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冯子材竟已是高龄?

   2020-05-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沙尾村人。他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孤身流落。后来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立下了不少功勋,被朝廷御赐黄马褂,封骑都尉。1883年,法国入侵越南。而越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法军此举

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沙尾村人。他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孤身流落。后来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立下了不少功勋,被朝廷御赐黄马褂,封骑都尉。

1883年,法国入侵越南。而越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法军此举意图在让越南脱离中国的保护,从而使之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清政府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愤怒。慈禧太后下令向法国进行反击。

中法战争一开始进行地并不顺利,后来在英国的调停下,双方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新约》,使越南脱离了和中国的宗藩关系。但是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停战的消息并没有及时通知到在西南的清军,在此期间双方依旧战斗不断,从而使得英国的调停失效,中法战争持续。

清政府鉴于抗法前线的连连失利,调派68岁的老将冯子材到广西帮办军务。

冯子材到达广西后,对各部将士晓以大义,使之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又将数万军队分布在前线的各个重要关卡中。

1885年3月,法军企图采取迂回战术击败清军。冯子材得到这个消息后主动出击,打乱了法军的作战部署,逼迫法军对清军的防御阵地发起攻击。23日,法军对镇南关发起猛攻,冯子材拼死抵抗,到了下午,清军各路援军及时赶到,对法军进行了三面包围。法军虽然殊死作战,但弹尽粮绝,被清军打死三百余人,不得不下令退出战斗。紧接着,冯子材又乘胜追击,连克文渊、谅山等地,先后击毙法军近千人。

镇南关大捷使得法国内阁总理因此引咎辞职,鼓舞了中国西南的抗法热情。而指挥这场大战胜利的冯子材,也不愧为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

镇南关大捷过程

镇南关大捷发生于公关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三月,为中法战争期间一次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而取得的重大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无疑是一场值得骄傲的辉煌圣战。这一仗,对提振民族志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整个镇南关大捷过程十分繁复,因而最终取胜结果也来得相当曲折。

1884年,中法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法军在宣光城作战不利的情况下,依旧源源不断地增兵越南,企图对我国广西门户发动进攻。1885年2月,在法军猛烈的炮轰下,谅山、镇南关等战略要地相继失陷,清军不得不后撤。由于清军主帅潘鼎新战败,朝廷将他革职,遂命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并前往镇南关抗击法军,这便是镇南关大捷过程中“换将易帅”的插曲。

秉承“保关克谅”的决心,冯子材积极动员手下官兵在关前隘地区依托有利地形修筑防御工事,更调集三万大军准备在镇南关北与法军决一死战。1885年3月23日拂晓,法军第二旅千余人趁浓雾偷偷潜入镇南关,妄图发动偷袭,其余部队则兵分两路,向清军驻守的长墙进攻。

冯子材一早已有准备,眼见敌军在炮火掩护下蜂拥而至,接近长墙,冯子材大呼一声,率先领着两个儿子持刀跃出长墙。大刀寒光闪闪,长驱直入法军阵营!一时间,杀声震天,全军将士在主帅的感召下一同出击,转眼一场异常惨烈的白刃战拉开了序幕……法军猝不及防间被砍杀得伤亡惨重,指挥官尼格里也狼狈得负伤而逃。此一战,清军大获全胜,这便是镇南关大捷过程。

镇南关大捷结果

1885年3月,年近七旬的老将军冯子材带领清军在广西镇南关重创来犯的法国侵略者,取得了镇南关战役的全面胜利,镇南关大捷因此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辉煌硕果。虽然,镇南关大捷结果是惨胜,清军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然而就其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书写的辉煌战绩而言,它依然值得广大炎黄子孙为之而骄傲。

1885年三月底,伴随着镇南关硝烟的散去,旷日持久的中法战争也已近尾声。

由于战败,法国总理茹费理的内阁倒台,法国政界也面临着一次全面洗牌。虽然,野心勃勃的法兰西人并未放弃通过战争获得巨大利益的打算,然而镇南关战役的失利,还是让他们尝到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的厉害。

当年六月,在英国的调停下,中法双方在天津举行会谈,并于6月9日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条约重新确认了1884年中法与越南之间签订的《第二次顺化条约》。从此越南脱离了中国,成为法国属地,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就此失去。

由此可见,镇南关大捷结果虽然是中方取得胜利,然而此一战并不足以改变近代中国软弱的外交形式及政治上难以崛起的现实,更况在此战役后,清军已精疲力尽,刘永福部下损失殆尽,且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也难以支持更大规模的战斗,因此,镇南关大捷结果,实际上并未改变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宿命,更没能改变近代中国令人堪忧的国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和屈原同一朝代的名人 和屈原同在一个时期的楚国名将还有谁
    和屈原同一朝代的名人 和屈原同在一个时期的楚
    1、赵奢,生卒年不详,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2、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
  • 明朝第一名将 明朝第一名将介绍
    明朝第一名将 明朝第一名将介绍
    1、明朝第一大将军徐达。2、徐达是明朝开国功臣之首,也是明朝第一大将军。那么,徐达是如何成为明朝第一大将军的?徐达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而且还和朱元璋自小就是好朋友所以在朱元璋征战之初就跟在其身边,可以说为朱元璋打下了半壁江山,也是朱元
  • 清朝湘军四名将是哪几个 清朝湘军四名将介绍
    清朝湘军四名将是哪几个 清朝湘军四名将介绍
    1、湘军四大名将为曾国荃、杨载福、彭玉麟、鲍超。2、曾国荃生于1824卒于1890年,曾国藩的九弟,毕业于湘乡私塾,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太子太保,两江总督。3、杨岳斌生于1822卒于1890,原名载福,字厚庵,湖南
  • 秦朝四大名将是哪几个 秦朝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秦朝四大名将是哪几个 秦朝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1、白起白起,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2、王翦王翦(生卒年不详),
  • 世界历史上有哪几个著名将帅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将帅介绍
    世界历史上有哪几个著名将帅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
    1、忽必烈: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2、韩信: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 蜀国名将关羽的死因 关羽死因介绍
    蜀国名将关羽的死因 关羽死因介绍
    1、关羽乃是被孙权所杀。2、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被称为“五虎上将”之首。在关羽去世后逐渐被后人所神化,在民间被称为“关公”。我国历代皇帝们都将关羽比作忠义的化身。在清代,关羽被崇为“武圣”,和孔子齐名。
  • 一代名将岳飞为何被杀?南宋灭亡真相大解密
    南宋(27~1279年)是北宋赵氏王朝的继续,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赵,共9帝。南宋偏安一隅,国运不昌,帝王懦弱。从赵构开始,皇帝大都没有太大作为,奸臣当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王朝之一。它着力经营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使我国南方社会经济持续
  • 韩世忠如何从一介农民成长为一代名将
    韩世忠生于1089年,卒于1151年。韩世忠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好练习武艺,而且学的十分认真还非常肯吃苦,因此在他小的时候武艺就比其他人强。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很老实,喜欢弃恶扬善。长大后,因为身材魁梧个子又高,而小时候练习
  • 北宋名将狄青 天下第一名将的成长之路
    狄青字汉臣,是北宋著名将领。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这样的成就实属传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传奇的北宋将领。一、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早年只是今山西汾阳市农村的一个农民,16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参与斗殴,狄青差点替哥哥被抓走,因为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什么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
    12-30 韩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