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陵墓为何会有陪葬妃子?揭秘明孝陵内幕

   2020-02-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嘱,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明朝是一个比较特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嘱,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考古学家在朱元璋的陵墓中竟然发现了众多宫女的白骨,很明显,朱元璋死时实行过秦汉时期的殉人制度。那么,这些陪葬的妃子是怎么死的呢?

明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王朝,它最大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恢复了已经被废止上千年的殉人制度。早在朱元璋在位之时,这种殉人制度便已在朝廷中流传开来。公元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爽(也就是秦王)死后,朱元璋便命秦王的两名王妃陪葬,以使自己的儿子行走于黄泉之路上也有人陪伴。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根据朱元璋生前的遗嘱,朱允炆命后宫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一起陪葬。命令刚下达便在朝廷引起了混乱,哭天喊地的声音不绝于耳。

由于当时场面比较混乱,许多官员趁机贪赃枉法公报私仇,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在一些官员的庇护下存活下来的有之;有些生育过的嫔妃由于得罪过某些官员而被迫殉葬的也有。史书上称这些被迫殉葬的嫔妃为“朝天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朱元璋陵墓内如此多的嫔妃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殉葬的呢?

太监们事先在房间中安放了与殉葬人数同等数量的太师椅,每个太师椅的上方都悬挂着七尺白绫。胆大一点的宫女一咬牙便将头伸向了白绫结成的套扣内,然后用脚推开了太师椅,过几分钟便没了声息。

还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嫔妃是通过体内注入水银的方式来陪葬的。为了保持陪葬嫔妃像朱元璋的遗体一样不腐烂,一些侍臣和太监便采纳了在嫔妃的体内注入水银的提议。

陵墓,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地下建筑,自古陵墓出宝藏,无数帝王肯定未曾想到,本来希望可以寿终正寝,腰才万贯进入极乐世界,可谁能想到会换来百年后的挖坟,甚至连自己的尸骸都保不住。不过,似乎有了前车之鉴,朱元璋在设计自己陵墓时可谓动了一番大心思,令至今考古专家都费解不已。

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墓,至今被挖掘冰山一角,采用了北斗七星“勺头”、“勺身”和“勺柄”的布局。整个皇陵四通八达,复杂万千,至今仍无法完全掌握。通过这样的设计,朱元璋希望自己即使死后仍能够为明朝永世关照,创千秋伟业。然而,掌握了明孝陵布局的专家们却又发现,朱元璋最终的葬身之点无处找寻。

一个诺大的陵墓,如果没有盗墓者“光临”肯定是假的,那朱元璋尸骸之处已经被破坏也不无可能,但是近些年考古学家通过精密的探测技术发现,地下的布局是完整无损的,未曾有过任何痕迹,那也就意味着朱元璋自己“藏起来了”,而且没人发现他藏哪里了。

另外,自古皇帝死后,嫔妃陪葬,但到了明朝陪葬制度取消,嫔妃自然死后会被葬于皇陵之中,永世共存。1937年和1976年,孝陵分别有两处古墓被发现,出土了大量陪葬首饰,经过初步考证,这两处古墓应该是朱元璋两位贵妃葬身之所,既然朱元璋贵妃已经确定葬身于此,那是不是朱元璋颠覆了世人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葬身在妃子身边,已保全尸身呢?

然而,得到的结果却不是想象的那样,两处古墓依然没有发现有朱元璋的蛛丝马迹,生前便狡猾多疑的朱元璋究竟藏在哪里,为什么按照惯性思维挖掘却找不多尸体和棺材,又或者它们已经被盗墓者转移,这些我们至今仍给不出确切的答案。

 
标签: 朱元璋 妃子 陵墓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