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代表八思巴是实际存在过的人物吗?

   2020-05-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蒙古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一直以来笼罩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蒙古族建立元朝时期,我国引进了许多外来的宗教文化,为中国的宗教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提起藏传佛教,几乎人们脑海之中浮现的第一个人物形象便是八思巴大师。那么八思巴大师究

蒙古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一直以来笼罩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蒙古族建立元朝时期,我国引进了许多外来的宗教文化,为中国的宗教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提起藏传佛教,几乎人们脑海之中浮现的第一个人物形象便是八思巴大师。那么八思巴大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八思巴大师一生的经历又是如何,八思巴大师何以成为藏传佛教的代表人物?围绕着上述问题,一起去了解八思巴大师。

首先,从八思巴大师的基本信息切入去了解他。

八思巴大师的本名叫做罗古罗思监藏,八思巴是尊称,八思巴大师生于1235年,死于1280年,享年四十五岁。八思巴的出生一直被藏族人民认为是一个神迹,毕竟八思巴出生之时,其父索南坚赞已达五十二岁的高龄,八思巴出生之后便表现出他不同寻常之处,用天赋异禀这四个字来形容八思巴可以说一点也不未过,三岁时便能够诵经、八岁便能向人讲经、十岁时便跟随着他的伯父萨迦班智达大师到凉州去与蒙古族进行谈判。

其次,从八思巴大师的一生重要经历去认识他。

八思巴大师一生的经历是光辉的,在萨迦班智达大师离世之后,八思巴便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萨迦寺主持和萨迦派教主。在蒙哥为大汗之时,忽必烈便与八思巴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直至忽必烈继承可汗之位后,八思巴更是被授予了蒙古国师、乃至蒙古帝师的称号。

最后,从八思巴大师的卓越成就去评价他。

其一、八思巴将藏传佛教的文化传至了蒙古族内,提升了藏教文化的高度,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佛教领袖;

其二、八思巴应忽必烈请求,新创了“蒙古新字”。

八思巴的弟弟

提到佛教文化,就自然会想到藏族萨迦派,同样在历代的萨迦派教主之中,最有名望者当属八思巴,可以说八思巴身上笼罩着无数的光环,甚至有人将八思巴形容成高僧转世,将八思巴的身世神化。作为八思巴的弟弟,也并非是一位无名之辈,一定程度上,八思巴的弟弟对于藏族和蒙古族而言,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只是八思巴的光环效应太过于强大,以致于让八思巴弟弟的伟大事迹被淡化、被忽略、被遗忘。那么八思巴的弟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生平经历又都是怎样的呢?

首先,去看看八思巴的弟弟的个人信息。

八思巴的弟弟名叫恰那多吉,父亲也是桑察·索南坚赞,从年龄上来说,恰那多吉比八思巴小四岁,恰那多吉出生于1239年藏叶茹的多吉盖洛洛,他的天资也算聪明,但比起八思巴却还是逊色不少,恰那多吉的寿命也不如八思巴,在恰那多吉二十九之时便因故去世,至于离世原因却成为未解之谜。

其次,去看看八思巴弟弟的生平经历。

恰那多吉的一生经历虽然没有其兄八思巴那么精彩,但是他对于蒙古族和藏族的关系维系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六岁的恰那多吉跟随八思巴一同动身来到了蒙古,可以说恰那多吉不是在蒙古出生,但却在蒙古长大,生活习惯同一般的蒙古人没有过大区别,成年后的恰那多吉还迎娶了一位蒙古公主,被赐了三个封地,并且被加封为白兰王。

八思巴的徒弟

一代大师八思巴,在他的一生中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那么单纯作为一个师父而言,八思巴是否合格呢?八思巴的徒弟都有哪些呢,他们又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在八思巴众多的徒弟之中,谁的天资最高,谁的地位最为显赫,又是谁最后继承了八思巴的衣钵呢?

