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战神杀得孙权闻风丧胆 却只能是个配角

   2020-05-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辽的第一个特点是“狠”。这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时,孙权围攻合肥,双方在合肥城外摆开阵势进行决战。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一个“专”字道出了张辽的心思:擒贼先擒王。孙权围攻合肥已久,

张辽的第一个特点是“狠”。这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时,孙权围攻合肥,双方在合肥城外摆开阵势进行决战。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一个“专”字道出了张辽的心思:擒贼先擒王。孙权围攻合肥已久,又有程普率部前来增援,兵力超出张辽数倍。想要击败敌军,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消灭敌军主帅。这可以看出张辽之“狠”。太史慈眼看张辽直奔孙权而去,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挺枪骤马与张辽交锋。双方激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太史慈是东吴名将,当年大战孙策,威震江东。张辽与之鏖战七八十合,这也印证了当初关羽所说的“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说明张辽武艺高强,体现了张辽的第二个特点:勇。

二人交战的同时,曹军将领李典、乐进又与东吴将领宋谦、贾华交战。宋谦被李典射中心窝落马。太史慈见有本方将领落马,弃了张辽“望本阵便回”,张辽率兵掩杀,敌军阵脚大乱。看到四散奔走,张辽不忘“擒贼先擒王”的初衷,继续追击孙权。幸亏程普及时赶到,孙权才幸免于难。主帅落荒而逃,士兵自然毫无斗志,很快便被张辽杀得落花流水。

张辽大胜而回,犒赏三军,同时又颁布了一道命令,“不许解甲宿睡”。左右不知何故,都在发牢骚:“今日全胜,吴兵远遁,将军何不卸甲安息?”张辽回答:“非也。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倘吴兵度我无备,乘虚攻击,何以应之?今夜防备,当比每夜更加谨慎。”这又体现了张辽的第三个特点:慎。胜不骄,败不馁,是一名优秀将领的必备素质。面对孙权的优势兵力,张辽没有麻痹大意,随时准备应付新的挑战。

果然,太史慈向孙权提出建议;“某手下有一人,姓戈,名定,与张辽手下养马后槽是弟兄,后槽被责怀怨,今晚使人报来,举火为号,刺杀张辽,以报宋谦之仇。某请引兵为外应。”就在张辽吩咐手下不得解甲宿睡之时,戈定等人便在后寨放火。张辽的命令还来不及得到贯彻就已经出事了。

后寨火起,烈焰腾空,耳边“一片声叫反”,急报军情的手下络绎不绝。左右惊慌失措,纷纷叫喊:“喊声甚急,可往观之。”此时,张辽并没有慌了手脚。“张辽出帐上马,唤亲从将校十数人,当道而立”。张辽这是做什么?他是在观察,在分析,在判断。这就体现张辽的第四个特点:定,闻变而不乱,头脑冷静。很快,张辽便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岂有一城皆反者?此是造反之人,故惊军士耳。”这是对局势的一个准确判断。随即,张辽下令“如乱者先斩”,这是稳定军心,是对突发事件的正确处理。

没过一会儿,李典将戈定等人抓住,证明张辽的判断和部署是正确无误的。不过,险情并没有排除。城外的太史慈不知戈定等人的叛乱已被张辽化解,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在城外接应。一时间“只听得城门外鸣锣击鼓,喊声大震”。尽管城内局势已经稳定,太史慈的接应起不到丝毫作用,但张辽却抓住时机,认为“此是吴兵外应”,决定趁此良机击败敌军。于是,张辽“令人于城门内放起一把火,众皆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这体现了张辽的第五个特点:谋,因势利导,将计就计。太史慈不知是计,以为戈定等人的叛乱成功,挺枪纵马先入,这就正中了张辽的圈套。“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背后李典、乐进杀出,吴兵折其大半,乘势直赶到寨前”。此役太史慈战死,孙权撤军,张辽的合肥保卫战大获全胜。

孙权命以吕蒙、甘宁为前队,自己与凌统居中,其余将领陆续出发将合肥挺进。吕蒙和甘宁很快与迎战的乐进交锋。乐进诈败,将孙权引入张辽布置好的包围圈。张辽、李典杀出直扑孙权。此时孙权的身边仅有凌统的三百余骑,兵力单薄。面对曹军的凶猛进攻,孙权大惊失色,飞马逃过小师桥,侥幸逃脱。凌统所部三百多人全部战死,凌统身负重伤。吕蒙、甘宁被杀得打败,伤亡过半。“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这一仗不仅体现了张辽之前的诸多特点,同时由展现出它的第六个特点:合,群策群力,发挥团队优势。这是张辽以弱胜强的关键所在。他的这些特点在三国将领当中绝无仅有,真乃曹魏第一名将。不过,由于《三国演义》“帝蜀寇魏”的关系,如此名将也成不了小说里的主角,只能甘当绿叶。尽管如此,他智勇兼备的特点依然一览无余。

