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 赵匡胤在流浪的困境中遇高人指点迷津

   2020-06-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赵匡胤职业生涯的最初阶段,他设想靠自己的一身武艺出人头地并非难事,于是一人一骑开始了南下投军的流浪生涯。这期间,几乎没怎么吃过苦的赵匡胤受尽了世人的冷眼,也终于懂得了什么叫世态炎凉。流浪生活是艰难的,这种艰难让他有几次几乎饿晕了,但是他依

在赵匡胤职业生涯的最初阶段,他设想靠自己的一身武艺出人头地并非难事,于是一人一骑开始了南下投军的流浪生涯。这期间,几乎没怎么吃过苦的赵匡胤受尽了世人的冷眼,也终于懂得了什么叫世态炎凉。

流浪生活是艰难的,这种艰难让他有几次几乎饿晕了,但是他依旧不停止脚步。后退,就只能回家看到父母妻子的困境。前进,前面不一定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不一定能够在这乱世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唯有前进才有机会,后退就是自我埋葬。况且,赵家祖上虽不算显赫,却也是大户,他一定要把这个家撑起来。就是这些念头,让赵匡胤继续南下寻找机会。而且这种流浪生活的艰辛,也是一种磨练,形成了他沉稳的性格,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

公元948年年底,他来到了江汉平原,据说在这里他做了一首有名的《咏日》诗:

“欲出未出光辣达,

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

赶却流星赶却月。”

赵匡胤少时虽说不爱读书,看到平原上红彤彤的太阳跃出地面,心中不免有所感触,这才吟出这首稍显粗俗的诗句。越是落魄的境地,越要奋斗出一个名堂!永不服输的赵匡胤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他并没有意识到前面正有一个大好机会在等着他。

经过长途跋涉,他来到汉水边的重镇襄阳。襄阳虽然不是一个大地方,却也是一个军事和商业重地,五代以来,这里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个地方,赵匡胤没有任何认识的人,为了填饱肚子,他跑到一个和尚庙,希望大慈大悲的佛教徒能赐给自己一些吃的,住一些时日。正好寺庙外有一块地,长着鲜嫩的莴苣菜,赵匡胤毫不顾忌地拔一棵塞进嘴里。一个和尚出来了,见到衣着破烂的赵匡胤那种饥渴状,也没有阻止。

吃罢莴苣菜,赵匡胤看天色已晚,四处也无借宿的人家,就算有他也身无分文了,便打算在这寺庙借宿。谁知乱世之中,人人自危,连一心向善的僧人也不例外,寺院那么多嘴巴要吃饭,乱世中香火不旺,哪里轮得到收留一个叫花子。这僧人不愿意让赵匡胤进寺庙。赵匡胤一时性急,竟跟僧人动起手来。

后来还是寺庙的方丈大师出面,他看到这壮汉方面大耳、眉清目秀、仪表堂堂,或许真不是一般人。于是就邀请赵匡胤进入寺庙,热情款待。

据说这方丈大师也是位高人,他看出赵匡胤不是凡人,生有帝王之相。二人在寺院里彻夜长谈,谈起这天下时局变化。赵匡胤长叹一声道:“中原纷乱,天下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天下何时能够太平?”

方丈大师神秘地说:“真龙天子已经现身,百姓之福到了。”

见方丈有如此见识,赵匡胤对他更加尊敬,听他教诲。方丈说:“贵人将来征战沙场,要以天下苍生为念,戒杀好生,切不可滥杀无辜。这样才能统一中原。”

史实中到底是否有这个异人方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赵匡胤确实在襄阳一个寺庙借宿,被僧人赠以银两,而且走的时候得到了指点——一直向北,定会遇到贵人。

原来,这方丈消息灵通,他得到了一个重大的消息:后汉大将郭威,奉朝廷之命,为了抵抗北方契丹的入侵,正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对于赵匡胤这样的武学之才,这正是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

于是,赵匡胤听信了方丈的指点,北上寻找郭威的驻军。这一次,将为他的人生带来极大的转机。

且说赵匡胤在北上寻找贵人的途中,来到了归德(今河南商丘),再次遇到一个神庙,是有名的“高辛庙”。“高辛”就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他“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赵匡胤想到自己前途尚未明了,心中感触,便想进庙里为自己占卜。香案上摆着占卜用的筊,占卜时以两个筊一仰一俯为吉利的“圣筊”。赵匡胤想占卜自己北上是否能当个小校,结果不吉。他不甘心,就往大了说,一直到了节度使,“圣筊”都没有出现。再往上就是天子了,难道要做天子不成?他这样问,果然,在天子这一卜,他获得了吉兆。

在今天看来,这是迷信的做法。不管当时是否属实,但是赵匡胤在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涯中,经过对天下时局的观察和思考,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志向,这种志向不断提醒他去努力实现。

在赵匡胤流浪的这几年,他沿途留下了很多传说,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如千里送京娘、太祖长拳、赌输华山等。这些故事是口头相传下来,后来通过文字、戏剧等形式表达出来,传至现在。赵匡胤是历史上传说典故最多的皇帝之一,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他少年时好打抱不平、仁厚、霸道等性格特征。

 
标签: 赵匡胤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1、当时的王朝是后周,赵是一员大将,很受周世宗的信任,在一次远征时,战胜后喝了很多酒,几个谋士把皇袍披在他身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2、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
    虽然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重蹈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覆辙,一直是他深思的问题。宰相赵普屡次进谏,请宋太祖撤去石守信等人的禁军职务,宋太祖总是不答应。赵普抓住机会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
    12-31 赵匡胤
  •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 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
  • 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最后,赵匡胤问道,被抢民女所嫁的丈夫是干什么的?百姓如实回答说,是乡下种田的农民。宋太祖说:“她原来的丈夫只是个农民,李汉超是朝廷重用的显贵大臣,因为喜欢你女儿才娶她,你应该高兴,虽然只是做小老婆,但是,跟了他,你女儿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比嫁
  • 宋太祖遭顶撞怒砸大臣门牙 怕写上史书忙道歉
    ●【北宋】 张霭:“但有史官在耳!”——《夜航船·卷六·选举部》【背景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一次,宋太祖正在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