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妃拼命争宠原因 级别不同 待遇差别大

   2020-02-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古代后妃等级高低有何差异?中国历代帝王,规定后妃管理制度,大体相同,各有差异。自秦到清,历代君王,通过迎娶人数众多的嫔妃,既为了满足皇帝淫欲,也为了繁盛子孙,于是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说法,并有后宫佳丽三千的传说。皇帝后妃到底有多少人?是怎样

古代后妃等级高低有何差异?

中国历代帝王,规定后妃管理制度,大体相同,各有差异。自秦到清,历代君王,通过迎娶人数众多的嫔妃,既为了满足皇帝淫欲,也为了繁盛子孙,于是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说法,并有后宫佳丽三千的传说。皇帝后妃到底有多少人?是怎样管理的?

古代后妃各个级别之间待遇差别很大,这就促使后妃们拼命争宠的原因,因为只有皇帝才可以提拔自己,才可以让自己怀孕、生龙育凤。待遇的差别不仅是宫分上的差距,而且配给各级别的生活用品(称为铺宫)、车舆、服饰等也都有很大差别。

后妃选入宫中,入住东西六宫。庞大复杂的后宫,是怎样管理的呢?

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要大臣研究历代后宫制度。大臣奏报说:“周制,后宫设内官以赞内治。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皆选良家女充之。”朱元璋认为上述人数太多,当朝应比唐朝减少一百四十余人。实际上后宫妃嫔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许多皇帝也说不清楚。

开国立规,非常重要。朱元璋鉴于前代女祸,他采纳翰林学士朱升的奏议,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怎样做呢?立纲纪,严内教:第一,后妃母仪天下,不可干预政事。明朝没有出现太后垂帘听政的事。第二,规定后妃职责,服侍皇帝宫寝。第三,制定铁质饰金红牌,镌刻戒谕后妃纪律,悬于各宫。第四,自后妃以下至嫔御等,衣食、器用、金银等供应,都按级别施行供给制。第五,禁止内外书信交往,有则论死。所以,“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明朝的后宫,有两个特点:没有出现母后专权和外戚专权的乱象。

后妃史料,少之又少。譬如孝庄太皇太后,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享年75岁,两辅幼主顺治帝和康熙帝,《清史稿?孝庄文皇后传》才只有941个字。又如康熙帝的妃子,有的只有六个字记载:“陈氏,子一,常宁。”还有四个半字的记载:“张氏,女一。”那“半”个字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连着记载四个没有名号的生女儿的,这些女儿“皆殇”,都早死,四个人仅用两个字,平均每人半个字,所以每人“四个半字”。妃嫔如果没有生育子女,又没有特殊事迹的,则一字不记。《明史?后妃传》说:只记载位居正号的后妃,或有特殊事情发生过的妃嫔,否则不记。

制定宫规,严格管理。清朝制定《钦定宫中现行则例》,长达828页。后妃管理基本上是“四定”:这就是定编制、定级别、定待遇、定规矩。

定编制。明朝后妃不定编,但清朝定编。清朝康熙以后,后宫典制大备。规定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常在、答应、学生无定数,分居东西六宫。当时叫做名分,其实嫔以下的等级名分,并不严格,也有变化。清朝后妃最多的是康熙帝和乾隆帝。康熙帝有记载的41人,乾隆帝有记载的29人。最少的是光绪帝,只有一后(叶赫那拉氏)、二妃(瑾妃和珍妃)。东西六宫中每一座宫院,有一个正位,或皇后,或皇贵妃,或贵妃等。其他妃、嫔、贵人、常在等按照等级,分住东西配殿等房间。皇帝一般是不到六宫就寝的。被侍寝的妃嫔,要到皇帝的寝宫,如乾清宫东暖阁、养心殿后寝殿等,侍寝后回到自己原住的宫院。

定级别。明朝的后妃,分十四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嫔、才人、婕妤、昭仪、美人、昭容、选侍、淑女等名分或等级,但各朝有变化,不是一成不变。

六宫配置,主要一是人,二是物。先说人,后说物。

妃嫔的服侍人员,主要是太监和宫女。太监,每宫配置首领太监二名(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十二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他们的职责是“本宫陈设、洒扫、承应传取、坐更等事”。其太监和宫女的配置,参见下表:

