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超 子弹爆头不死受伤108处的湘军虎将

   2020-10-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黄世仲曾写过一本历史演义小说叫做《洪秀全演义》,他是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他长期从事报社的主编和编辑工作,后来跟陈炯明不和被其栽赃杀害。他编撰的小说《洪秀全演义》可读性还算可以,因为他是革命党,所以他是站在洪秀全的角度上看待太平天国

黄世仲曾写过一本历史演义小说叫做《洪秀全演义》,他是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他长期从事报社的主编和编辑工作,后来跟陈炯明不和被其栽赃杀害。

他编撰的小说《洪秀全演义》可读性还算可以,因为他是革命党,所以他是站在洪秀全的角度上看待太平天国这一反清运动的。但他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曹操脸谱化有所不同。没有将清廷的将官全部妖魔化,而是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鲍超就是这么一位。

鲍超,字春霆,四川奉节人(现在的重庆奉节)。湘军重要将领,杂工出身。太平军金田起义时,广西都督向荣在湖北招募军兵,鲍超便当兵吃粮成为“川勇”的其中一员,时年24岁。

26岁时,鲍超因为作战迅猛,被提拔为水师哨长,也是鸿运当头,在追击太平军的过程中战功卓著被赏戴“花翎”,要知道“花翎”这个荣誉只有为国立下大功才能佩戴,即便在鸦片战争之后,国库空虚可以捐钱买花翎,但也价格不菲,7000两实银才能换取花翎,可见鲍超的能力在军中是多么突出。

1855年,27岁的鲍超在乱军中救出被包围的胡林翼,并且攻破了太平军的大营,放火烧了他们的战船。是役中,鲍超身负重伤,但也不下火线,带伤指挥。清廷提拔其当了从三品的游击官职,并且赐予了称号“壮勇巴图鲁”,(巴图鲁:勇士、英雄)。

1856年,被鲍超所救的胡林翼上书举荐鲍超,鲍超被提拔为水师总兵。胡林翼命其独立成军,招募乡勇,鲍超招募了大约三千多湖南人,并以自己的表字为记,起名“霆军”。该军开始仅有五营,后来不断扩充,在最高峰时人数不超过二万,但在当时已经做到横行无敌。

1856年农历十一月底,太平军主力和鲍超所部对垒,这也是鲍超霆军组建以来第一场恶仗。为了便于冲锋,霆军将士视死如归,鲍超身着朝服不怕暴露目标,冲锋在前,带领士兵背着茅草填平壕沟。此战中两军没有胜负,但刚刚成军的霆军伤亡五分之一,关于统军鲍超在《清史稿》中的记载是:

子弹爆头不死受伤108处的湘军虎将

“枪子贯入顶,右脑脑浆随子迸出,昏绝两日复苏,又滚木打伤左手伤筋,枪子贯穿右膝。”

翻译过来就是被太平军爆头,脑浆都打出来了?(小布觉得有点夸大了吧,脑浆出来还不死)昏迷发烧两天终于恢复意识,右膝是贯通伤,左手被滚木将手筋砸伤。鲍超在病床上迎来了1857年,伤愈后的鲍超面对的敌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统帅——英王陈玉成。他跟鲍超一样,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但陈玉成杀法骁勇,清廷无数将领,各类武装均被鲍超击败,但在鲍超面前,陈玉成吃了大亏。

在以往陈玉成遇到强敌的时候,一边撒出财货一边撤军。如果清兵因为争夺财货而阵型混乱时,陈玉成再带伏兵杀回马枪。但鲍超的军队对陈玉成丢弃的金银这些“蝇头小利”不感兴趣。

子弹爆头不死受伤108处的湘军虎将

鲍超军队战斗力强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士气军心高涨,但军纪特别糟糕,每次攻下一城一地,不管当地百姓是顺从大清还是太平天国,都会遭到洗劫,金货物资被劫掠,年轻的妇女姑娘也被抢走,稍有反抗,格杀勿论。霆军和同样残暴的曾国荃的军队都是湘军中少数能打硬仗、恶仗的军队,战斗力爆表,但所过之处,也是赤地千里,一片狼藉。

鲍超的军纪差到什么程度?

同僚,也是湘军系统的官员郭嵩焘说鲍超的残忍“所过残灭如项羽”。霆军在后来开进西北,平定捻军的时候,陕西巡抚刘蓉曾写信给曾国藩:“鲍军无意西来,所过又多残暴,诚不愿其复至,恐如梳如篦,遂至如剃,则困苦尤所难堪。”学者官僚王柏心的儿子王家仕更痛斥鲍超“军无纪律,旌旗所过,仅存焦土”,“至若一时将帅,使东南数千里民之肝脑涂地,而诸将之黄金填库,民之妻孥亡散,而诸将之美女盈门。”

黑圈中便是鲍超所部在安庆之战中的位置,对决宿敌英王陈玉成陈玉成的败战计谋在鲍超的面前毫无用处,陈玉成被杀的大败而归。在后来的几年间,这两位宿敌又多次交手,大多是鲍超取胜。在后来的太湖之战,陈玉成以优势兵力(10万之众)将轻敌冒进的鲍超(霆军万余人)合围,还是被他打得惨败,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鲍超带兵亲自突击陈玉成大本营,并击败了太平军。

鲍超以己方阵营(并非霆军自己)伤亡五千人的代价,毙伤太平军一万五千人。陈玉成感慨道:“鲍超真是心腹大患”。而鲍超所部霆军的“黑膏旗”,也成为其特有的标识,很多太平军看到黑膏旗还未交手,便一溃千里。鲍超和多隆阿也留下了“多龙鲍虎”的勇名!

