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韩信有何性格缺陷?竟会遭到如此猜忌

   2020-06-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韩信是辅佐刘邦成就大业的旷世名将,也是后世武将的典范。他的谋略就不再说了,已经经过了战场的检验。但是韩信偏偏是汉初功臣里死的比较凄惨的一个,萧何月下追韩信,胯下之辱,这是民间传说中带有传奇色彩的韩信。那么他为何会在几乎与汉高祖刘邦平起平坐的

韩信是辅佐刘邦成就大业的旷世名将,也是后世武将的典范。他的谋略就不再说了,已经经过了战场的检验。但是韩信偏偏是汉初功臣里死的比较凄惨的一个,萧何月下追韩信,胯下之辱,这是民间传说中带有传奇色彩的韩信。那么他为何会在几乎与汉高祖刘邦平起平坐的同时突然被杀,这与他的性格又有何联系呢?

一、甘受屈辱,目光长远

韩信不像张良那样,是六国旧贵族子弟。他少年家贫,青年时期又因为没有德行不能被推举做官,也不会做买卖谋生。从这点上看,他倒和刘邦手下的那些兄弟们有些像。因为韩信少年时生活困苦,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有一次,一个人故意侮辱韩信说:“你虽然身材高大,喜欢佩刀带剑,其实胆怯懦弱。”又让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韩信看了看他,甘愿从他胯下钻过,这就是胯下之辱的由来。

韩信因为这个事情遭到了街道上众人的嘲笑。很多人认为他胆小怕事,怯懦。但是这件事足以体现出韩信的忍耐心有多大,为了自己长远的未来,甘受胯下之辱,假如韩信一下刺杀了那个人,当时算是解了气,可后来又如何,历史上还会有那个赫赫有名的韩信吗?

二、渴望重用,不甘为下

韩信有志向,也有野心,这种野心在战争时代可以一直让他封侯拜将,但是在和平年代就会要了某个人的性命。

韩信到了刘邦军中之后,刘邦一直不怎么看得起他,但是萧何却被韩信的军事能力所震撼,当他得知韩信因为不受刘邦重用而逃走的时候,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亲自追赶韩信,经过一番苦劝后终于让韩信先留了下来,萧何便再次向刘邦举荐,让韩信做了大将军,成就了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也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传说。

三、得寸进尺,野心过人

韩信最大的优点是野心,最大的缺点也是野心。韩信的军事能力举世公认,无论是他的朋友还是敌人都承认这点。

但是韩信在攻打楚地时竟然要挟刘邦,攻打下楚地后封韩信为齐王,在当时的情形来看,这显然是对刘邦的无视,刘邦听后异常愤怒,正要发作,却被萧何劝了下来,认为如今正需韩信,若撤离韩信,必将大乱,刘邦只得封韩信为齐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邦嘴上虽封韩信为楚王,但心中却心存不满,这也为日后韩信被诛埋下伏笔。

韩信帮助刘邦打天下后越来越骄横跋扈。他自己并不被刘邦喜欢。这点韩信自己也知道,但是他不在乎。他知道刘邦怕自己的额能力。韩信经常称病不上朝,这不但是是对刘邦的蔑视,也是对整个汉朝文武官员的不尊重。

韩信自认为自己功劳大,不愿意与樊哙,灌婴等人为伍。这不但遭到刘邦的记恨,也让那些汉初功臣对他越来越疏远。他的狂妄自大从他和刘邦的谈话中也能看出来。

一次,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曰:“臣多多而益善耳。”这段对话明显体现了韩信的得意忘形,一点也没有顾及皇帝的颜面,有功高震主之意。

刘邦对韩信越来越厌恶,君臣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终于韩信决定造反,但是却被人告发,最终萧何用计将韩信骗入宫哄,一举拿下韩信。

使刘邦对韩信愈发厌恶。就这样,久而久之,君臣之间的猜忌心越来越重,最终韩信萌发了造反的念头,说服陈豨,一同谋反,终因策略不周被人告发,萧何用计将韩信骗入宫中,

纵观韩信一生,他在用兵打仗,攻城略池的方面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他从前那甘受屈辱的心理也造就了他日后的辉煌,但功成名就之后他那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成为了他致命的弱点,使他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由功高盖世变为了乱臣贼子的下场。

 
标签: 韩信 名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后为何没有杀羞辱他的无赖?
    很多人读过史记,都知道胯下之辱的故事,据说: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界面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
    12-30 汉朝韩信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什么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
    12-30 韩信
  • 建国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雉为何要除掉大将韩信
    说起韩信这个人,很多人都为其感到惋惜,更深深觉得刘邦是一个卑鄙小人。其实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韩信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但也是一个政治上的低能儿,这一点后来的岳飞与其很相似。汉朝建立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后就先后对韩信下了手,而且一个比一个狠。
  • 蒯通为何总是劝说韩信及早背叛刘邦另投明主?
    韩信虽然聪明一世,但何方敢说他没有犯过错误呢。身外大将军的韩信,手下肯定会有很多谋士团,替他出谋划策。在《史记》中,就提到了蒯通,这个人虽然只出场了两次,但是两次对韩信的一生都很重要。第一次出场,是在燕国降服之后,刘邦命令韩信去攻打齐国的时
    12-30 刘邦韩信
  • 有趣的猜想 韩信穿越到三国会是什么样子?
    他追随谁最好?或者可否自立为王?以他的能力和性格能做到什么位置?最后的下场会怎样?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对韩信人物全属性剖析。1.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生与死都因为萧何,如成语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前者救了他,后者
    12-29 三国韩信
  • 寇骞是谁 寇骞被韩信杀了吗 寇骞是怎么死的?
    电视剧《楚汉传奇》第50集中,韩信被刘邦封为了大将军,便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显示自己的威力。毕竟,大家都对韩信做大将军很不服气,纵然韩信的话让大家心服口服,但是大家还会不爽的。而这是,刚好寇骞犯了罪,韩信要杀了寇骞,那么,寇骞真的被韩信杀
    12-29 韩信
  • 揭秘刘邦夫人吕后为何一定要杀掉功臣韩信?
    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有一副对联,文仅十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韩信戎马一生,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为汉室打下江山,功勋显著。然而韩信能与汉室结缘,皆源于一知己
  • “汉初三杰”为何仅韩信惨死?是韩信居功自傲吗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12-27 韩信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为何刘邦当上皇帝 第一个收拾的是韩信
    刘邦称帝功劳最大应该有三个人: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其他两个人都善终,而韩信却惨死,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韩信成为刘邦要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在早前就已经埋下祸端,刘邦准备跟项羽平分天下,着手准备西归的时候,张
    12-25 刘邦韩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