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建国”报告为何引斯大林大怒?

   2020-06-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斯大林作为反对法西斯的重要领导人物,对犹太人是非常憎恶的。所以有关犹太人的事情在斯大林这里成了禁忌,提到的人都会惹得斯大林不快。所以美国像斯大林提了一个建议,要建立一个犹太州,引得斯大林大怒。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具体情况。历史上,犹太人曾多次遭

斯大林作为反对法西斯的重要领导人物,对犹太人是非常憎恶的。所以有关犹太人的事情在斯大林这里成了禁忌,提到的人都会惹得斯大林不快。所以美国像斯大林提了一个建议,要建立一个犹太州,引得斯大林大怒。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具体情况。

历史上,犹太人曾多次遭遇毁灭性灾难,特别是公元2世纪遭罗马帝国残酷镇压后,大量犹太人流落到世界各地。

上世纪20年代,横跨欧亚的苏联诞生,犹太活动家们迫切希望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为数百万苏联犹太人寻找一个乐园。他们曾两次将目光投向克里米亚(位于原苏联欧洲部分南部,濒黑海和亚速海),但均告失败,而第二次尝试还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犹太活动家考察克里米亚

苏联成立后,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这对于这块土地上的众多犹太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不少犹太人因此开始为建立自己的家园而活动。农学家、犹太活动家亚伯拉罕·布拉金是当时比较活跃的一位,他曾试图在白俄罗斯为犹太人寻得一个合适的家园,但没能成功。

随后,他和其他犹太活动家考察黑海和克里米亚地区,打算在已有大量犹太人居住的区域附近找一块肥沃的、适合发展农业的土地,或者找一个其他民族人口较少的地区。从1924年到1926年,这些犹太活动家一直在为此忙碌,当然,他们非常小心地避开“共和国”、“自治”这样的字眼,而是强调犹太人聚在一起产生的积极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但在1926年,由于克里米亚地区的非犹太群体的不满加剧,这一方案夭折了,取而代之的是在远东建犹太人自治区域的方案。

1928年5月,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将远东边疆区阿穆尔河沿岸的大片土地提供给犹太人定居。这块土地上有着大片森林、山脉以及广阔的沼泽地,当时生活在那里的非犹太人口仅2.7万人。当年,第一批犹太居民开始抵达这里。随后数年,大批犹太人纷至沓来。但由于物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也比较糟糕,相当多迁移到这里的犹太人又纷纷离去。1928-1933年共计有19635人迁移到此,其中11450人陆续离开。1934年,这里成立了犹太人自治州,比罗比詹成为该自治州行政中心。但到1939年,自治州约11万人口中,据说犹太人仅有1.8万。实验失败了。

重提“克里米亚方案”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战争打响之前,在苏联有将近500万犹太人。战争打响后,千千万万犹太人参加红军浴血奋战在抗击希特勒军队的战场上。战争期间苏联犹太人主要分散在中亚各共和国、西伯利亚、伏尔加河两岸以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中部一些州里,在被纳粹德军侵占的苏联国土上有不少于150万犹太人被杀害。为了向全世界揭露纳粹军队的暴行,苏联方面成立了一个合法的犹太人组织——反法西斯委员会。

关于这个委员会,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中说,战争年代苏联设立了一个苏联新闻局,许多身居要职的犹太人也进入该部门,“那儿的副局长、后来又升为局长的,正是红色工会国际原总书记、副外交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还建立了一个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米霍埃尔斯(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也是该委员会的成员……莫洛托夫的妻子热姆丘任娜当然也是委员会成员。”1944年,乌克兰解放时,反法西斯委员会的几位领导人旧事重提,主张在克里米亚(将鞑靼人迁出后)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区域,并且将这一主张写成报告呈报给了斯大林。

1944年2月15日,这份报告被转交到斯大林办公室。报告称: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犹太人的力量造福苏维埃祖国,为了使犹太民众在兄弟民族中的地位完全平等,提出有关建立犹太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问题是及时且恰当的。过去在比罗比詹建立了一个犹太人自治州,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比罗比詹的经验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果。然而,尽管困难重重,犹太人自治州还是成为远东边疆区最先进的州之一,这证明了犹太群众建设自己的苏维埃国家的才能。我们觉得克里米亚地区是最适合的州之一,因为克里米亚地区最符合要求:既能容纳迁移人口,又因为那里具有发展犹太民族地区的成功经验。因此,我们建议:(1)在克里米亚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2)在克里米亚解放之前,预先指定一个政府委员会分析研究这一问题。

斯大林警惕犹太“间谍”

苏联领导层中的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等人对报告表示认同,但斯大林则于1944年夏,委托卡冈诺维奇向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领导人通报他的否定态度,并建议他们忘掉这一想法。事实上,这份报告引起斯大林的高度戒备和强烈反应,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记述了斯大林的反应:“这是美国犹太复国主义所采取的行动;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就是犹太复国主义代理人,他们企图在克里米亚建立自己的国家,使之脱离苏联,在那里建立起美帝国主义的代理机构。”这是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在战后不久就遭镇压的肇因——1948年1月,米霍埃尔斯被暗杀。年底,随着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被解散,其成员被逮捕枪毙或者流放。次年初,一场全国范围内针对犹太人的政治批判展开。

