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发明了什么东西?乾隆旅游说走就走

   2020-03-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清朝康熙乾隆称得上旅游专家,许多名胜古迹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康熙执政生涯六十一年,曾3次谒祖陵,5次上五台,6次巡江南,57次到避暑山庄以及塞外行围,45次谒东陵,29次白洋淀水围。乾隆执政六十年另三年太上皇,4次谒祖陵,6次上五台山,6次巡

清朝康熙乾隆称得上旅游专家,许多名胜古迹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康熙执政生涯六十一年,曾3次谒祖陵,5次上五台,6次巡江南,57次到避暑山庄以及塞外行围,45次谒东陵,29次白洋淀水围。乾隆执政六十年另三年太上皇,4次谒祖陵,6次上五台山,6次巡江南,8次巡山东祭孔,登泰山,52次到避暑山庄,62次谒东陵,明陵,盘山,天津等地14次。每次游历,队伍之庞大,人员之多,堪称旅游团队之首。

世界那么大大,我想去看看;钱包那么小,谁也别想跑,可对于皇帝来说,他们这点旅费还是花得起的,毕竟偌大一个国库嘛,天下都是他一个人的,更别说一个金库了,所以康熙乾隆旅游花的钱估计称得上天文数字,但是有意思的是,乾隆旅游基本没怎么花国库的钱,不是他比康熙更能干,善于理财,因为他有个手下叫和珅。

和珅能稳坐古往今来天下贪官的第一把交椅,除了自身有两把刷子,就属奉承巴结的本事了。

对于乾隆这位好大喜功动不动就自封十全老人鼓吹十全武功的主子,和珅颇能揣测圣意,皇太后归天,他比乾隆还伤心;皇上闹心的事,他给担着。这头乾隆想出去玩,一看钱包太小很郁闷,和珅又出场了。

为给乾隆吸金,乾隆四十五年,和珅倡导推行了一项制度,以前文武百官贪污受贿犯错什么的不是要受罚么,因为和珅,现在他们有了“新出路”,用钱赎罪。朝廷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由官吏把钱交到内务府,对于交了“罚银”的官吏犯罪,可以根据先前所交“罚银”的多少,有区别地进行从轻发落。这个法子叫做议罪银,纪晓岚当年被乾隆充军塞外,就是因为和珅这个主意保住了性命。

这么一来,滚滚财源流向了乾隆,按理说这些钱应该充实国库才对,但前头我们讲乾隆没怎么动用国库的钱,因为进了乾隆的私人腰包,内务府。

内务府是清代独有的机构,自成系统,与外廷职官无涉,所属机构达五十处以上,职官三千余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它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

和珅这个主意所得钱财,就是到了这个专门为皇家服务的内务府,使得乾隆的私人钱包迅速膨胀起来,而“罚银”则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乾隆下江南的专项开支。结果,乾隆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个行宫,80岁时举行了万寿大典,竟然没有动用国库里的一两银子,全系“议罪银”开支,并且内务府还有剩余。

因为和珅的“精明能干”,乾隆是解决了个人的财政危机,但那些贪官污吏为了捞回给乾隆交的银子,贪污腐化变本加厉,加深了清王朝腐败的速度。而且以钱代罪,有罪不究,律法变得形同虚设,更是加速了清王朝的衰弱。

 
标签: 乾隆 和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