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恶斗变成宫廷政变 尉迟敬德挟持唐高宗

   2020-02-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唐朝夺位之血腥是难以想象的,子弑父,兄弟相残,为夺皇位无所不用其极。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骑马奔向皇宫,走到临湖殿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对,拨转马头奔往东宫。李世民等人随后追来,李元吉在马上张弓,慌乱之中却无法拉开。李世民等人的首要目标是李建成,当

唐朝夺位之血腥是难以想象的,子弑父,兄弟相残,为夺皇位无所不用其极。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骑马奔向皇宫,走到临湖殿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对,拨转马头奔往东宫。李世民等人随后追来,李元吉在马上张弓,慌乱之中却无法拉开。

李世民等人的首要目标是李建成,当然先对他下手,所以李建成第一个被李世民射死,李元吉也被射落马下。

李世民这边也出了问题,坐骑窜进树林里,被树枝纠缠住,李世民落到马下,无法上马。李元吉奔过来夺他的弓箭,与他拼命。此时,尉迟敬德带领七十余骑兵赶到,远远地大喝一声。李元吉转身奔向武德殿,被尉迟敬德杀死。

六月四日的清晨,混乱而且血腥。

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两个人身边的人纷纷逃散。翊卫车骑将军冯立是李建成的亲信,在皇宫外面听到消息之后对众人说:“皇太子活着的时候,对我们多有恩赐,我们要有所回报。”

说完,冯立和薛万彻一起带领东宫的卫兵奔向玄武门。齐王李元吉的亲信谢叔方带领齐王府的兵士也已经赶到,两下里汇合一处,薛万彻、谢叔方、冯立等人,个个勇武善战,率领大约三千人马猛攻玄武门。

秦王府的几百士兵也赶过来,加上宫中的卫士,四方人马在玄武门内外绞杀,一片混战,双方射出的利箭纷纷飞到皇宫中去。

负责守卫玄武门的,是云麾将军敬君弘。当时形势混乱不清,冯立和谢叔方攻势凌厉,亲信们劝说敬君弘不要盲动,等一下援军、看一看形势再说。敬君弘不肯,与中郎将吕世衡等人加入到守卫的行列,结果双双战死。

混战当中,薛万彻大喊着要带人攻入秦王府。这种威胁非常有力,因为此时秦王府中必定一片空虚,李世民的家眷包括各位部将的家小面临巨大的威胁。所以守卫玄武门的秦王府兵顿时一阵慌乱,形势十分危急。

尉迟敬德立刻砍下李建成的头颅,丢给东宫的士兵。薛万彻看到皇太子真的死了,停止战斗,带着几十人马逃往终南山。

冯立当然也明白,这种仗再打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他对自己的部下说:“我们尽力了,也算对得起皇太子了。”说罢,丢下兵器,匆匆离开这块是非之地。

谢叔方和齐王府的兵士还在坚持,玄武门边的秦王府兵士渐渐不支。关键时刻,尉迟敬德如法炮制,把李元吉的头颅远远丢到谢叔方的面前。谢叔方下马,捧起齐王李元吉的头颅,痛哭不已,知道大势已去,一切都难以挽回。

形势稍稍稳定,李世民立刻让尉迟敬德赶去找唐高祖。

尉迟敬德就是李世民手下的一个顶级杀手,一个死士,关键时刻可以替他掉脑袋的勇士,他的最大特点是武艺超群,有一项绝技是避槊和夺槊。

槊是唐代常见的一种长柄的重兵器,适合骑在马上使用,威力极大,对使用者的体力和技巧要求很高。每当冲入战阵,敌人的长槊打过来,尉迟敬德总能躲闪开,反手再把敌人的槊夺过来,打死敌人。因为屡立大功,李世民让他做了秦王府的左二副护军。

李元吉的武艺也很强,曾经要求和尉迟敬德较量一下,双方都使用槊,事先把致命的槊头取下。尉迟敬德让李元吉不必取下槊头,只把自己的槊头取下来。结果几个回合过去,李元吉都无法碰到尉迟敬德,反而被尉迟敬德接连夺去三次槊。

李元吉也是一个好胜之人,这让他感觉很没面子。如此一个勇士,李建成当然想拉拢过来,为己所用,于是送给尉迟敬德一整车的珠宝,但尉迟敬德不为所动。

此时唐高祖正坐在海池中的一条船上,尉迟敬径直冲到他的面前,身穿铠甲,手持长枪,身上还带着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的血迹。

唐高祖被他吓得不轻,问:“今天是谁作乱?你来这里干什么?”

