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奸臣才子 和珅掌握四种文字

   2020-08-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翻阅尘封的历史资料,我们不难看到历史上着名的奸臣阵容,其中有四大奸臣,他们分别是北宋的蔡京、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和清朝的和珅。那么,这四大奸臣是怎样具备久负盛名的才子和遭人唾骂的奸臣反差如此之大的双重人格的呢?一、蔡京:书法自成一家的一代

翻阅尘封的历史资料,我们不难看到历史上着名的奸臣阵容,其中有四大奸臣,他们分别是北宋的蔡京、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和清朝的和珅。那么,这四大奸臣是怎样具备久负盛名的才子和遭人唾骂的奸臣反差如此之大的双重人格的呢?

一、蔡京:书法自成一家的一代奸相

先说说书法自成一家的蔡京。蔡京,字元长,福建仙游人,为北宋徽宗朝“六贼”之首。徽宗赵佶对他宠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风潮,徽宗虽迫于情势,不得不将其降黜或外放,以抚民意,但总是很快就官复原职。从崇宁元年,即公元1112年加封蔡京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起,到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罢其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也就是当朝第一宰相的官爵止,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四次罢免,又四次起用。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蹒跚,徽宗依旧对他十分倚重,直到自己退位。

蔡京最大的才能来自他的书法。他的书法自成一格,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自己不如蔡京。有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何人最好?米芾答:从唐柳公权之后,就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又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当时“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后人恶其奸邪,易以蔡襄。

据有关史料记载,有一年夏天,有两个当朝的官吏极为献媚奉迎蔡京,不停地用扇子为他扇凉。蔡京一高兴便要过扇子,在上面题了两行杜甫的诗句。没想到,几天之后,这两个官吏忽然阔气起来,一问才知道,他们的扇子被端王花两万钱买走了。两万钱,大约相当于当时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而这位端王,就是登上皇位之前的宋徽宗。由此可见,本身就是书法大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爱蔡京的作品。

北宋亡国,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宋徽宗宠用蔡京、高俅等奸臣的结果。而宋徽宗昏聩无能,荒淫无耻,最后和他的儿子钦宗成为金兵的俘虏。当时已经八十岁的蔡京野未能幸免,被充军三千里。蔡京凄然写下一首《西江月》,其中说道:“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无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这首词正是蔡京风雨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其充军发配的一路之上,百姓不卖给他一汤一饭,以致活活饿死。死后也没有棺木,被埋进了专门收葬无家可归者的漏泽园中。

二、秦桧:独创宋体字的大宋状元

其次说说独创宋体字的大宋状元秦桧。秦桧,字会之,江宁人。宋钦宗二年,即公元1126年,金兵南侵,攻破汴京。秦桧与徽、钦二帝一起被金俘获,后卖身投靠金朝。被释南归后,他历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为高宗赵构所宠信。他杀害民族英雄岳飞,贬逐忠臣良将,为主议和,坚持投降,实行向金称臣纳币的政策,成为南宋高宗一朝有名奸相。

秦桧状元出身,博学多才,书法颇有造诣。为官早年名声尚好,深为宋徽宗喜爱,被破格任为御史台左司谏,负责处理御史台衙门的往来公文。在处理公文中,秦桧发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公文字体不一,很不规范,乃利用公务之暇,潜心研究字体,尤其对徽宗的字甚有研究,后在仿照赵佶“瘦金体”字体的基础上创出了一独特字体,工整划一,简便易学。于是他开始用自己创造的新体字誊写奏折。这引起了徽宗的注意,令秦桧将其书写范本发往全国各地,要求统一按范本字体书写公文,这一措施很快得到了推广。

这种字体逐渐演变为印刷用的“宋体”。赵佶的“瘦金体”和秦桧的“宋体”一脉相承,以至有人说宋体就是“瘦金体”的印刷体。时至今日,宋体仍是应用最广的字体,它为汉字的普及、传播功不可没。仅凭这一点,秦桧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按一般的习惯,秦桧创立的字体应该叫秦体。但是,由于秦桧是奸臣,才把这种字体命名为宋体字。