八思巴的徒弟之中,其中有一位身份极为显贵,同八思巴的关系除却师徒以外,更是君臣,这个人便是元世祖忽必烈。如果将忽必烈和八思巴放在一起,人们的第一反应他们是君臣关系,很少会想到其实他们还有另外一层关系,那便是师徒关系,连结这段特殊关系的纽带便是宗教礼制,蒙古皇族之中,第一位拜入八思巴藏传佛教的其实是忽必烈的妃子察必,在察必王妃请求八思巴举行灌顶之礼后,忽必烈也想请八思巴为其举行灌顶,但由于他们的君臣身份,灌顶的程序进行了一些修订后完成,从此忽必烈和八思巴两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八思巴不光成为忽必烈的精神导师,更是在政治上倾力协助忽必烈,最后忽必烈册封八思巴为元朝的帝师,这正面向所有人宣布了八思巴的身份。

除却忽必烈之外,八思巴还有众多弟子,比如藏族弟子桑格,后来成为了忽必烈的丞相,比如尼泊尔弟子阿尼格,后来成为了元朝的大都工程总监,做出的贡献有设计白塔寺的白塔等。

八思巴 金轮法王

八思巴是元世祖忽必烈所册立的国师和帝师,也是藏传佛教的代表人物,八思巴的一生经历十分辉煌,死后被蒙古、藏族人民所缅怀。金轮法王则是电视剧《神雕侠侣》中的一个反派人物,为了侵占宋朝的土地而助纣为虐。那么八思巴和金轮法王之间有什么联系,八思巴金轮法王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接下来分别去看看八思巴和金轮法王的人物介绍,去核实两人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首先,从人物基本信息角度去看看八思巴和金轮法王之间的关系。

八思巴出生于藏族,自十岁起便跟随师父来到蒙古,与蒙古皇族进行谈判,而后几乎在蒙古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在四十六岁之时回到了藏族,最后圆寂地是在藏族。

金轮法王在《神雕侠侣》中的人物介绍很简单,并没有讲述金轮法王的成长经历,只知道他也是蒙古密教。

其次,从人物经历角度去看看八思巴和金轮法王之间的关系。

八思巴长大之后,因为天资聪颖、学识渊博而被元世祖忽必烈所器重,八思巴在其伯父去世之后继承了萨迦派,成为萨迦派教主,宗教地位日益提高,忽必烈也更加倚重八思巴,分别对八思巴进行了两次封赏,八思巴成为了蒙古的国师,甚至是帝师。

金轮法王在《神雕侠侣》中身份设定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国师,协助忽必烈攻占南宋。

最后,从人物结果去看看八思巴和金轮法王之间的关系。

八思巴最终四十六岁回到藏族而圆寂,而金轮法王则是为了救郭襄而死。

综上所述,八思巴与金轮法王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金轮法王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而八思巴是一个实际存在过的人物。

 
标签: 佛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佛教宝物 舍利子出土经过
    佛教的舍利子,一直以来就是个谜。有人说是神话,也有人说是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在南京博物馆,就有一个出了土的舍利子!佛舍利出土经过梁白泉,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如今已85岁高龄。昨天,梁白泉的500多件档案被收入南京市档案馆
    12-31 佛教
  • 佛教信徒为何一天到晚都在念阿弥陀佛呢
    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在寺庙里遇到僧人第一句就是“阿弥陀佛”,但对于那些不信佛教的人还是不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面要说阿弥陀佛呢?其实阿弥陀佛是一句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用我们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光寿
    12-30 佛教
  •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谁?
    我国佛教中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
    12-30 菩萨佛教
  • 法显大师 可以媲美玄奘西行的佛教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
    12-27 玄奘佛教
  •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
    鉴真的生平行迹鉴真(688-763),日语又称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他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鉴真生活在古代
    12-16 鉴真佛教
  •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5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大
  • 一代女皇武则天推崇佛教 强制百姓不许杀生吃肉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
  • 天宫勾结佛教与老子里应外合而打败了元始天尊
    如果单从故事内容看的话,从《封神演义》到《西游记》,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神魔体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妖魔系统的成熟、神的壮大、佛的发展和仙的没落。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已经跟大家透露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神的壮大和仙的没落间有着一段隐藏的历史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
  • 佛教传说中法藏比丘是如何成为阿弥陀佛的
    在法藏比丘简介中提到,法藏比丘出生在世自在王佛所,在开始是个国王后来专心研究佛教成为一个出家人,这个名字就是出家之后得到的。接下来就是法藏比丘的简介。根据佛教的一些历史书上的记载,曾经有个王国叫做妙喜国,他的国王是世饶王,在世饶王担任国王期
    12-14 佛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