级别 设太监 设宫女

皇后 12人 10人

皇贵妃 12人 8人

贵妃 12人 8人

妃 10人 6人

嫔 8人 6人

贵人 4人 4人

常在 3人 3人

答应 1人 2人

后妃待遇,有严格的等级。她们吃饭、穿衣、喝茶、零用等开销,都是按级别实行供给制。自皇后至答应,她们的工资称为“宫分”,级别差异,非常之大。以皇后和常在为例做个介绍。

皇后宫分:

每年:银l000两,大卷江绸2匹,妆缎4匹,倭缎4匹,闪缎3匹,金字缎2匹,云缎7匹,衣素缎4匹,蓝素缎2匹,帽缎2匹,杨缎6匹,宫绸2匹,纱8匹,里纱8匹,绫8匹,纺丝12匹,杭细8匹,绵绸8匹,高丽布10匹,三线布5匹,毛青布40匹,粗布5匹,金线20绺,绒10斤,棉花线6斤,棉花40斤,里貂皮40张,乌拉貂皮50张。

每日:盘肉用猪肉166斤,羊肉1盘,小牲口2只,新粳米1升8合,黄老米1升3合5勺,高丽江米1升5合,粳米面1斤8两,白面7斤8两。麦子粉8两,豌豆菜3合,白糖1斤,盆糖4两,蜂蜜4两,核桃仁2两,松仁1钱,枸杞2两,晒干枣5两,猪肉9斤,猪油1斤,香油1斤6两,鸡蛋10个,面筋12两,豆腐1斤8两,粉锅渣1斤,甜酱1斤6两5钱,青酱1两,醋2两5钱,鲜菜15斤,茄子20个,王瓜20条,三两重白蜡1支,一两五钱重白蜡4支,一两五钱重黄蜡4支,一两五钱重羊油蜡10支,羊油更蜡1支(夏例5两,冬例10两),红箩炭夏例10斤、冬例20斤,黑炭夏例50斤、冬例60斤。明代宫中有管理用柴炭的机构,地址在皇城西安门外迤北的红箩厂。宫中所用的红箩炭,由易州(今河北易县)一带山中砍伐硬木烧成,先运到红箩厂,按尺寸锯截,每根长约一尺,圆径二三寸不等,编小圆红荆条筐盛之,故名“红箩炭”。按规定数发到宫中各处。红箩炭如经伏雨淋湿,着火气太炽,多能使人眩晕、昏迷发呕,婴幼皇子皇女或中此毒而夭折。这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古人不明其中道理。

常在宫分:

每年:银50两,大卷八丝缎l匹,大卷五丝缎l匹,云缎l匹,衣素缎l匹,蓝素缎1匹,春绸l匹,宫绸1匹,纱1匹,绫1匹,纺丝2匹,棉花3斤。

每月:小牲口5只,羊肉15盘。

每日:猪肉5斤,陈粳米1升2合,白面2斤,白糖2两,香油3两5钱,豆腐1斤8两,粉锅渣8两,甜酱6两,醋2两,鲜菜6斤,茄子6个,王瓜5条,一两五钱重黄蜡2支,一两五钱重羊油蜡1支,黑炭夏例10斤、冬例20斤。

可以看出,后妃各个级别之间待遇差别很大,这就促使后妃们拼命争宠,因为只有皇帝才可以提拔自己,才可以让自己怀孕、生龙育凤。

待遇的差别不仅是宫分上的差距,而且配给各级别的生活用品(称为铺宫)、车舆、服饰等也都有很大差别。

其四,定规矩。内廷位次,明确有序。言行举止,遵守本分。谦恭和顺,接上以敬,待下以礼,非本宫的太监、宫女,不可擅自使令。

《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规定:内廷等位有父母年老者,或一年或数月,奉特旨许令会亲者,只许本生父母入宫。其慰问外家,年节许由各宫首领太监奉本主命前往,但不许宣传内外一切事情。各宫小太监,许于本宫掖门出入。首领太监,无事不许到本主屋内久立闲谈。

以上四条对于后妃而言,最重要的是名分、级别。妃嫔的晋级,并不论资排辈,是靠什么呢?一靠生育儿子,二靠皇帝喜欢,所以妃嫔就费尽心机,施展才华,讨得皇帝的宠爱和喜爱。妃嫔的最大利益来源,是皇帝的宠爱,因为只有皇帝宠爱才有可能多生育儿子,也只有皇帝宠爱才有可能多受封赐——晋升级别,多得赏赐。在一夫多妻制度下,受到皇帝的宠爱更加来之不易。为此,历代后宫,都演绎出不少惊心动魄的故事。

