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为干儿子安禄山洗澡之谜

   2020-07-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国色天香的杨贵妃,被唐玄宗宠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居然在后宫玩起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游戏来了。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六日,长安的后宫锣鼓喧天,欢声动地,热闹非凡。此时既非节庆,又非喜庆,后宫却为何这般喧哗?原来是杨贵妃正在给比她大十八

国色天香的杨贵妃,被唐玄宗宠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居然在后宫玩起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游戏来了。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六日,长安的后宫锣鼓喧天,欢声动地,热闹非凡。此时既非节庆,又非喜庆,后宫却为何这般喧哗?原来是杨贵妃正在给比她大十八岁的肥胖干儿子安禄山“洗三”(自古有婴儿出生三日洗身的民俗,这一日,亲友咸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于盆中,以彩帛数丈绕盆,叫围盆;以钗搅水,叫搅盆;亲友散钱于水中叫添盆)呢!

此时的安禄山已是范阳(治所幽州,今北京西南地区)节度使了,他深受唐玄宗宠信,并被玄宗呼之为儿。安禄山曾经在便殿与皇上和贵妃共同宴乐时,每当就坐,不先拜皇上而是先拜贵妃。玄宗顾而问之:“你为何不先拜我而先拜贵妃,这是什么礼节?”安禄山答道:“这是因为我们胡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唐玄宗一笑而过,反而认为安禄山很诚实。

话说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安禄山入朝觐见,唐玄宗在内宫设宴款待,他上奏玄宗说:“臣蕃戎贱臣,受主上宠荣过甚,但臣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为陛下所用,惟愿以此身为陛下死。”唐玄宗听后感到十分受用,于是命一同侍宴的杨贵妃的堂兄杨铦、杨锜、杨氏三姊与安禄山以兄弟姐妹相称,而安禄山见杨贵妃宠冠六宫,知道和她搞好关系对自己十分有利,为了赢得唐玄宗更深的赏识,安禄山在杨贵妃面前大献殷勤,杨贵妃虽然比他小十八岁,但他却请求给杨贵妃当干儿子。杨贵妃故意笑而不答。唐玄宗却鼓励贵妃收下这个“好孩儿”。自从杨贵妃当了安禄山的干娘,安禄山随意出入禁中就有了名分,他有时与贵妃对面而食,有时留在宫中通宵达旦,宫外流传着他俩你来我往,勾搭成奸的不少丑闻。

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风流贵妃给肥胖干儿子“洗三”的闹剧:天宝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禄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了他丰厚的生日礼物。过罢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特召安禄山进宫,要替他这个“大儿子”举行洗三仪式。杨贵妃让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中,亲自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将皇室专用的锦绣缎料特制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禄山,让内侍和宫女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并不停地呼唤:“禄儿,禄儿!”嬉戏取乐,欢呼动地。唐玄宗派人查问何事喧闹,回报说:“贵妃为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包裹起禄山,在后宫花园取乐,是以欢笑。”玄宗连忙摆驾观看,竟也龙颜大悦,于是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自是,宫中皆呼安禄山为“禄儿”,其出入宫禁不受作何约束。

杨贵妃与安禄山是否勾搭成奸?一直是一个谜,洗澡盆中的是非暧昧看来一点不比其他事好棺盖定论。但不管怎么说,杨贵妃给比自己还大十八岁的干儿子安禄山洗澡,不管是取乐,是暧昧,还是奸情,都是闹剧一场。

安禄山何许人也?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地区)杂种胡人。他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突厥人“斗战”一词的发音是“轧荦山”,阿氏就用它作为安禄山的名字。从小失去父亲的安禄山,跟着母亲在突厥族里生活,将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轧荦山就改为姓安了。开元初年,安禄山跟将军安道买的儿子一起逃离了突厥。长大成人后,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当了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使,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拷问他,准备乱棍打死,他高声喊叫说:“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啊?为什么要打死我!”张守珪见他伟岸白胖,语言豪壮,就放了他。命令他跟同乡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虏,他们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够按时抓到,于是就把安禄山提拔为偏将。安禄山以骁勇出名,张守珪就把他收为义子。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他秉性机灵聪慧,人们大多称赞他。朝廷授予他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官衔。他用厚礼贿赂往来官员,要求在朝廷为他多说好话,唐玄宗更加信任喜爱他。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在平卢设置节度,任命安禄山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此后便可到朝廷上奏议事,唐玄宗更加宠信他。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安禄山任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平卢军使。采访使张利贞经常接受他的贿赂;几年之后,黜陟使席建侯又说他公正无私;至于李林甫又一味迎合唐玄宗,都一齐说安禄山的好话。这几位都是唐玄宗信赖的朝臣,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好感更加坚定不移了。

