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为佳话 康熙为何要对明孝陵行三跪九叩之礼?

   2020-11-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南京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去过明孝陵的人,都会发现朱元璋的墓前,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写着4个大字:治隆唐宋。这4个字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唐宋盛世,闻名历史,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整顿吏治,反贪打虎,将国家

南京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去过明孝陵的人,都会发现朱元璋的墓前,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写着4个大字:治隆唐宋。

这4个字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唐宋盛世,闻名历史,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整顿吏治,反贪打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胜于唐宋盛世。如此赞誉,出于谁手?写这4个字的,不是别人,是康熙皇帝。

康熙认为明朝功业胜过唐宋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钟山旅游风景区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系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谒明孝陵时所题,意为明太祖的功业胜过了唐宗宋祖。 "治隆唐宋"碑的两侧是乾隆皇帝题书的御碑。殿内靠后两边是两块卧碑,东边一块刻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明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不久,即选择独龙阜为墓地,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营建,工程由中军都督府李新主持,第二年地宫工程即竣工。是年九月马皇后病故,便先行葬入,因马皇后谥号“孝慈”,遂命所葬山陵曰孝陵,与马皇后合寝,同时殉葬宫人十余人,从葬嫔妃四十六人。

为了永远纪念太祖高皇帝,明廷规定,孝陵每岁圣旦、正旦、孟冬、两忌辰酒果行香,清明、中元、冬至、太牢致祭,是谓“五小祭三大祭”,设祠祭署专司其事。

向朱元璋行三跪九叩之礼

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南巡时和鸿胪寺正卿周之桂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明太祖,并亲赐祭文曰:“自古历代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朕受眷命绍赞丕基,庶政方亲,前徽是景,明烟大典亟宜肇修,敬遣遄官,代将牲帛爰昭殷遮之忱,聿偁饮崇之礼,伏惟格歆,尚其鉴享。

”意为自古以来的帝王,上承天命,登上帝位,权威至极点,但上帝是要他为民建功立业、治理好国家,继承好历朝历代好的典章,这样才能功垂千史。“我康熙受先帝之传位,兢兢业业,为民亲政,今天前来向你洪武帝灵前祭祀,你定的明朝诸多法典中,在继承中有的地方我要作些修改,现带了文武百官为你献上粮食和牲帛,行最崇高的礼义,愿天下永享太平繁盛。”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到南方巡视,为了争取江南士大夫的支持,在途中,他祭禹陵、祭孔、祭明太祖陵,以拉拢江南的士大夫及明遗民,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十一月初一,抵达江宁(今南京),初二一早,就派遣内阁大学士席尔达一起前往明孝陵祭明太租。康熙极为推崇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表示对朱元璋的尊敬,他由甬道旁前行,并行三跪九叩礼至二门外,又于宝城前三奠酒,当时南京的父老百姓数万人在场,一个个感动得流泪。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康熙第二次南巡至南京,以吉祥街织造署为行宫,又一次亲自祭奠明孝陵,并赏赐了守陵人。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正月,淮扬一带水患成灾,康熙帝下诏南巡。二月车驾到达淮安境内后,康熙亲自上河堤视察,吩咐掌管河工的河臣修筑方略,又特命开仓发粟,赈恤受灾州县。四月,康熙一行到达南京,南京军民夹道跪迎。

康熙进城后的次日便派遣兵部尚书席尔达祭明孝陵,并传谕内阁:“洪武乃为一代创业君,朕前南巡二次,俱特行祭祀,并亲至陵寝礼奠。今巡幸至此,当自往亲祭。”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启奏道,“皇上日前去江宁巡查时,已经亲临祭祀,如今就请不必更烦车驾了。”但康熙仍然传旨道:“洪武乃英雄奋起建功立业之主,不可与他君并,朕当躬往致奠。”随后,康熙便率诸位大臣亲自前往明孝陵祭奠。返程时,康熙路过明故宫,止步徘徊。此时明故宫荒废日久,昔日辉煌的殿宇已茫然无存,树荆遍地,荒芜破败,康熙慨叹良久,作《过金陵论》:“……