三、严嵩:天下无人取代的嘉靖宠臣

下面说说天下无人取代的嘉靖宠臣严蒿。严嵩,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江西袁州分宜人。嵩自幼聪颖好学,五岁在严氏祠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县试拔擢超群,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殿试中二甲进士,进入翰林院。从这份履历表可以看出,严嵩一直是个优等生,而且从小就是神童。当时嘉靖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喜以青词向上天祈福。而严蒿善于起草青词,也就是祭神的文书而深得嘉靖欢心,遂取得内阁首辅之位,时人讥为“青词宰相”。其一时权倾朝野,无人能敌,一些趋炎附势之徒纷纷投靠他的门下,以至于当时竟有三十多个官员做了他的干儿子。

到了清代,京城有顺天府乡试的贡院,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天下乡试第一,皇帝非常重视,主考官都是尚书衔的。可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是严蒿所书。这样一个为朝廷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悬挂的竟然是大奸臣题写的匾额,谁也会觉得不舒服。后来清朝乾隆皇帝想把它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作为喜好舞文弄墨的天子,也写数遍。然而发现,自己的御笔和他人所书,都不如严蒿,只好作罢,仍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

严嵩在位时,对古人墨宝甚是珍爱。为了获得北宋着名画家张择端的不朽之作《清明上河图》,严蒿不惜杀了两个人。嘉靖年间,严蒿得知此图收藏在员外郎王振斋手中,便派蓟门总督王忏去求购。王振斋惧怕严蒿的权势,又舍不得交出这幅画,便找名家临摹了一幅送给严蒿。严蒿不知是假,公开炫耀时被曾经装裱过此画的装裱师看破。严蒿怒不可遏,随即以“欺相”之罪缉拿了王振斋。王振斋供出真迹在自己舅舅陆治的手中。严蒿又利用权势从陆治手中获得真迹。王振斋最后死在狱中。严蒿以权势掠取真迹的内幕王忏最清楚。严蒿担心起泄密,便以“治军失机”罪名将他杀掉灭口。明末戏剧家李玉根据这一史实编写了《一捧雪》传奇并被搬上戏剧舞台。后严蒿势倒,其子被处斩,宅邸被查抄,《清明上河图》再次被收入宫。

严蒿结党营私,残害忠良,最终落得削籍为民,家产尽抄。其家产共抄得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此外还有田百万亩,房屋六千间,及无数的珍稀古玩、名人字画。

有一句名言说“字如其人”,但是,纵观历史上的油彩的奸臣并非如此。那么,为什么“字如其人”的说法言过其实?严嵩临死前的委屈之言就解释了这种误差。他说道“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看来严嵩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浩然正气的忠臣、君子。奸臣这种自以为正义在胸中的心态让他们的字看起来或雄健豪放或清雅高洁,“字如其人”其实只是通过字可以看出写字人的心理状况,至于品行是无法从字里显露出来的。

四、和珅:掌握四种文字的乾隆智库

最后说说掌握四国语言的乾隆智库和珅。和珅并非后人传说的那样不学无术。相反,他还是很有才干的。《和珅列传》中说,和珅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多才多艺。乾隆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

和珅最高的才干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爱做诗、书法,和珅为了迎合乾隆,在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现在清代乾隆朝的清宫戏的热播,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扭曲了历史。在这些古装剧影响下,和珅在人们眼里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丑。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并非如此。

据《和珅列传》记载,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即公元1780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当朝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可见其处世干练,办事果断,处理大案要案的才能非同一般。

不久,和珅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当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顿云南的盐务、金融流通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意见,都得到乾隆的肯定。云南的案子和珅办得很出色,表现了他的才华,以至于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后来,乾隆又给了和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使他登上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巅峰。

和珅,出身纽祜禄氏家族,字致斋,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少贫好学,仪表俊雅。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不两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三等的侍卫,进入了军机处,成为当朝首辅大臣。

