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探秘 三国鼎立是因为流传下来观念的原因?

   2020-09-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东汉末年,诸侯争霸,战乱四起,刘备曹操孙权逐渐形成蜀魏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之所以出现三国的分裂,从本质上说是由两种观念造成的。其一是分封制思想的残余。在分封制时代,各诸侯国人民都有各忠其君的观念。自秦汉以后,废分封行郡县,大范围取消诸侯国,实

东汉末年,诸侯争霸,战乱四起,刘备曹操孙权逐渐形成蜀魏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之所以出现三国的分裂,从本质上说是由两种观念造成的。

其一是分封制思想的残余。在分封制时代,各诸侯国人民都有各忠其君的观念。自秦汉以后,废分封行郡县,大范围取消诸侯国,实行中央集权制。但是人心是不可能在短时间迅速转变的,总会有所残余。

汉朝的士大夫,供职于州郡的,都尊其长官为君。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有“主公”一词,只要他是一行政区域的最高长官,总有一群人跟在屁股后面一口一个主公。有事则为主公尽忠,主公死后则为其戴孝,正真会考虑天下共主汉献帝的甚少!

其二是南方风气的强悍。南方人表面上看,操着吴侬软语,似乎温柔平静;但内心里却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倔强的很,不甘人下。赤壁之战时,其实孙权完全没有联刘抗曹的必要,所以张昭等一批文臣都主张迎降,只有周瑜与鲁肃主张抵抗。

《三国志》载周瑜的话,说曹操名为汉相,实则为汉贼。这其实是裹挟众人的门面话,试问东吴的君臣,自始至终,何曾想到过汉朝,何曾想到过献帝?这句话在当时东吴朝廷,能蒙谁呢?主和与主战双方,考虑的都是东吴政权本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非曹操合法性问题。

从客观形势上考虑,主和是最符合东吴政权利益的。从当时力量对比来看,东吴的胜算甚微,而接受汉朝的册封,不仅可以保存实力,而且东吴政权只不过是名义上受制于汉朝,实质仍然是自由王国。

而主张对抗曹军,最坏的结果是兵败国灭;即使侥幸胜利了(历史果然如此),东吴也会元气大伤,结果不过多得了几块地盘,但却平白无故的多了个竞争对手(刘备)。孰优孰劣,可见一斑!

张昭等文臣其实并非软弱无能,而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胜败得失,孙权主战与其后来称帝一样,都并非理性地考虑,只是一种倔强之气而已。

 
标签: 三国 三国鼎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