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宠妃珍妃死亡之谜 是否是投井自杀?

   2020-06-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溥仪出狱后,第一个出门探访的人就是末代进士商衍瀛(右),商此时已卧病在床,他说:“皇帝,我跟着您走。”溥仪忙说:我们都跟着毛主席走。不久,商衍瀛辞世。(注:本图是媒体第一次公布商衍瀛的照片。)珍妃被贬或与变法无关庚子年间八国联军逼近京城,慈

溥仪出狱后,第一个出门探访的人就是末代进士商衍瀛(右),商此时已卧病在床,他说:“皇帝,我跟着您走。”溥仪忙说:我们都跟着毛主席走。不久,商衍瀛辞世。(注:本图是媒体第一次公布商衍瀛的照片。)

珍妃被贬或与变法无关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逼近京城,慈禧研究西逃路线,到了乐寿堂后边。商议中,她让太监的二总管上东北三所,把打入冷宫的珍妃提出来。

珍妃怎么被打入冷宫的呢?众说纷纭。常见说法是在“戊戌变法”中坚定地站在光绪皇帝这边,被慈禧恨之入骨,所以被打入冷宫,但清末光绪年间的进士商衍瀛就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去世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留下了一部遗稿叫《珍妃其人》,他说珍妃被打入冷宫时距“戊戌变法”发生还好几年呢,对不上茬儿。

溥仪刚特赦时曾去看望商衍瀛,此时商衍瀛已倒在病榻上,见到溥仪,他就说:您出来了,我跟您走。溥仪吓坏了,忙说:咱一同跟着毛主席走。这事被溥仪郑重地写在《我的前半生》初稿里。

商衍瀛为人憨直,应不会瞎说。

不会磕头露了馅

我曾问过末代太监孙耀庭老先生,他说他和信修明打听过,信修明说珍妃被打入冷宫因两条:一是卖官鬻爵,第二条是干预朝政。

珍妃当时在宫内给光绪推荐了不少官,她有几个哥哥在宫外四处给她活动,谁想当官,花银子就行。

珍妃为什么敢这么干?因为慈禧也这么干。清朝国教是黄教,可慈禧信道教,因她母亲去世时,让白云观的住持做了道场,所以和白云观关系相当密切,慈禧常利用白云观住持卖官鬻爵,珍妃知道了,就告诉了光绪,结果大家暗中都卖官鬻爵。

有一天慈禧在宫内闲逛,见俩人脸生,让总管太监喝住,二人一见慈禧,吓得一个“蛤蟆趴”趴那儿了,他以为见面磕头,这是礼节。实际上磕头非常有讲究,见什么人,磕什么头,这俩不懂。再一问,居然都是买来的官,这就牵扯到珍妃了。

珍妃卖了上海道台

珍妃父亲原来是广州将军,广州是清代最早的开放城市,姐俩见惯了花花世界,宫里清苦,就想通过卖官鬻爵挣俩钱,没想到让慈禧撞上了。

后来陆续又发生了一些事,据说珍妃还卖过一个大官,即上海道台,相当于今天的上海市市长,这事惊动了光绪。

还有一档事触动了光绪。四川缺个岗位,珍妃递了个履历,光绪不放心,说我问问这人干吗的,结果是木器厂的,还是个文盲。

珍妃原是珍嫔,后来升为“妃”。出了卖官鬻爵的事以后,被慈禧太后降为贵人,打入冷宫。详查《清史稿》,当中可以看到蛛丝马迹。

珍妃是怎么死的

慈禧把珍妃叫出来,本意是想让她跟着自己跑,结果珍妃哭哭啼啼,言语发生了冲撞,慈禧大怒,说:二总管你干什么吃的,把她给我扔井里去。这个说法是孙耀庭老先生跟我说的,他师傅伺候过光绪,是师傅这么告诉他的。

《珍妃周刊》中也有记载,唐冠卿老太监的说法跟这个说法大同小异。虽然他没在场,但他隔着门,在门那边,听到了所有对话。

戏曲中有《珍妃泪》,说她正义凛然痛斥慈禧卖国,然后壮烈投井自杀。这种说法前些年几乎占了主流。但孙耀庭说,珍妃眼看将死,曾哀求慈禧,最后还是被狠心地扔进了井里。现在看来,这比较接近于事实。

珍妃尸体在哪里

据孙耀庭说,信修明曾跟他讲过,慈禧后来命敬事房打捞珍妃尸首。

瑾妃曾让孙耀庭和一个穆首领去祭奠已经打捞出来的珍妃的尸体,刚一开始埋在恩济庄太监公墓,据说到了1913年,才葬在了崇陵,也就是说和光绪合墓了。

那根正先生另有说法,他说珍妃性格刚烈,当时就要跳井,慈禧让崔玉贵去拉,没拽住,结果跳井身亡,由此这个崔玉贵不讨老佛爷喜欢了,西逃时没带他。

崔玉贵没跟着慈禧西逃,奔了桂公府,哀求那根正的爷爷,说我给您就当个奴才,当牛做马,那根正的爷爷就收留下了崔玉贵。结果一两年后,有两种说法,一是崔玉贵又进宫了,另一是他回家了,不知所终。

珍妃死了,隆裕也没落着好。她死后,宫里给了个谥号,叫孝定景皇后,就是宫中一个“景儿”。

喜欢胡来的“大阿哥”

