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甲申政变是为了脱离中国附属地位独立自主吗

   2020-12-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一场政变毫无疑问必然是流血的,1884年12月4日,朝鲜发生甲申政变。一场政变的发生必然与他的背景息息相关,今天探讨一下甲申政变背景。甲申政变背景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开化党和守旧派。何谓开化党:19世纪末,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风雨摇摆的,名族危

一场政变毫无疑问必然是流血的,1884年12月4日,朝鲜发生甲申政变。一场政变的发生必然与他的背景息息相关,今天探讨一下甲申政变背景。甲申政变背景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开化党和守旧派。

何谓开化党:19世纪末,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风雨摇摆的,名族危机慢慢加深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忧外患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放弃旧思想、旧制度,寻求新思想希望能够救国救民,开化党就是在这群封建地主阶级的开明人士中诞生。开化党是受到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这些先进的开明人士在朝鲜打开自己的国门以前就形成开化派。在朝鲜开港以后,开化党就加速了形成,它的形成又与日本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开港后的几年间,不断的有公派和私费的朝鲜贵族子弟们去日本,进行考察,他们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打开了新的景像,所以这些贵族子弟就是所说的开化党。

与开化党相对的,就是长期执政的守旧派又称事大党。守旧派坚持事大主义,墨守成规,不思改革。这两个党派一个守旧一个维新,彼此互相对立。在这其中有一些人士的观点并不这么鲜明,往往是保持中立的态度,这就是中间派又称稳健开化派。他们赞同开化党效仿西方实行改革,但是又没有开化党那么激进;同时他们又主张维持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

1882年的7月,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对开化党进行打压。在中法战争中日本又重新对开化党热心,开化党又开始活跃起来,并利用形势变化发动甲申政变,甲申政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甲申政变经过

农历的甲申年十月十七,朝鲜爆发了一次流血政变,史称甲申政变。此次政变是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并且受到日方协助。政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试图脱离中国独立自主,二是对其内政进行一次改革。

甲申政变经过是这样的。1884年初,中法战争爆发,清廷接连失利,驻朝清军也相继回国抗敌。这一事件成为了政变的导火索。由于战争,清廷的威望大幅下降,朝鲜依附于清廷的想法也开始动摇,民间对清廷也颇有微词。

这时,开化党认为当前形势适合发动政变,于是在得到日方的帮助与美方的支持后,于同年11月29日,由金玉均进宫蛊惑国王,对其言之“若双方开战,清军必败”,高宗信以为真,授其便宜行事之权。

12月4日,朝鲜汉城邮政局正式落成。在落成仪式上,开化党试图将守旧派一网打尽,然而不慎操之过急,先一步将右营使闵泳翊砍伤,结果在场的宾客大臣纷纷逃跑。

此次计划失败后,金玉均又生一计。他利用炸药制造爆炸,使得高宗对清军作乱之言深信不疑,被开化党骗至景佑宫,在移驾途中还手书“日使来卫”,向日方请求援军。将高宗安顿在景佑宫之后,日军便与开化党的武装力量将景佑宫团团围住,之后便假传圣旨,用计将守旧派大臣与将领分而杀之。天色渐亮时,在高宗面前将其宠臣柳在贤斩首示众,以此威慑百官。至此,开化派完全掌控了大权,并着手开始改革。这就是甲申政变经过。

甲申政变结果

1884年,由朝鲜开化党主导的甲申政变爆发。甲申政变结果是失败了。他们利用谗言将高宗挟持,并用计将守旧派大臣一一杀害。当天夜里,时任中国驻朝商务委员的陈树棠从邮政局逃回清领事馆,将开化党勾结日方发动政变、劫持国王、杀害大臣的消息告诉清方。

清方紧急召开会议。然而由于其他清军将领一致认为师出无名,须得请示上级方可行动,加上美英德三方的施压,会议最终结果是清军按兵不动。然而袁世凯认为清廷与朝之间路途遥远,需要好几天才能得到上级命令,到时早已延误战机。

于是12月5日,整合手下的部队,并联络朝方右议政沈舜泽,准备出兵镇压政变,解救高宗。而此时,由于王妃密旨制造舆论,本就没有群众基础的开化党被民众所仇视。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袁世凯果断联合其他将领,承诺到“如若获罪,我一人受罚,绝不牵连诸位”,以此打消其他将领的疑虑。

12月6日下午,清军联合朝军共计2千人,兵分几路对昌德宫发起猛攻。在攻入昌德宫之后,并未发现高宗,于是袁世凯便与退守楼台的日军展开新一轮激战。金玉均与竹添见状挟高宗逃走,在途中竹添违背诺言先行撤离。夜间,袁世凯在北关庙截住金玉均,成功救回高宗。于此同时,开化党的主要领导者都被尽数斩杀。至此,仅维持三日的甲申政变结果失败,这次政变以清军的完胜收场,朝鲜政权也重新回到了高宗手上。