其实,这场反犹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战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在苏联领导人看来,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的敌人已变成原先的盟国——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双方分歧和矛盾的加深,苏联领导人对美英等国的戒备、警惕日益加重。正因为如此,当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领导人提出在克里米亚建立犹太人自治共和国建议时,斯大林的反应才会那么敏感和强烈。

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的回忆也证实了这一点:“父亲觉得到处都是‘犹太复国主义’,到处都有阴谋。父亲过了一段时间对我说,‘犹太复国主义者给你送来了第一个丈夫,整个老一代都受到犹太复国主义的传染,而他们现在又在教育年轻一代。’”1952年12月1日,斯大林曾当着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马雷舍夫等人的面说:“任何一个犹太人都是民族主义者,都是美国情报机关的间谍。犹太民族主义者认为,美国拯救了他们的民族……他们认为自己欠了美国人的情。”

赫鲁晓夫说:“斯大林产生了关于间谍活动的想法,因为克里米亚是外国船只可以通行的海疆。他认为,从国防的角度出发,绝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然而,并没有正式的讨论和决定,逮捕便开始了。”不仅大批犹太知识分子被捕,几乎所有犹太文化机构也被关闭。至此,在克里米亚建立犹太人自治共和国的方案彻底流产。

犹太人一直在历史上的地位不高,虽然在犹太人中出来了很多精明的商人,但是依然很难让人们对他的印象改观。所以就连建国这样一个愿望都很难得到实现,这就是历史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标签: 斯大林 犹太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斯大林如何从张学良手中强占了黑瞎子岛
    1929年7月,张学良决心夺回“中东路”,不惜与苏联开展,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布留赫尔出战,大败张学良,撤退时顺手占据了黑瞎子岛,这一占就是79年。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击败张学良,撤退时留下军队,驻扎黑瞎子岛在斯大林和蒋经国的谈判中,除了外
  • 斯大林曾称苏联与德国的友谊是用鲜血凝聚起来的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宴会上对希特勒的称赞,很快就有了回应。十二月下旬,元首电贺“各族人民领袖”六十岁生日。在电报中,希特勒“表达了对友好苏联的幸福与繁荣最良好的祝愿”。斯大林立即回电:“用鲜血凝聚起来的德国和苏联人民的友谊将会继续保持下去并得
    12-25 斯大林
  • 苏联腐败史 斯大林建整套制度保证干部特权
    原文刊于《济南日报》自1922年到1991年,苏联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整整70年。这70年里,干部集团的腐败,始终如附骨之疽。苏联70年腐败史,对后世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列宁时代:防范干部特权,但特权已经泛滥。一般说来,政权初建,气象一新,
    12-21 斯大林
  • 高尔基晚年遭软禁?斯大林频频探视隐藏着什么
    在“软禁”中生活1933年5月19日回到苏联后,高尔基似乎更加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礼遇,地位颇高,身上堆满各种荣誉,官方除了在莫斯科市内小尼基塔街和郊外的哥尔克村给他安排了两处宽敞的住所之外,为了使他不再返回索伦托过冬,又给他安排了一处过冬的
    12-17 斯大林
  • 揭秘斯大林女儿为何叛逃苏联 斯大林宠爱成枷锁
    1967年3月6日,无疑是斯维特兰娜一生中极富戏剧性的一个转折点,这位苏联前铁腕领导人斯大林唯一的女儿,在这天通过美国驻印度大使馆,辗转“叛逃”美国,一时轰动世界。为此她与自己留在苏联的一双儿女阻隔了17年,直至1985年才重返祖国。她早早
    12-17 斯大林
  • 揭秘中国遗憾结束朝鲜战争原因 斯大林突然逝世
    朝鲜战争的谈判意外地卡在战俘问题上了。中朝方面坚持战俘全部遣返,美国和南朝鲜坚持“自愿遣返”,两方就此相持不下,以致其他问题解决后,朝鲜战争还是长时间不能停战。由于在以往的谈判中,美国方面实际上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因此,它极力想利用战俘问题为
    12-11 斯大林
  • 日本关东军曾制定“熊工作”密谋暗杀斯大林
    留西柯夫的震荡1937年至1938年的两年里,随着斯大林开展的日渐惨烈的“大清洗运动”——苏联五名元帅杀了三名;四名一级指挥员杀了三名;十二名二级集团军司令员杀了十二名,一个不剩;六十七名军长杀了六十名;一百九十九名师长杀了一百三十六名……
    12-10 斯大林
  • 斯大林为何被指为杀列宁的嫌凶?列宁死亡之谜
    斯大林谋杀了列宁?斯大林为何会被指为谋害列宁的嫌凶?一些学者认为,从他们的种种嫌隙入手,或许能找到头绪。不过,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列宁遭斯大林毒杀的论调,在学术界属于非主流观点,俄罗斯国内对此的质疑尤为强烈。据美国《纽约时报》消息,5月上旬,
  •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果如何
    2013年,俄罗斯电影《斯大林格勒》上映,这一场奠定了二战反法西斯胜利的战争又一次走入了观众视线里。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果,苏联反攻胜利,这想必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这是正义最终战胜恶势力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残酷的,几乎是一场用鲜血堆积出来的胜利。
    12-03 斯大林
  • 斯大林对蒋经国坦白 苏联为什么要割走外蒙古
    这的确是斯大林的“肺腑之言”,他所以要侵略我们,还是害怕我们强大起来,因此,只顾目的,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来压迫、分化和离间我们...斯大林说,“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