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靖难之役 明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2020-09-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由于太祖在世时实行分封制,各地藩王都强权在握,拥兵自重,这让建文帝深感不安,于是采取“削藩”的建议,以巩固皇权。诸王中燕王朱棣势力最大,他担心自己被废,于是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谋反。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从此明帝朱允

由于太祖在世时实行分封制,各地藩王都强权在握,拥兵自重,这让建文帝深感不安,于是采取“削藩”的建议,以巩固皇权。诸王中燕王朱棣势力最大,他担心自己被废,于是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谋反。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从此明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明朝“靖难之役”。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先他而死,于是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建文帝。

由于太祖在世时实行分封制,各地藩王都强权在握,拥兵自重,这让建文帝深感不安,于是采取“削藩”的建议,以巩固皇权。诸王中燕王朱棣势力最大,他担心自己被废,于是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谋反。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从此明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明朝“靖难之役”。

明朝“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前期作战南军连连败藉。但自济南保卫战后,南军主力屯驻德州,相机出击,以遏燕军。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河北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军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虽以朱棣之善用兵,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的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朱棣未克山东,故虽屡战屡胜,激战两年半,却始终未能打开局面。等到他越过山东,直趋金陵,半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

不过,朱棣撇下山东,径直南下,实属铤而走险。南北朝时,刘宋皇帝刘义隆进攻北朝的魏国,而北魏以它的国力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雄才大略,在击破刘宋黄河一线之军后,开始兵分五路,大举向南反击,长驱江淮,兵临瓜步,饮马长江,当时北魏太武帝达到了震慑南朝的目的,而未敢渡江以争江南。反观,朱棣的这种战术也只能在那时特殊的形势下才有可能成功。

自明初朱元璋杀功臣后,明廷已无堪与朱棣相匹敌的将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无恐。其次,明朝“靖难之役”在那个时代的观念中,纯属一家一姓内部之争,所以明帝朱允炆虽一再下诏“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归顺燕军者多。不然,朱棣孤军南下,建文帝只需坚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师会合,山东方面则截断燕军的补给线和退路,那样的话,朱棣处境势必极其危险。因此,换上另一人,换上另一种背景,则断不敢冒险采取这种战术,置山东于不顾。

战争虽结束,明朝“靖难之役”却在发展。 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明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当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杀掉:“命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扳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有“读书种子”之谓的方孝孺,因不肯为朱棣撰写即位诏书,九族全诛,这还没完,又将其朋友门生作为一族全部杀掉,十族共诛873人。这次清洗极为残酷,共有数万人惨死于朱棣的屠刀之下。

四年的明朝“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以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可为严重,史书上称“淮以北鞠为茂草”,当为真言。

数百年来,明帝朱允炆下落之谜成为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

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录,明帝朱允炆死于宫中大火中。当时燕王军队兵临城下,将宫城团团围住,建文帝深知朱棣是个贪权尚武、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到他手上就绝没好下场,于是放火,然后自己纵身火海之中。当燕王军队开进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从此明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的骂名,朱棣在发现烧焦的尸体时又假装痛哭流涕,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辅佐建文帝。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而明帝朱允炆下落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处于何处,也无人可知。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明帝朱允炆“出逃为僧,流落民间”。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从地道逃出了皇宫,削发为僧,从此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在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住进西内,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朱棣登位后,一直不相信建文帝已经死了,曾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借机重新整理僧人的名册,对当时所有的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为名到处搜寻,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二十余年。

在民间流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明帝朱允炆下落踪迹与传说。有的说明帝朱允炆逃到云贵地区,而且辗转到了南洋地区,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即建文帝)为鼻祖。

小编之见:明朝“靖难之役”,以朱棣取代朱允炆的地位而告终。虽然明帝朱允炆落得惨淡收场,本应值得同情。但明帝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呢?朱元璋大封藩王固然为藩王坐大埋下了伏笔。最基本的原因在于朱允炆本人缺乏一个军事战略家的基本素质。

 
标签: 明朝 朱允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