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叛乱 安史之乱

   2020-05-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四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李林甫看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害得王忠嗣险些丢掉了性命。后来还是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为王忠嗣申冤,玄宗才免了王忠嗣的死罪,改为降职处分。王忠嗣受不了这个冤枉,一气之下就病死了。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族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战,而且跟朝官没联系,靠得住。唐玄宗本来最怕边境的将领谋反,就听李林甫的话,提拔了一些胡人当节度使。

在这些胡族的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看中一个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年轻时在平卢军里当过将官,因为不遵守军令,打了败仗。边境守将把他解送到长安,请朝廷处分。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为了严肃军纪,把安禄山判了死刑。唐玄宗听说安禄山挺能干,下令把安禄山释放。

张九龄跟唐玄宗说:“安禄山违反军令,损兵折将,按军法不能不杀;而且据我观察,安禄山不是个善良人,不杀恐怕后患无穷。”

唐玄宗不听张九龄劝谏,还是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张九龄被撤了职。安禄山却靠他奉承拍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平卢节度使。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节度使。

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经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阴谋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参加宴会。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尽量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凸肚子,矮个子,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乐了。

有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安禄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真对他一片忠心,心里更高兴了。以后又封安禄山为郡王,还替他在长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贵族住的一样华丽的府第。安禄山搬进王府后,唐玄宗每天派人陪他一起喝酒作乐;还让杨贵妃把安禄山收作干儿子,让安禄山在内宫随便进出,亲热得像一家人一样。

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外,又兼了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地区。他秘密扩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八千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叛乱。

没多久,李林甫病死,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凭着他的外戚地位,接任了宰相。杨国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就闹起矛盾来。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哪里会相信。

日子一长,安禄山的谋反的迹象渐渐暴露出来了。他向朝廷要求把范阳的三十二名汉将都撤换了,由他自己另外委派;唐玄宗亲手写诏书要安禄山到长安,他也推托有病不去。唐玄宗开始对安禄山怀疑起来。但是无论唐玄宗或是杨国忠,都没有想到该怎样防备安禄山的叛乱。

公元755年十月,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决定发动叛乱。这时候,正好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召集将士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将士们都觉得很突然,面面相觑,但是有谁敢对圣旨表示怀疑呢。

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南下。十五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地。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安禄山叛军一直向南进攻,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认为是有人造谣,还不相信,到后来警报一个个传来,他也慌了起来,立刻召集大臣商议。满朝官员没有经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洋洋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还不是被我说准了吗。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不出十天,一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送来。”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也有些安心了。但是,哪儿知道,没有多久,叛军长驱直入,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

 
标签: 安禄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安禄山是怎么征服杨贵妃的 安禄山墓真的存在吗
    安禄山原本是营州柳城地方的湖人,后来因为巴结杨贵妃,又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善于阿谀奉承,所以做到了平卢、范阳、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原本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个人相互勾结,但是后来安禄山平步青云,在官场上扶摇直上,遭到了杨国忠的嫉妒,因此杨国忠也多
  • 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恋情可以真的成立吗
    在那个脏唐、臭汉的历史岁月当中,曾经有一位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就是杨贵妃。当然,说起她的故事有很多,但其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她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有没有情人关系?首先,诸位看官跟上老吕先回顾一下杨贵妃其人其事。说起杨贵妃,她其实先是唐玄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实际上是被逼无奈?
    安史之乱算是给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让世人都知道了安禄山这个人是不忠不义之人,但是仔细看看安禄山的生存环境下,就知道安禄山的造反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其一:忌惮小人。要知道安禄山虽然位高权重,但除了会巴结皇帝贵妃之外和
    12-28 安禄山
  • 唐朝历史上安禄山有免死金卷又是因何而死的?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扬国忠为名,率众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起兵;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也一起率部反叛,史称“安史之乱”。唐朝自李渊立国一百多年来,内地长期没有战争,刀枪在武器库中生锈、腐烂。地方
  • 揭大唐灾星安禄山如何成为唐玄宗的宠儿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
  • 安禄山是如何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唐玄宗时期的胡人部落,在大唐官员们看来,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而安禄山也看到,就算是最强大的胡人部落酋长,见到了大唐的刺史大人,也要屈膝下跪。安禄山渐渐的,就不甘心委屈在胡人部落当中,他希望自己能够到大唐为官。有一次,有一个胡人富商带着一千多
    12-21 安禄山
  • 杨贵妃与安禄山有何关系?曾为安禄山洗澡裹身
    在古代,皇帝老儿身边的文武大臣多如牛毛,但拍马溜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然而能够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厚爱并非易事。像唐朝时期的李林甫、王鉷等都做到了,再到后来的胡人安禄山也做到了,并且唐玄宗也委以他重任,再说了,安禄山是一个善于拍马屁的人,将玄
  • 乱唐第一枭雄安禄山少年为何是英雄?
    安禄山是霍乱唐朝的第一枭雄,他的事迹在正史中,在野史中,都有许多记载,有的事情很离奇,有的事情很荒唐,但是,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真相呢?安禄山出生于营州,有一个小名叫做轧荦山。轧荦山在胡语中,是战神的意思。为什么叫做这个
  • 唐朝秘史 安禄山是如何得到玄宗赏识的?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
  • 安禄山之乱有什么影响 安禄山叛乱的原因
    安禄山之乱指的就是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玄宗末年和唐代宗初年的,由唐朝的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企图夺取李唐统治权的政治都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为发动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被称为是安史之乱,也被称为是天宝之乱。这一次叛乱又安禄山
    12-14 安禄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