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新发现 文成公主进藏或路过四川

   2020-05-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唐蕃古道新发现传统观点多认为唐蕃古道经过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后到西藏的那曲,再到拉萨。甘孜石渠县此次新发现的吐蕃石刻说明,这条传统线路以南,唐朝与吐蕃之间也许还有另外的通道。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着嫁妆随吐蕃大将一同从长安远赴

唐蕃古道新发现

传统观点多认为唐蕃古道经过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后到西藏的那曲,再到拉萨。甘孜石渠县此次新发现的吐蕃石刻说明,这条传统线路以南,唐朝与吐蕃之间也许还有另外的通道。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着嫁妆随吐蕃大将一同从长安远赴拉萨。一路上,他们经过了哪些地方?传统观点多认为经青海境内然后往南到达拉萨,最近的一项考古新发现却提供了新的观点:文成公主当年曾路过四川。

昨日,甘孜州石渠县邀北京故宫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等机构和高校专家在蓉宣布,石渠境内新发现了3处吐蕃时期石刻群。

新发现:石渠3处石刻群均为吐蕃样式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员介绍,几年前他们就开展了有关合作研究项目,在甘孜州开展地面文物考察。2010年至2012年间,陆续在甘孜州石渠县境内发现3处早期石刻群遗存,其中两处分别位于石渠县东部雅砻江流域的长沙干马乡须巴神山及嘛呷乡烟角村,另一处位于石渠县西部金沙江流域的洛须镇。这些石刻题材丰富,包括五方佛、大日如来像、菩萨像、度母像以及古藏文题记等,基本是吐蕃时期流行的题材。

今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相关专家赶赴石渠,对新发现的吐蕃时期石刻群进行复查,对石刻的题材、时代和价值等进行了认定。专家们确认这3处石刻群为吐蕃时期石刻。其中,须巴神山石刻群的古藏文题记内容表明,该石刻雕刻于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即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罗文华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人物头像的头部有高筒状的头冠、有高三叶冠,服饰上有翻领大袍等,都是吐蕃样式,这种样式从敦煌壁画以及西藏仍保存的石刻、壁画中都能找到。

推测一

专家们认为,此次考古重大发现对唐蕃古道走向或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考证提供了新资料。文成公主当年的进藏路线到底是哪条线?长期研究唐朝文化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说,唐蕃古道从长安出发,传统观点多认为经过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后到西藏的那曲,再到拉萨。唐蕃古道是唐朝和吐蕃往来的官道,也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通道,这条通道沿途有驿站等设施。石渠县此次新发现的吐蕃石刻说明,这条传统线路以南,唐朝与吐蕃之间也许还有另外的通道。

同时,这次的新发现和以前在青海玉树等地发现的石刻以及文成公主庙都可以联系起来,说明从玉树出来往南可能是有通道的。此外,横断山一带三江汇流形成的南北走向大河谷,也是自古以来的一条通道,甚至成为民族大走廊。从这点看,石渠及周边像一个丁字路口,从这里向西走也是有可能通达的。

文成公主进藏可能经过石渠

综合来看,青海玉树、甘孜石渠等靠南的地区,可能存在一条唐蕃之间交流的通道。此外,历史上在偏南的这些地区也发生过几次重要战役,如果没有通道,不太可能运兵打仗。

张建林认为,这些石刻群表明石渠县也是唐朝与吐蕃交往的交通通道经过地之一,可能是一条佛教传播之路,也可能是运兵之路,或者商业之路。

不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罗文华认为,所谓文献记载的唐蕃古道,实际所在地并不能完全确定,有可能同一个地名在不同时期指示不同的地方,仅根据文献难以确定唐蕃古道的具体线路。照此来看,也不排除所谓文献记载的唐蕃古道就经过了石渠县这种可能。

推测二

尼泊尔工匠可能参与石刻绘制

专家们认为,这些石刻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吐蕃时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史、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他们在这些石刻身上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上面的人物造型特点与当时尼泊尔的石刻造型特点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推测,这些石刻群很可能有尼泊尔工匠参与建造。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罗文华说,这些石刻群还将进一步研究,对于吐蕃佛教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研究和历史方面的研究,都将深入开展。同时,对这一地区的文物调查和研究也将继续推进。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下一步,还将用三维扫描、航空调查等技术含量更高的现代考古手段对石刻群做加强研究,同时,对石刻群进行保护。

 
标签: 文成公主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文成公主是哪个朝代的 文成公主是什么朝代的
    文成公主是哪个朝代的 文成公主是什么朝代的
    1、文成公主唐朝的。2、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
  • 文成公主入藏后经历了几任丈夫?
    文成公主丈夫有几个文成公主的名号非常大,现在的很多人还知道她的名字,关于文成公主的各种传说和演义也不少,关于文成公主丈夫有几个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关于文成公主丈夫有几个的问题,这里需要向大家说明,文成公主只有一个丈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松赞
  • 为何说文成公主的“和亲”是历史最赔本的一次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女儿称为“宗室出女”,临到异邦要来讨人了
  • 为何文成公主进藏成唐朝最赔本的一次和亲
    高祖李渊有女儿十九人,太宗李世民有女儿二十一人,除了早夭者,全部下嫁有名有姓的本朝臣子,没一个出国的。显然按唐时的观念,嫁给外国的国王,还不如在国内招一个驸马。那时哪有那么多守节的破规矩,嫁一个觉着不好,和老爸说一声,立刻可以改嫁。因此唐朝
  • 揭秘 为何文成公主进藏成唐朝最赔本的一次和亲
    高祖李渊有女儿十九人,太宗李世民有女儿二十一人,除了早夭者,全部下嫁有名有姓的本朝臣子,没一个出国的。显然按唐时的观念,嫁给外国的国王,还不如在国内招一个驸马。那时哪有那么多守节的破规矩,嫁一个觉着不好,和老爸说一声,立刻可以改嫁。因此唐朝
  • 文成公主为何成为唐朝最赔本的一次和亲?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女儿称为“宗室出女”,临到异邦要来讨人了
  • 唐太宗“五难婚使”的故事 禄东赞求娶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原为唐宗室之女,自幼被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收养在宫中,得到钟爱,被封为文成公主。久居宫中,文成公言受贤德的长孙皇后影响很大。长孙皇后为人仁厚恭顺,襟怀宽广,而且明事理、识大体,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长孙皇后还好读书,“喜图传,视古善恶自鉴
  • 文成公主入藏所带来的影响究竟多深远?
    文成公主入藏时间是641年3月2日。这个时间的具体的日子或许有出入,但是年份的确是这样。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也不过十六岁左右,再来看看她的出生年份,约是623—680。如此推算,文成公主入藏时间大约是在641年。文成公主入藏的经过还相当曲折,
    12-13 文成公主
  • 揭秘文成公主的豪华嫁妆 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说到唐朝的“和亲政策”,远非西汉初年对匈奴那样卑躬屈膝。最著名的人物当属文成公主,这位皇室之女原名李雁儿,生活在公元625-680年之间,恰巧是初唐转为盛唐的历史时期。文成公主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知书达礼,笃信佛教。她敢于遵照唐太宗的
  • 文成公主入藏并不光鲜亮丽 只是松赞干布小妾?
    真实的文成公主进藏真实的文成公主进藏没有历史上写的那么光鲜亮丽,甚至有些藏族人民还说文成公主受到了虐待。并且文成公主并没有成为松赞干布的正房,只是一个小妾。同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件事情也没有众所周知的那么美满顺利。文成公主画像真实的文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