以后三宫为主体、东六宫和西六宫为两翼的帝后生活区,众多后妃、太监、宫女,她(他)们生命的圭臬是:惟以一人治六宫,皆以六宫奉一人。嘉靖帝祖母兴献后说:“女子入宫,无生人乐。”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后宫的悲喜剧——虽有后妃的丰衣足食,更有她们的孤灯长夜;虽有妃嫔短暂的青春欢笑,更有她们无尽的悲苦泪水。东西六宫既是帝制时代君主的天堂,更是高墙之内妃嫔的炼狱。

 
标签: 争宠 后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朝后宫入选秀女争宠上位的那些非常手段
    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开始的一幕就是清朝皇室大选秀女,许多八旗出身的名门闺秀进入了选秀的行列。经过层层筛选,17岁的女儿甄嬛与沈眉庄、安陵容3人被皇帝看中而一起入选进宫。3人进宫后由于家世和门第的不同,以及其父官职地位的不同而被册封的封号和位
  • 女皇武则天争宠 用残刑除掉后宫两大劲敌
    母亲听到这话,不由止住哭泣,吃惊地望着女儿,她隐隐感到年仅十四岁的女儿比自己想的要更多、更远。这个被迎入宫的女孩就是武则天。武则天的美貌确曾吸引过唐太宗,唐太宗甚至给她赐号武媚。但是她很快就被冷落在一边,在长达十四年的后宫生活中,成了一个默
  • 唐朝史上杨玉环和梅妃之间争宠手段?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
  • 揭秘古代皇帝后妃龙床争宠四大独门秘方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妩媚动人、无人可敌的名句。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原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寿王的爱妃,她姿色超群,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唐明皇为得到他儿子的爱妃,选召进宫面授机宜,命她暂时
    12-24 争宠后妃
  • 杨玉环到底有多得宠?揭秘杨玉环的奢侈人生
    古代朝廷养一个妃子需要多少代价?根据《旧唐书》里记载,“宫中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这不由让人想起唐朝诗人李白那首《清平词》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来。为杨贵妃缝制衣裳就需要有七百人的一个大工厂。当然,为杨贵妃雕刻
  • 清朝后宫别以为除了争宠就是侍寝 门道深着呢
    康熙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千古一帝”,可是他有件事情是为后人所诟病的,那就是对继承人的选择,拖泥带水,交代不清,导致了康熙晚年各个阿哥各自为阵,形成了所谓的“九王夺嫡”的局面。不过也难为康熙爷了,清官尚且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个皇上,还是上
    12-21 清朝争宠
  • 美艳武则天贴身服侍唐太宗多年为何未得宠爱
    史书、戏文、小说、野史等作者总在渲染武则天与唐太宗的关系。大家皆怀有各自的目的,尽情描绘,乱编一通,无非让文章染上桃色,或欲把武氏比诸妲已、褒姒,如《讨武曌檄》中骂她“秽乱春宫”。而有的作者则站在女子尊严的立场上,与传统针锋相对,认为武则天
  • 古代侍寝 嫔妃争宠大展万种风情讨皇上欢心
    侍寝,指帝王的嫔妃进御。是一件关系到帝王后嗣血脉的事情。皇帝会根据自己的兴致选择妃子侍寝。侍寝的人员包括已封的妃嫔、宫女、面首。特殊情况下会有官员上献的女子,赠送的女子。在清朝,皇帝会用到“翻牌子”的方法决定侍寝的嫔妃。侍寝的嫔妃多数是被太
    12-19 争宠嫔妃
  • 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何会与史湘云争宠
    话说在薛宝钗生日宴会上,戏曲散场之际,贾母因怜爱一小丑和小旦而把他俩叫到跟前,又是问候,又是赏赐。这时候,爱热闹,爱玩笑的王熙凤,或许是看出了贾母的某些心意,于是连忙开口指着那小旦笑道:“这孩子扮相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王熙凤一语
  • 为何红楼梦中贾兰为什么不如贾宝玉得宠
    在红楼梦中,作为嫡长孙的贾兰为何不受宠。贾兰是贾政的嫡亲长孙,按道理讲,这应该是掌上明珠级别的待遇,可以纵观整个红楼梦,看到的全是贾宝玉如何受宠,如何讨大家喜欢,而贾兰就像贾府的小宠物一样,一年也没听谁提起过几次?贾兰为什么不如贾宝玉得宠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