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三国南郑候魏延 沉寂千年的沉默

   2020-10-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梁爽;一个农民的儿子,坚持朴实踏实地走路。无论是军旅生活还是今天的商海沉浮,坚持用笔记下生活的点滴。先后有四千余首诗歌散文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刊出,出版发行了个人诗集《乡愁》等三部曲,现为四川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次与洪与老师闲茶论三国,第一次

梁爽;一个农民的儿子,坚持朴实踏实地走路。无论是军旅生活还是今天的商海沉浮,坚持用笔记下生活的点滴。先后有四千余首诗歌散文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刊出,出版发行了个人诗集《乡愁》等三部曲,现为四川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次与洪与老师闲茶论三国,第一次听说我的家乡有一座魏延祠,作为梓潼人却不知梓潼建在的历史奇迹,羞愧之余,亦甚惑、甚惊。魏延在当时是以通敌罪被诛灭三族的罪人,无论古今还是未来,以反革命罪处死的罪犯绝不可能建祠堂,立碑。那么,梓潼为何有一座在中国唯一存在久远的魏延祠呢?我决定前往探寻千年前魏延的故事。

梓潼的冬天,总是姗姗来迟。汽车延着水泥路欢歌前行,车窗外的麦苗不停地点头致意,远处的山峦渐行渐远,像欢迎又像是疏远,脑中出现魏延当年那悲悯的目光。

魏延:出生日期暂时没有考证,被杀害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桐柏)人。身高八尺,面如重枣,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属于那种典型的对士兵好,看不起同僚的人。也就是他这一致命弱点,族诛连的千古冤案。历史上又有小关羽一说。

回望三国,多少魏延的故事在传说?

除开小说《三国演义》或者电影电视略有章节外,基本没有魏延更多的传说。

那么,魏延到底是个什么人?

走回战乱不断的三国世界,目睹魏延驰骋疆场,你就会明白。

公元211年,刘备入川帮助刘璋抵抗张鲁,魏延带着部曲(魏延家族的家兵)随刘备入川作战。俗话说牙齿和舌尖如此相依相伴都还会咬伤,何况在战乱不断的三国时期。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与刘璋彻底闹翻,起兵攻打刘璋。由于魏延英勇善战,率立战功被升为牙门将军。

作为战士,有战争就必须去战斗,这就是军人的本色。公元219年,刘备在整个四川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便在沔阳自封汉中王,并定府于成都。当时群臣都认为唯有张飞能守住汉中,当然张飞也是志在必得,谁知道刘备意外提拔魏延做了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升任为镇远大将军。当时魏延很感动,在就职演说中他讲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灭了他。”听听有此心者必是豪雄,又怎么会叛国呢?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同时魏延被提升为镇北将军。

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阳缺。公元223年4月,刘备去世。五月,太子刘禅登基,魏延被封为都亭候。

有人说升职那是好事啊,的确是好事。但是,好事之后的悲哀那是绝对无法弥补的。古话不是常说乐极生悲吗?

应该说刘备去世后,魏延的官运是亨通的。

到了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定北伐,同时进驻汉中,并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公元230年,曹魏率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我相信“两军交锋勇者胜”的说法。魏延靠其出神入化的战术和谋略大胜曹魏的军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授予假节,进封南郑候。

据《汉晋春秋》记载,魏延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大败司马懿后更是集万千功名于一身。

树大招风一点不假。

(梓潼魏延祠)

据《三国志》补注《魏略》记载,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总是喜欢献计献策,但是每一次诸葛亮都没有同意。魏延本身性格高傲,性情极恶,身边的人都逼而远之。唯独杨仪不卖他的丈,所以常此磕碰,为他遭受灭族之灾埋下了祸根。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封为前锋。此次出征,魏延便没有再度回还并升官封爵。当年秋天,诸葛亮病危,便与杨仪、费祎、姜维等密议退兵,让魏延断后。谁知魏延不同意退兵,并说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想想魏延本身就与杨仪不合,他这样一说杨仪不怀恨在心才怪。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大军基本上都随杨仪撤退,魏延发怒了,就赶在杨仪大军前将走过的地方烧绝阁道。这下惹祸上身了,双方都向刘禅上表对方想造反。刘禅一时拿不准便问侍中董允和留府蒋琬,到底谁想造反,这董蒋二人保了杨仪。这杨仪派马岱(马超的弟弟)统领部分无当飞军(就是射杀一带名将张郃的蜀中精锐)追杀魏延,并诛灭三族。

其实,诸葛亮在去世前将兵权交给了魏延,杨仪害怕魏延趁机相害,才四处造谣说魏延北上是要投敌,魏延又害怕与杨仪厮杀毁了自己的清白,所以只逃不战,导致了最终被杀害。

想想,作为当时在军队任职多年,且位高权重的魏延真要谋反,区区一个杨仪的兵力能杀得了他?不知道刘禅当时怎么想的,魏延要投敌,何须上表于他说杨仪有谋反之嫌呢?

小编注:《魏略》所记,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所以只逃不战,最后终于被追杀。《三国志》与《魏略》大为不同。

有人要问,魏延生在河南,死在汉中,可能只是路过梓潼而已,为何梓潼有其死后的祠堂呢?

的确是这样。在梓潼魏姓人很少很少。魏延只是率兵路过在此驻扎过。传说当时魏延祠所在的地方森林茂盛,但是就是缺水。正在大家发愁的时候,鸟神引路,水到解围。同时也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吃水问题。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好将军,在他遇害后特为他在山林中建造了魏延祠以此缅怀他。

而今位于四川省梓潼县三泉乡白雀村一个密林之中的魏延祠依旧是那么孤单、落魄、凄凉,看不见游人的脚印,闻不到清香的味道。但对于冤枉受害灭族的魏延来说,要是真的有知,看见遥远的梓潼人为其建祠立碑,也是一种含恨九泉之下的安慰。

 
标签: 三国 魏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