尉迟敬德说:“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带兵杀了他们。秦王担心陛下受惊,派我过来保卫陛下。”

一身戎装的尉迟敬德跑到唐高祖面前,名为护驾,实际上是把皇帝控制起来。到这时,整个行动的性质已经完全改变,由兄弟之间的恶斗,变成一次彻底的宫廷政变。

 
标签: 唐高宗 政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唐高宗的癖好 娶父妃宠幸母女二美人
    永徽二年,武则天回到宫中后,高宗基本上过着一夫一妻式的生活。这主要:一是武则天能够给高宗全方位的享受,成为高宗的专宠;二是武后的厉害让嫔妃、宫女们不敢造次;三是高宗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武后垂帘听政和废掉嫔妃制度后,高宗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12-29 唐高宗
  •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敢调戏后妈武媚娘?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入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赐号武媚。唐高宗继位之后,武则天开始被封为昭仪,之后为皇后,和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李治多病,武则天就开始逐步的收买人心,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成为第一个女皇
  • 历史上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个无能软弱的皇帝吗
    唐高宗李治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普通人对他的评价认为他就是一种软弱的人,太宗传位给他真是瞎了眼了,最后大唐天下都差点给丢了,那么事实真相是这样吗?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
  • 武则天为何愿意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之谜
    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一对夫妻两代帝王的陵墓。尽管在风雨之中飘摇了1 300年,但竟然未遭盗掘,实属罕见。到底是怎样的机关暗道使乾陵幸免于难?武则天当上皇帝难道是“梁山为陵,女人主事”的应验么?巨大的无字
  • 唐初名将王方翼:因唐高宗的后宫争斗抱憾而终
    王方翼(625年-687年),字仲翔,唐代并州祁(今祁县)人。其祖父王裕,武德年间官至隋州(今湖北随州)刺史,其祖母为唐高祖李渊之妹同安大长公主。其父王仁表,贞观时曾任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王方翼幼时丧父,与母亲李氏相依为命,博得“孝童”
  • 长孙无忌是怎样辅佐唐高宗的 长孙无忌生平简介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于行宫翠微宫,遗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太子李治悲痛欲绝,抱着长孙无忌的脖子痛哭,长孙无忌请李治处理政事以安内外,李治仍哀哭不止,无忌道:“陛下将宗庙社稷交付殿下,您怎能只知哭泣?”他秘不发丧,并让李治迅
  • 唐高宗李治的恋母心理 高宗迷恋武则天是这原因
    唐高宗李治历来都被一些人看作是昏懦之君,被武则天以媚术迷惑,致使李唐王朝大权旁落。其实在这段历史时期,唐高宗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了。事实上,高宗之所以会如此迷恋武则天,是由于他的恋母心理,使他对武则天产生了一种似母亲又似情人的感情。现代心理
  • 唐高宗李治被武则天夺走政权 才被称为“昏懦”
    唐高宗为何被称“昏懦”: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
  • 唐高宗李治王皇后简介 李治王皇后究竟怎么死的
    王皇后(628年?—65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罗山令王仁佑的女儿,母柳氏。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后来被废,废后被赐死。王皇后出生于太原王氏,是元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父亲是王仁祐,母亲柳氏,叔祖母是唐高祖李渊同母妹同安公主
  • 唐高宗为什么被称“昏懦” 后世史学家的污蔑?
    唐高宗为何被称“昏懦”: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
    12-16 唐高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