甲申政变影响

1884年,朝鲜爆发了一场流血政变,由于当时为甲申年,因此被称为甲申政变。甲申政变影响巨大。政变发生后,朝方为了开脱责任,便将责任都推到金玉均身上,否认国王曾亲自向日方求援。另一方面,朝方开始大力清洗开化党,与开化党有关系的人都被尽数处死,有一百余人因此被杀害。

朝鲜政权又重新回到了以闵妃为首的事大党手中。以此为代价的是,朝鲜失去了一次走向现代化的机会,使得其经济科技停滞了十年之久。政变后,日方趁机向朝方要求赔偿,借此签订了《汉城条约》。次年4月,与清方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条约中要求双方同时从朝鲜撤兵,两国在出兵朝鲜之时须互相通知,在实际上确立了日清双方在朝的平等地位,是中国外交政策上的一次重大失败。

甲申政变影响也有好的一面。借此政变,清政府增强了对朝鲜的控制力,清廷在朝鲜的宗藩关系也由此得到了强化。大部分的朝鲜官民都对清军平定叛党、击退日军、解救国王的壮举加以肯定和赞颂。

不过仍有部分的朝鲜上层人士以此次政变为契机,激起了朝鲜人民的民族意识,从而展开新的的自主运动。同时,在政变后,法国和奥匈帝国等更多的国家也纷纷与朝鲜确立了外交关系,因此朝鲜与外国的交流变得更为频繁,甚至基督教与天主教的传播也被宣布为合法活动。种种原因,导致了朝鲜在平静的表面下有着更为重大的变革的趋势。

 
标签: 政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盘点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七大宫廷政变
    政变在历史上几乎是每朝每代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因为一朝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往往拥有无尚的荣耀和至上的权力,所以一职位时时刻刻被无数人所觊觎,然而导致了无数血雨腥风的政变。一、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汉初期景帝前
    12-31 政变
  • 他的人生竟与唐太宗神似 弑兄杀弟逼父政变
    “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经历颇有被人诟病之处,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因为“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让手下提着刀威胁老爹,以“非法”手段夺取皇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作为一位有为之君的历史地位。在朝鲜历史上,也有一位“太宗”,这位“太宗”是李氏朝鲜的第
  • 曹操本是忠诚曾拒绝参与对汉灵帝的政变
    公元188年,朝廷人事进行了重大调整。朝廷选拔一些清流名臣,比如刘焉、刘虞出任州牧、刺史,前往益州和幽州平定变乱。但是,些许的改良无法改变全局的颓势,经历了黄巾之乱的重创之后,东汉王朝已经日暮西山,气息奄奄。本年的六月,有位叫做王芬的官员,
  • 永乐帝的夺权之路 只是因一块西瓜引发的政变?
    建文帝即位之时,难以胜任对叔父辈藩王的驾驭,尤其是活跃于北部边境的燕王,为巩固南京政权的稳固,即位仅两个月后,便断然削藩。他采纳黄子澄的建议,由于顾忌燕王的军事实力,决定先断其羽翼,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兄弟周王。以此为开端,建文
  • 二二六兵变 日本皇道派法西斯军官的一场政变
    日本军内皇道派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一次政变。1932年5月15日,日本法西斯少壮派军人曾袭击首相官邻和警视厅等地方,击毙首相犬养毅,要求成立军人内阁未成。此时法西斯势力进一步扩展。参加“二·二六”事变的日本军人1936年2月26日,日本法西
    12-26 政变
  • 一场未遂的政变 胡汉民在918后曾密谋联合反蒋
    阎锡山生前不仅注意保存自己的档案,而且还专门设立机构,截收民国时期的各方电报,因此,台北“国史馆”所存阎锡山档案内容极为丰富,可以说是研究民国史的一座尚待开发的矿藏。在台湾期间,曾浏览过阎锡山档案的部分内容,兹就30年代一项南北联合打倒蒋介
    12-25 政变
  • 让武则天走下政坛的神龙政变是怎么回事
    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武则天女皇专政时期,但是最后因为一场证明,女皇的儿子李氏重新夺得了皇位。这场政变也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它的具体发生和结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武则天剧照武则天作为李唐时期的皇后已
  • 什么是神龙政变?历史上哪个朝代发生的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的事件。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
    12-21 唐朝政变
  • 哪位唐代公主曾欲政变并预谋毒杀皇帝
    唐朝有名的女性众多,除了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外,安乐公主也颇为有名,其故事也屡屡出现在电视剧之中。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李冰冰就饰演安乐公主一角。安乐公主寓意安乐,可她最终却不得安乐,惨遭杀害,还落了个“勃逆宫人”的称号。近日,长安区
  •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谋划逼光绪退位却失败告终?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慈禧认为:光绪从4岁进宫,自己费心抚养成人,却不听话,搞戊戌变法。慈禧很伤心,想废掉他。在光绪皇帝即位时,两宫太后曾有一个说法,等将来光绪帝载湉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帝载淳为嗣。但光绪无子,同治统绪由谁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