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轶事 建筑大师预浩的败笔如何变成杰作

   2020-10-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讲这个故事前,先带大家弄明白一个词——都料匠。都料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设计建造总工程师。此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又叫营造师或总工匠。宋朝沿用,是一项建筑工程由设计到施工建造的技术总负责人。北宋都城汴梁(开封)有一座木质宝塔,叫开宝寺塔。塔身

讲这个故事前,先带大家弄明白一个词——都料匠。

都料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设计建造总工程师。此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又叫营造师或总工匠。宋朝沿用,是一项建筑工程由设计到施工建造的技术总负责人。

北宋都城汴梁(开封)有一座木质宝塔,叫开宝寺塔。塔身八角十三层,高约百米左右。当时无人不称其工艺精湛,京师一景,地标性建筑。此塔被广为称赞的缘由,不仅仅是因为它为开封诸塔之最高,关键在于,设计建造者是当时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

诗词文章、金石字画包括殿阁楼宇,凡听说出自名家之手,往往人云亦云共颂其为杰作。盲目跟风的不只是目不识丁的草民,鼓敲得最响的、号吹得最起劲的,倒多是人们眼中的行家,即所谓圈内人。

主持建造开宝寺塔的,是当时开封名头最大的都料匠,此公叫预浩,头衔是宋开国“木工第一人”,有《木经》三卷流行于世,说到木制工艺,无人能出其右,属于绝对的权威。开宝寺塔由其亲自设计、亲自监督施工,工期据说长达八年,真可谓是呕心沥血、精益求精。

宝塔落成之日,自然是人人叫好、个个称奇。纷纷向预翁前来道贺。偏偏,人群里冒出个不识相的家伙,他经过一番仔细用心地观察,发现宝塔建歪了,“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远处看,塔身明显向西北方向倾斜。他这一说,众人再站远一点瞧,还真是歪了不少,但,现场没人敢轻易附和。

不识相的家伙却有点楞,直接上前去问预翁:先生,这塔你建歪了!预浩此刻正享受着四面的簇拥和恭维,突然被他这么一说,愣住了。大师毕竟是大师,预浩迅速调整了表情,挪步走到远处望了望,确实,是斜了。稍事低头,抬头换上一副笑脸,扬手唤不识相的家伙过来。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有意将塔建得斜向西北方向吗?

有意?!众人一听大师这话,不由得心里既惊诧又疑惑。这时,只听预翁款款道来:“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上百年,当正也。”意思是:老夫设计建造之初早就料到,京师开封地处平原,没有高山做屏障,一年四季多刮西北风,所以啊……所以老夫有意将塔建得向西北方向倾斜,长年西北风吹,如此一百年后,它不就恰好正了吗?哈哈!

众问此言,如醍醐灌顶,哗哗哗为大师鼓起掌来。——大师就是大师啊,识天文、知地理,为保证宝塔永立不倒而故意将其建斜,“其用心之精,益如此!”精密细致富有远见竟达如此地步,佩服!佩服!

预大师的名气此后便更是无人能企及。

连一代文宗的欧阳修,后来也为预浩大唱赞歌,还专门在他的《归田录》里详细记录了此事。

分明是大师的一次失误、一处败笔,千古传来,竟成了高人一筹的艺术杰作。

只是担心,那个不识相的家伙今天若仍在,他会不会继续地追问下去:百年吹正之后,塔则直立,而西北风不止,宝塔会不会有倒向东南之虞,彼时预翁将如之何?!

 
标签: 北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