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称帝后遭遇兵变被逼退位是谁冒死相救?

   2020-07-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宋高宗最意外和痛苦的事,莫过于上台不久即遭遇兵变,蹈入了他祖上曾想方设法欲避免的危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靖康之变"后,金军本已北去,当他们听说宋高宗称帝后,又挥师南下,要将新朝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新皇帝宋高宗?金军追来,他不思抗战,只顾南

宋高宗最意外和痛苦的事,莫过于上台不久即遭遇兵变,蹈入了他祖上曾想方设法欲避免的危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靖康之变"后,金军本已北去,当他们听说宋高宗称帝后,又挥师南下,要将新朝扼杀在萌芽状态。

而新皇帝宋高宗?金军追来,他不思抗战,只顾南逃,把大片大片的土地拱手让给金人。同时,他还赏罚不公,重用宦官,宦官又瞎指挥,狐假虎威,致使一个个重镇要塞失守。1129年二月,金军突袭了宋高宗临时驻地扬州,宋高宗仓惶出逃,扬州失守。

面对如此残局,驻军于杭州奉国寺的鼎州团练使苗傅和御营副将军刘正彦两人牵头,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下台,要求他禅位于他那年仅三岁的儿子,并让宋哲宗皇后隆佑孟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架空皇权,拥兵自重。

千钧一发之际,当时驻守平江府(今苏州)的张浚,传檄中外,号召讨伐苗傅和刘正彦,并组织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大将,率所部勤王。张浚在誓师大会上说:"听说兵变者出重赏买我的人头,如果我的平叛行动违背天意和民心,大家可拿我的头拿去领赏。倘非如此,请各位听我号令,畏缩不前者,将军法处置!"官兵发誓效力。于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苗傅和刘正彦被打败,出逃不久被活捉。至此,"苗刘政变"平定,宋高宗终于消灭了心腹之患,重新登上了帝位。

说说张浚这个人。张浚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出身名门,据说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张浚很小,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计氏辛苦地担起了养家教子的重担。张浚刚能开口说话,计氏就安排他诵读父亲撰写的文章,刚能动笔写字,计氏就以父亲的言行教育他,含辛茹苦,日夜陪读。在母亲的教诲下,张浚品学兼优。

1116年,北宋还未灭亡时,张浚到首都开封,进入太学,刻苦攻读,于1118年考取进士,步入仕途。进入仕途后,他在陕西、四川一带任过县令、州府士曹等小官。1126年,秩满回京,出任太常寺主簿。当年底,金军攻攻陷开封。面对外族凌辱,破碎山河,张浚悲痛万分。

当金人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企图以傀儡政权挟制南方时,张浚不甘屈服,逃入太学,保持了气节。不久,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年号建炎,是为南宋高宗。张浚听说赵构称帝后,便日夜兼程,跑到应天府,希望为新朝效力,抗击金兵。当年,他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随即升为殿中侍御史。

张浚敢言。宋高宗登基不久,他上书论事,提出:"朝廷当务之急应该整顿军务,积极备战,时常保持抗敌的警惕。"张浚敢于直言的性格,给赵构留下了深刻印象,提拔他为礼部侍郎,还充满感情地对张浚说:"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想有所作为,希望你留在我的左右,辅佐国事。"又重用他为御营使司参赞军事。此后,张浚进入了赵构的政治决策层。

不过,对于宋高宗来说,南宋新朝刚刚成立,草创匆匆,风雨飘摇,外族入侵,刀光剑影,稍不小心就有胎死腹中的危险。果然,这位有着"泥马渡康王"美丽传说的赵构,上台不久便遭遇人生大难,几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幸亏张浚果断处置,力挽狂澜,才幸免于难。

当时,对于四面楚歌的赵构来说,张浚的出现,那才真是一匹天上下凡的"神马",最终让他平安着陆,化险为夷,重新坐上了皇位。因此,赵构对张浚牵头组织平定"苗刘政变"的英勇表现和卓越功劳,简直感恩戴德。赵构重任张浚为知枢密院事时,竟然亲笔书写诏书,于行宫单独召见了他,问劳再三。