 
标签: 孙权 战神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谁最强 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谁最厉害
    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谁最强 孙坚孙策孙权父子
    1、《三国演义》小说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曹操轻视孙策,认为其“因父成名”,绝非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即使在真实历史,也是理所当然的。就当时天下情势而论,孙策实难与和曹操相比,也就是和荆州刘表、幽州公孙瓒这些诸侯同列,孙坚之子的身份,
  • 孙策为何选择孙权做继承人 孙策选择孙权做继承人为何
    孙策为何选择孙权做继承人 孙策选择孙权做继承
    1、事实上,孙策曾在临死时交代了原因,但这是给别人看的,事实上交给孙权还有别的情况,江湖分析一下: 孙策死时,江东内部不稳。孙氏集团与江东氏族有很大的矛盾。孙家虽然祖籍是江东富春人士,但是孙氏发迹并不在江东,而且孙家父子都曾效力于袁术,而袁
  • 孙权为何要杀自己的妹妹孙尚香 孙权杀自己的妹妹孙尚香的的原因
    孙权为何要杀自己的妹妹孙尚香 孙权杀自己的妹
    1、刘备和孙尚香的结合,是周瑜用的美人计,没想到诸葛亮技高一筹,生米煮成熟饭。周瑜一看,没辙了,又给孙权出主意,借着新婚的由头,把刘备软禁在东吴。若诸葛亮来要人,就拿荆州来换。2、孙权同意了周瑜的计策,修建了豪华别墅,每天锦衣玉食,歌舞宴会
  • 三国演义中孙权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孙权怎么去世的
    三国演义中孙权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中孙权怎么去
    1、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2、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3、晚年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赋役繁重、刑罚残酷。立嗣之争,孙
  • 孙策怎么传位给孙权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
    孙策怎么传位给孙权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
    1、孙策是有儿子,但是年幼,如果传给自己的儿子,大权会落到外戚手中,这样自己好不容易创下的基业就会落入异姓手中,孙策是不能让这种事发生的。2、而且,自己儿子年幼,胳膊拧不过大腿,就算传给自己的儿子,他也守不住,还是会被孙权夺走,所以不如直接
  • 曹操驾崩刘备病故 孙权为这一天已等了30年
    孙权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刘备,天下的威胁已经解除,于是他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 ,宣布称帝。一曹丕于 220 年代汉称帝,刘备于次年宣布称帝。而孙权从 211 年起, 一直以曹氏所封吴王的身份统治江东,直到 229 年,孙权方才称帝。及其称
  • 孙权如何巧妙化解甘宁与凌统仇怨 孙权的智谋
    孙权之所以能将东吴集团经营得有声有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父兄留下的基业,善于化解部属之间的纷争,使双方冰释前嫌,同心同德,为他誓死效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成功化解甘宁和凌统之间的积怨,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各为其主”时,甘宁曾一箭射
  • 本可灭掉曹魏 可孙权为何非要背盟夺取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五月,刘备与曹操之间近两年的汉中争夺战中宣告结束,曹魏主将夏侯渊阵亡,刘备取得汉中;八月,驻守南郡江陵的关羽在北攻南郡襄阳、樊城的战斗中取得大捷,斩杀曹魏大将庞德、俘获了大将于禁在内的三万人,
    12-30 孙权荆州
  • 三国历史上孙权为什么酒后说话不算数?
    大凡古代帝王都爱饮酒,孙权也不例外,我在上一篇博文里也介绍了张昭多次犯颜直谏,孙权当面应承背地却依然故我的故事,历史上的孙权不仅嗜酒而且喜欢以酒令来助兴,称吴王时,孙权大宴群臣,喝的兴起,他站起来向大臣们开始行酒令,轮到虞翻时,虞翻却佯装醉
    12-30 三国孙权
  • 揭秘三国孙权为何晚年就变成了一个大昏君?
    吴大帝孙权,无疑是位博弈的高手,“有地数千里,立国数十年,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让自诩英雄的曹、刘二人徒叹奈何!然其晚年,于律政上又昏招频出,把才俊之士杀的杀、徙的徙,逮之尘埃落定,悔之晚矣。“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在三国魏蜀吴三家
    12-30 三国孙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