朗,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赵匡胤受命往御。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陈桥镇)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赵匡胤在位期间,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致力于统一全国,但事未成而逝世。

历史上的这两位“太祖”,算是有所作为的。但后周太祖郭威,明显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领导”,两人也整整相差了一辈!

 
标签: 赵匡胤 宋太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1、当时的王朝是后周,赵是一员大将,很受周世宗的信任,在一次远征时,战胜后喝了很多酒,几个谋士把皇袍披在他身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2、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
    虽然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重蹈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覆辙,一直是他深思的问题。宰相赵普屡次进谏,请宋太祖撤去石守信等人的禁军职务,宋太祖总是不答应。赵普抓住机会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
    12-31 赵匡胤
  •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 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
  • 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最后,赵匡胤问道,被抢民女所嫁的丈夫是干什么的?百姓如实回答说,是乡下种田的农民。宋太祖说:“她原来的丈夫只是个农民,李汉超是朝廷重用的显贵大臣,因为喜欢你女儿才娶她,你应该高兴,虽然只是做小老婆,但是,跟了他,你女儿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比嫁
  • 宋太祖遭顶撞怒砸大臣门牙 怕写上史书忙道歉
    ●【北宋】 张霭:“但有史官在耳!”——《夜航船·卷六·选举部》【背景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一次,宋太祖正在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