和珅专权擅政二十多年,升迁四十七次,权倾朝野,势焰熏天。嘉庆四年,即公元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十三,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廷议凌迟,改赐和珅狱中自尽。其长子丰绅殷德娶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免予连坐。至于为什么和珅会得到乾隆的赏识?清代文人薛福成的《庸庵笔记》说的很有意思。其中说: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这是谁的过错?”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道:“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乾隆马上将他升了职。

有一天,乾隆在轿子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顺口接了上去。因此,乾隆从和珅干侍卫的时候就很赏识他,以至于她从一个不知名的跟班飞升进入了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乾隆五十八年,即公元1794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就曾有过“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的说法。和珅的权倾朝野的熏天气焰由此可见一斑。

奸臣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坏人,寡廉鲜耻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还偏激地认为,奸臣与不学无术挂上了钩。而事实上历朝历代曾出现过不少才华横溢的名臣和传奇英雄,当然也不缺乏才气逼人的奸臣。

 
标签: 和珅 奸臣 才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正说和珅 揭秘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
    巨贪和珅是清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和珅是清朝历史上资产
    12-30 和珅
  • 和珅巴结乾隆的高招 陪乾隆流泪 陪乾隆绝食
    和珅的祖上辽宁人,清初从龙入关,被安置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居住,虽未得显达,但也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和珅的父亲叫常保,曾担任过福建的副都统,也算是一位高级将领了。显然,和珅家世虽不显赫,却也是一个武官世家,他本人则是典型的八旗子
    12-30 乾隆和珅
  • 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乾隆皇帝为什么宠信和珅?
    提起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珅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他是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19岁时,他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并且只用了7年时间,他就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和珅为人机敏,
  • 乾隆刚死 嘉庆帝为何就处死了和珅?
    熟悉清史的朋友,都对一件事情特别感兴趣——那就是为何嘉庆帝在父亲去世之后,立即查办、并处死了权臣和珅?首先,我们要弄清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嘉庆帝是非常地厌恶和珅那张丑恶的嘴脸的,只不过之前碍于父亲的颜面,没有发作而已。其实,在嘉庆帝昭告天下
  • 和珅的生活有多奢侈?他死后家人结局如何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和珅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皇帝赏识他的时候,他可以为虎作伥,狐假虎威的挟权弄私,可一旦皇帝这头大老虎饿极了,就会回过头来把这头肥嫩可口的狐狸一口吞下去,连渣滓都不剩。可是在和珅被匆忙赐死之后,他的财富还有他的感情生活以及
    12-29 和珅
  • 刘罗锅刘墉弹劾乾隆与和珅拜师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父亲刘统勋是清乾隆年间重臣。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
  • 贪官和珅到底多有钱 他的钱在当今到底有多少
    嘉庆四年(1799)乾隆病重,药石无效,正月初三驾崩于养心殿。乾隆一死,和珅的噩运马上来到。正月初四,嘉庆皇帝就下令免去和珅所有职务。正月初八,和珅被拘捕、抄家。正月十五,向世人宣布和珅的二十条罪状,三天后,嘉庆皇帝下诏赐死。在乾隆死后短短
    12-28 清朝和珅
  • 揭秘影视剧中大清和形象的和珅真实性
    清朝富可敌国的大贪官和,在早些年前就已经被搬上大银幕,从此和形象被演员王刚刻画的深入人心,然而影视剧中的和形象不禁让人联想真实的和到底是什么样的。能像王刚这样成为一个固定人物形象代言人的演员着实不多,六小龄童算一个,但王刚又有其特殊性,因为
    12-27 清朝和珅
  • 大清第一大贪官和珅 却为一个女人痛哭流涕
    和珅,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贪官,在清宫剧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影视剧,也进一步夯实了他在老百姓心中贪得无厌的恶人形象。和珅贪,这是一定的。但这是否就是和珅的全部?这个人身上是否就真的一无是处、毫无闪光的地方?恐怕有待考量。和珅的结发妻子
    12-27 清朝和珅
  •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 同为乾隆宠臣为何积怨
    纪晓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宗,他以真才实学和幽默风趣机敏的言谈传世,而和珅也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力著称,两人同为乾隆的宠臣,然而却积怨至深,何故?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为满洲正红旗人,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