鲍超的军队跟曾国藩一样,并未像李鸿章的淮军和各类雇佣军洋枪队一样大规模使用新式火器。所以曾国藩在书信中写道:“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鲍春霆并无洋枪洋药,然亦屡当大敌,未闻以无洋人军火为憾。”鲍超的霆军也历经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等重大战事,但这样的劲旅也是清廷的心腹大患。

最终,这支军队在清廷的猜忌,和李鸿章的打压下被裁汰。本来立下战功的鲍超反l李鸿章诬告,将军始终不是政客的对手,鲍超愤怒之下离开行伍长达十三年,回到奉节家乡以修建公馆,养生为乐。鲍超一生历经大小战斗超过五百场,经常身先士卒,奋勇搏杀,受伤多达108处。(这是小布在《清史稿》上看到的,莫非介就是主角光环加上帝模式么?)在家乡鲍超也做了不少好事,帮助百姓,造桥修路,在水灾时维持地方治安,出钱清淤,修缮古迹做出自己的贡献。后来为防备沙俄,清廷授意下,鲍超召集旧部,重新出山。在中法战争中,鲍超开赴前线,积极备战,但听到李鸿章停战和谈的消息,鲍超忧愤生疾,不久病逝,年仅58岁。谥号忠壮。

 
标签: 湘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朝湘军四名将是哪几个 清朝湘军四名将介绍
    清朝湘军四名将是哪几个 清朝湘军四名将介绍
    1、湘军四大名将为曾国荃、杨载福、彭玉麟、鲍超。2、曾国荃生于1824卒于1890年,曾国藩的九弟,毕业于湘乡私塾,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太子太保,两江总督。3、杨岳斌生于1822卒于1890,原名载福,字厚庵,湖南
  • 剿灭太平天国的劲旅湘军是怎样炼成的?
    曾国藩自带兵之日起,就决心要练成一支全新的能战的部队。这种愿望的迫切产生,在于他对绿营弊端的深切感受与极端痛恨。他认为绿营的不可救药,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恐岳王复生,半年可以教成其武艺;孔子复生,三年不能变革其恶习。”①由此他认为:“
  • 天京保卫战简介:湘军主力攻破太平天国国都
    太平天国之攻占南京,是癸好三年二月十五日(清咸丰三年二月十一日,1853年3月20日)的事,而南京被改名为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则在此9天后。定都后仅两天,从广西一直追击到南京的清钦差大臣向荣部就赶到城下,并在城东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此
  • 为什么蒋介石却单单对湘军说了这样一句话?
    在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央军,是蒋介石手中所捏着的王牌,正是凭着这一只部队,蒋介石才能够在抗日战场上和训练有素武器先进的日本士兵打的有来有回,甚至于平分秋色,然而在中央军里面,有一大部分的士兵是湖南人,他们的前身就是人们所常常提到的湘军。湘军之所
  • 镇压太平天国之后 曾国藩的10多万湘军去哪了?
    在镇压太平天国行动中,三支由官员自己组织的军队一直是军队的主力,他们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但是在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在部分淮军的老底子上,还成立了北洋军,北洋集团成为
  • 湘乡湘军名将刘锦棠 步步为营成功收复新疆
    湘军这个名号一直是我们大家所耳熟能详的,因为历史上著名的曾国藩便是湘军出身。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比较出名的将领,湘乡湘军名将刘锦棠。湘乡是湘军的发源地,从这里走出了很多位历史上著名的将军。湘乡湘军名将刘锦棠早年的时候跟从叔父加入湘军,并且随其镇
  • 为什么20万太平大军却打不过2万湘军?
    为期整整四十六天的李秀成对决曾铁桶的雨花台决战,作为太平天国战史上最经典的阵地大决战,一开打就显得异常激烈而残酷。这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对决,曾国荃将要承受来自李秀成的攻击波,而且是一次强过一次的攻击波,才能迈过这道鬼门关。整个战役分成四个
    11-26 湘军
  • 湘军第一战略家胡林翼有谋逆清廷不臣之心?
    封建王朝最忌讳臣子有谋逆之心,这是严令禁止的。胡翼林和曾国藩他们都是晚清重臣,他们真的产生过不臣之心吗?史家以及后世许多人都评论在此期间,湘军甚至讨论过是否待平灭太平军后再行灭清。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先生,曾以胡林翼给郭嵩焘书信中写道的“季公
    11-25 湘军
  • 湘军的创立者曾国藩手握重权为什么没有称帝
    历史上曾国藩对于自己称帝是拒绝的,但是曾国藩一生对晚清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他的湘军在攻占天京后,已经有称帝的实力,为何他不选择一个为自己正名的机会呢!如果曾国藩称帝,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这一方面的原因,也就是军事实力上的绝对优势,我们知道,没有
  • 天京保卫战经过 天京是如何被湘军给攻克的?
    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防御作战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军为保卫首都天京,在1862年至1864年进行的防御作战。安庆失守后,陈玉成受到革职处分,坐守庐州,1862年5月放弃庐州北走寿州,被地主团练头子苗沛霖诱捕送往清军胜保大营,6月4日在
    11-15 湘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