朕省方南来,驻跸江宁,将登钟山,酹酒于明太祖之陵。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凤阕之嵬峨,今则颓垣断壁矣,昔者玉河之湾环,今则荒沟废岸矣。”第二天一早,康熙命令直郡王、诚郡王率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张立书一同前往明孝陵行礼,安奉孝陵殿内,并传谕道:“朕昨奠洪武陵寝,见墙垣复多倾圯,可交与江苏巡抚宋辇、织造郎中曹寅会同修理,朕御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交与织造曹寅制匾悬奉殿上,并行勒石,以垂永久。”随后,康熙又命直郡王、诚郡王和大学士修建重整明孝陵殿内,但修整时遇到连续阴雨,导致贻误工期,至秋凉时工程才结束。

康熙帝的这一举措受到省文武官员及南京城中父老子弟的拥护,施工期间,前去明孝陵观看者犹如潮涌。大大缓解了当时汉人对清政权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如今明孝陵殿前的御碑殿内陈列的五块石碑,正中的一块就是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所立。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二月,康熙第四次南巡至南京,入住在吉祥街(今大行宫)织造行宫内,派遣大学士马齐祭明孝陵。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六次南巡,六次祭奠明孝陵,一直被世人传为佳话。

 
标签: 康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1、康熙八岁当上皇帝,但是由于年纪太小,当时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小孩子,尽管天资聪颖,也确实没有能力来治理国家,所以,此时只有八岁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更多的决策和治理国家的决定,主要还是由王爷和当时的权贵大臣们来制定,或者是他们
  • 康熙怎么当上皇帝的 康熙如何当上皇帝的
    康熙怎么当上皇帝的 康熙如何当上皇帝的
    1、是因为孝庄听了一个外国人的缘故。 2、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患了当时的时疫天花,卧床不起,后事的安排已刻不容缓,最重要的是选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大统。当时,顺治帝想立二皇子福全,而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则听取了钦天监监正、德国传教
  • 康熙有几个儿子 康熙有几个孩子
    康熙有几个儿子 康熙有几个孩子
    1、康熙共有35个儿子。2、分别是承瑞、承祜、承庆、赛音察浑、胤褆、长华、胤礽、长生、万黼、胤祉 、胤禛、胤祺、胤祚、胤佑、胤禩、胤禟、胤禌、胤祹、胤祥、胤禵、胤禨、胤禑、胤禄、胤礼、胤衸、胤禝、胤祎、胤禧、胤祜、胤祁、胤秘、胤禐。
  •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
    1、8岁登基,14岁亲政,69岁去世,在位时间61年,是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2、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
  •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有哪些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
    1、康熙与孝庄并不能在活着的时候知道谥号。 2、容妃、蓝齐儿、宝日龙梅、魏承谟、魏东亭是虚构。 3、容妃:容妃为乾隆妃,史上第一个回族妃子,乾隆十分喜爱她,每次有进贡哈密瓜,容妃得一等花皮回子瓜,而其他妃子只得二等青皮瓜。她可能是香妃的真身
  •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对吗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
    1、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2、蒲松龄生于1640年6月5日,去世于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 康熙接下去的皇帝是谁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哪一位
    康熙接下去的皇帝是谁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哪一位
    1、康熙帝的下一任皇帝是雍正帝。2、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谁 谁是康熙后面的皇帝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谁 谁是康熙后面的皇帝
    1、康熙的后面的皇帝是雍正,姓名为爱新觉罗·胤禛。2、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
  • 康熙年间铜钱值多少钱?
    现在康熙年间的一枚铜钱大概三四百左右。铜钱的价格不会太贵,具体价值也要看产地和品相。背“福”,“南”,“广”,“台”,“漳”比较值钱。
    03-16
  •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康熙帝是如何智擒鳌拜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权臣,是皇权时代的特有品种。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权臣这种人物,因为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随时可以被收回,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持续膨胀地长期掌握政治权力。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