慈禧在西逃回京途中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到开封时,下谕旨废了大阿哥溥儁,将溥儁父亲端王载漪革爵,流放新疆;一个是到了河北时,把荣禄的女儿瓜尔佳·幼兰,指婚给了醇亲王载沣。

大阿哥是慈禧的一位表妹和端王载漪所生,(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慈禧的弟弟桂祥的三女儿,我问过那根正先生,那先生说不对。桂祥的三女儿嫁给了载澍)与慈禧关系非常近。

戊戌变法后,慈禧立溥儁为“大阿哥”,想废掉光绪。结果这事没弄成,荣禄给她出主意,说你把外国公使都请来庆贺这事,这事就成了。没想到,外国公使一个没来。

于是,只好把“大阿哥”搁在宫内,等待接班。这时出乱子了,“大阿哥”溥儁生性比较放荡,进宫没多久,跟宫女怀孕了,还不止一个。自己还没当上皇上呢,龙子龙孙都要出世了。

慈禧有苦说不出来,她没法跟外头说。端王载漪为了加强溥儁的政治资本,煽动义和团,后来八国联军要追究载漪的责任,被迫无奈,慈禧只能废掉“大阿哥”。

溥儁的下场不太好

载漪先被下旨革爵,后又来了一道懿旨:“载漪纵义和拳,获罪祖宗,其子溥儁不宜膺储位,废大阿哥名号。”

载漪被发配边疆,当时交通不便利,他怕没到那里就死了,所以半道悄悄投奔了内蒙古的罗王爷。据了解,这得到了慈禧的默许,只不过不能让外国人知道,后来载漪死在了内蒙古,说法不一,一说死于1922年,一说死于1928年,溥儁生活无着,看中了罗王爷的一位小姐,就娶了这位格格,在那儿暂且度日。

 
标签: 光绪 珍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光绪当了几年皇帝 光绪当了多少年皇帝
    光绪当了几年皇帝 光绪当了多少年皇帝
    1、光绪皇帝四岁登基,直至三十八岁去世,共在位三十四年。2、光绪皇帝,即爱新觉罗载湉 ,又称清德宗(公元1871年8月14日至公元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 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 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的什么时候
    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 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
    1、光绪1874年12月即位,1875年改国号为光绪,所以光绪26年就是1875+26-1为1900年。2、光绪,是指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 3、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1871年8月14日—19
  • 光绪银币一两怎么辨别真假?
    1.光绪银币正面用繁体字写着“光緒銀幣”的字样,而假冒的光绪银币写的是“大清銀幣”。2.光绪银币上的字迹比较圆滑,而假冒的光绪银币做不到这么圆滑,注意看字的写法能看得出真假。3.光绪银币背面雕刻的两条龙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而假冒的光绪银币尤
    03-16
  • 光绪帝不和隆裕皇后圆房是对慈禧太后的反抗?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光绪帝喜欢瑾妃吗?瑾妃与珍妃真是姐妹关系吗
    瑾妃,他他拉氏,史称端康皇贵妃,生于公元1873年,去世于公元1924年,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是光绪帝唯二的妃嫔之一。瑾妃实际上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她远没有她的妹妹来的出名。说到她的妹妹,想来大家都很清楚,就是光绪
  • 揭秘大太监李莲英用亲妹妹色诱光绪帝内幕
    李莲英是清朝权势最大的太监之一,始终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但他以为这还不够,他想,如果能成为“皇亲国舅”岂不更好?因为他有这个条件:他有个妹妹,名叫李莲芜,年方二八,美貌超群,并且聪明又有些才艺。下面,360常识网网将为您揭秘李莲英用亲妹色诱
  • 慈禧逼迫光绪帝娶丑八怪的终极原因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光绪皇帝的皇后姿势平平,甚至算不得中上水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光绪皇帝选择这么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子作为皇后呢?隆裕(1868-1913),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十四
    12-30 光绪慈禧
  • 隆裕太后与慈禧太后关系怎样?与光绪关系怎样
    隆裕太后全名叶赫那拉。静芬,慈禧太后全名叶赫那拉·杏贞,两个人之间同为叶赫那拉族人,而且隆裕太后还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她的父亲是慈禧太后的弟弟。隆裕太后之所以能够嫁给光绪帝,成为正宫皇后,正是因为慈禧太后的指婚。两人既然是姑侄,是血缘上的近
  • 戊戌变法慈禧光绪决裂 不能让皇帝抓军权
    同:都能接受洋务异:光绪胆小懦弱却无父亲的谨慎,慈禧洞悉人性、工于心计慈禧太后与清德宗光绪皇帝有三重个人关系:他们是名义上的母子;血缘关系上的姨甥;传统亲戚关系上的叔母与侄儿。光绪的生身父亲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就是慈禧丈夫咸丰皇帝
    12-30 光绪慈禧
  • 光绪之死——被慈禧咽气前毒杀的儿皇帝
    1908年11月14日傍晚,清朝的光绪皇帝突然“驾崩”,这位因掀起不成功的“百日维新”而注定要永载史册的“鞑子皇帝”,在南海康圣人的口中是旷代圣主,在革命党章太炎笔下则是“未辨菽麦”的“载湉小丑”,其实只是一个可怜人。他的最大的不幸,是他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