赵构还感慨地对张浚讲了个故事,说苗傅和刘正彦叛乱期间,苗、刘二人曾借太后名义下诏,要贬张浚到湖南郴州。当身边人告诉他这一情况时,他正在喝汤,听后一惊,一碗汤全部倒在了手上,留下了烫伤。说完,赵构伸出受伤的手,给张浚看,其亲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此后,张浚便追随赵构,为南宋新朝效力,最后当上了宰相。值得补充一句的是,张浚还是南宋理学大师张栻的父亲,可谓虎父无犬子。

 
标签: 宋高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退位后的宋高宗赵构过着怎样的晚年生活
    赵构退位后,自称不再问朝政,其实也干预一些政事。有一天,他去灵隐寺冷泉亭喝茶,有个行者对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行者说:“我看你的样子不像个行者。”行者哭着诉说道:“我本是一个郡守,因为得罪了监司,被诬陷降罪,罚为庶人。为了糊口,得来此
  •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掩盖生母韦氏的真实年龄?
    《宋史·韦贤妃传》还称,“绍兴十二年,太后年已六十”,这与同一传记中“十九年,太后年七十,……二十九年,太后寿登八十”的记载前后明显矛盾。可见,在韦氏的年龄问题上,《宋史》有所藏掖,或者说,宋高宗故意把生母年龄虚增了十岁。宋高宗为何要刻意掩
  • 揭秘宋高宗下十二道金牌后 岳飞为什么不造反?
    我们都知道,宋高宗的哥哥宋钦宗还在金人的手里,金人威胁宋高宗,如果和谈失败的话,就在华北册立宋钦宗为皇帝,于是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同意了和谈。但是,在金朝中,以金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并不满意和谈结果,于是,金兀术发动政变,杀光了金朝所有主
  •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为何让位于宋孝宗
    在历史上,关于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历代都倾向于宋高宗是昏君这一说法,认为宋高宗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迫害忠臣良将,在对金问题上怯懦得只一味地想要议和。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宋高宗,宋高宗此人有过,但也曾有过功,总的来说是一位功过参半的皇帝。
  • 宋高宗下令禁止吃青蛙 因其皇后觉得青蛙像人
    青蛙也叫田鸡,现代人都知道青蛙能吃害虫,保护庄稼,因此不主张吃青蛙。其实,这个道理在古代也已经被人们所知晓。据宋朝叶绍翁的笔记《四朝闻见录》记载,青蛙“能食害稼者”,因此也曾禁止吃青蛙。南宋时禁食青蛙,原因是宋高宗的皇后宪圣皇后觉得青蛙像人
    12-26 宋高宗
  • 宋高宗元配皇后邢氏简介 赵构的邢妃怎么死的
    邢秉懿(1106年—1139年),宋高宗赵构元配。开封祥符人,父邢焕。高宗为康王时,聘娶邢氏,封为“嘉国夫人”。后来康王出使金国,将妻小都留在藩邸。靖康之难起,邢秉懿与康王另外两位侧室田春罗、姜醉媚以及康王的五个女儿被金人掳走,当时邢秉懿已
  • 绍兴和议简介:宋高宗为什么要急着杀岳飞?
    议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金朝的“诏谕江南使”张通古与宋使王伦南来,按规定,宋高宗必须跪拜金使,奉表称臣。高宗冠冕堂皇的表示:只要百姓安乐,不惜屈己就和。而群情激愤,抗议的奏章雪片般呈送上来,武将有岳飞、韩世忠、
  • 揭秘南宋创立者宋高宗赵构得阳痿的真实原因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王朝的创立者,是南宋对金战役中坚定的主和派,其一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岳飞父子,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昏君。宋高宗赵构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主和,在这一问题上从来
  • 南宋北伐名将张浚 宋高宗一生最为痛恨的人
    尽管宋高宗也迫切希望收复失地,但在此过程中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忧却让他耿耿不寐,徘徊不前。一方面,北伐一旦开始,必是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军力孤注一掷,胜算多少,他心中没底;另一方面,南宋草创,根基未稳,一些战争中壮大的武夫势力日渐
  • 傲娇任性的宋高宗 一言不合就让宠臣滚蛋
    宋高宗喜欢养鸽子,经常亲手侍弄。有个儒生听说这事后,写了首诗:“鹁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个南飞雁,沙漠能传二帝书。”意思是皇帝天天侍弄的鸽子,只能在京城附近绕绕圈子而已,倒不如养大雁,因为大雁善飞,南归之时,说不定还能带回被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