安禄山媚事杨贵妃,对太子却另眼相看。一次唐玄宗命太子会见安禄山,可他见了太子却不下拜,左右感到奇怪,问他为何不拜,他说:“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玄宗解释说:“太子是储君,朕百岁后要传位于太子。”安禄山说:“臣愚,往常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当万死。”左右令他下拜,他这才下拜。如此无礼的行为,唐玄宗竟不责罚,反而认为安禄山忠于自己,很有点“养虎贻患”的意思。

安禄山身体特别肥胖,腹垂过膝,自称腹重为三百斤。他每次走路,由左右抬挽其身才能迈步。他乘驿马入朝,每驿中专筑一台为他换马用,称为“大夫换马台”,不然,驿马往往要累死。驿站还专门为他选用骏马,凡驮得五石土袋的马才能使用。马鞍前还特装一小鞍,以承其腹。尽管他身体如此肥胖笨重,但是在玄宗面前跳起胡旋舞来,却旋转自如,“其疾如风”。玄宗见他肚垂过膝,便问他的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他诙谐地回答说:“更无余物,只有赤心耳!”逗得玄宗哈哈大笑。安禄山就是这样一个表面憨愚不敏,其实包藏祸心的人。

安禄山此时已身兼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河东(今山西太原)三镇节度使。唐玄宗又在京城给安禄山建造府邸,并对监督起第的宫监说:“善为部署,胡人眼高,勿令笑我。”府邸建成后,楼台亭阁,雕梁画栋,室中缇绣,虽大内不能过之。

唐玄宗曾在勤政楼东间设金鸡大帐,帐前安放一特制大榻,卷起帐帘,诏令安禄山坐榻上。楼下演出百戏,唐玄宗与安禄山一同观看。太子李亨谏道:“历观今古,未闻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陛下宠禄山过甚,必骄。”玄宗悄悄地说:“他有异相,我将禳厌之。”

其实,由于唐玄宗长期不理朝政,此时朝纲已经大乱了。唐玄宗李隆基对安禄山的种种宠幸,不仅没能厌祛这个胡儿的气焰,倒反启张了安禄山起兵造反,夺取天下的野心。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了。正应了“天道忌满,乐极生悲。”这个恒古不变的道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安禄山是怎么征服杨贵妃的 安禄山墓真的存在吗
    安禄山原本是营州柳城地方的湖人,后来因为巴结杨贵妃,又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善于阿谀奉承,所以做到了平卢、范阳、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原本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个人相互勾结,但是后来安禄山平步青云,在官场上扶摇直上,遭到了杨国忠的嫉妒,因此杨国忠也多
  • 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恋情可以真的成立吗
    在那个脏唐、臭汉的历史岁月当中,曾经有一位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就是杨贵妃。当然,说起她的故事有很多,但其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她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有没有情人关系?首先,诸位看官跟上老吕先回顾一下杨贵妃其人其事。说起杨贵妃,她其实先是唐玄
  •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实际上是被逼无奈?
    安史之乱算是给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让世人都知道了安禄山这个人是不忠不义之人,但是仔细看看安禄山的生存环境下,就知道安禄山的造反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其一:忌惮小人。要知道安禄山虽然位高权重,但除了会巴结皇帝贵妃之外和
    12-28 安禄山
  • 唐朝历史上安禄山有免死金卷又是因何而死的?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扬国忠为名,率众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起兵;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也一起率部反叛,史称“安史之乱”。唐朝自李渊立国一百多年来,内地长期没有战争,刀枪在武器库中生锈、腐烂。地方
  • 揭大唐灾星安禄山如何成为唐玄宗的宠儿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
  • 安禄山是如何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唐玄宗时期的胡人部落,在大唐官员们看来,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而安禄山也看到,就算是最强大的胡人部落酋长,见到了大唐的刺史大人,也要屈膝下跪。安禄山渐渐的,就不甘心委屈在胡人部落当中,他希望自己能够到大唐为官。有一次,有一个胡人富商带着一千多
    12-21 安禄山
  • 杨贵妃与安禄山有何关系?曾为安禄山洗澡裹身
    在古代,皇帝老儿身边的文武大臣多如牛毛,但拍马溜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然而能够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厚爱并非易事。像唐朝时期的李林甫、王鉷等都做到了,再到后来的胡人安禄山也做到了,并且唐玄宗也委以他重任,再说了,安禄山是一个善于拍马屁的人,将玄
  • 乱唐第一枭雄安禄山少年为何是英雄?
    安禄山是霍乱唐朝的第一枭雄,他的事迹在正史中,在野史中,都有许多记载,有的事情很离奇,有的事情很荒唐,但是,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真相呢?安禄山出生于营州,有一个小名叫做轧荦山。轧荦山在胡语中,是战神的意思。为什么叫做这个
  • 唐朝秘史 安禄山是如何得到玄宗赏识的?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
  • 安禄山之乱有什么影响 安禄山叛乱的原因
    安禄山之乱指的就是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玄宗末年和唐代宗初年的,由唐朝的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企图夺取李唐统治权的政治都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因为发动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被称为是安史之乱,也被称为是天宝之乱。这一次叛乱又安禄山
    12-14 安禄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