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太后死后37年不下葬到底是为什么?

   2020-10-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对大清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孝庄太皇太后离开了人世,享年75岁。本来按照惯例,孝庄应当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但事实上,孝庄的棺椁却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之侧。三十多年间,为什么康熙大帝一直不将祖母下葬呢?后来雍正解释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对大清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孝庄太皇太后离开了人世,享年75岁。本来按照惯例,孝庄应当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但事实上,孝庄的棺椁却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之侧。三十多年间,为什么康熙大帝一直不将祖母下葬呢?后来雍正解释为康熙与祖母感情笃深,不忍下葬。但是这个说法是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的,古人讲究“入土为安”,这其中应该是有隐情的。

史书记载,孝庄太皇太后在临终之时,嘱咐康熙,太宗的陵寝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就不要再为自己重新动土了。况且自己还挂念着顺治和康熙父子,所以希望在顺治孝陵附近安陵。这可能只不过是史官的一面之词,不免有美化太后之嫌,难以令人信服。

孝庄死后,康熙执意要在宫中为祖母守孝三年,后来因为众位大臣的反对,他才只戴孝两年。康熙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出于孝道,二是出于不可告人的伤痛。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皇太极死后,留下一个6岁的孩子福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婆,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兄弟多尔衮。福临的母亲孝庄通过一番努力,让福临顺利被拥立为新皇帝,这种权力斗争的微妙结局,与福临的母亲所做的努力分不开。

孝庄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在她十三岁的时候,投靠皇太极,而那时多尔衮也不过十四岁的年纪,二人从小朝夕相处,青梅竹马,产生情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皇太极死后,孝庄为了保存福临,不得不做出有悖伦常的事情,下嫁多尔衮。这个事情虽然没有得到考证,但民间传说众多,想必也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孝庄碍于世俗礼法,无法与太宗合葬,,无法明说,康熙心里大概也明白太皇太后的苦衷。这大概就是为何康熙为孝庄戴孝两年,却迟迟不肯将其下葬的缘由。

想必爱看宫廷剧的人对孝庄皇太后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她可是一位奇女子,她经历了三朝,帮助了两个皇帝执掌天下,真的是无人能及。然而这样的奇女子却在死后三十七年才得以入土,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民间,有三种说法可以来解释原因。第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孝庄和小叔子有染。其实在一些电视剧或者是野史中,我们也都看到过孝庄和多尔衮有着很特殊的关系。有传闻说后来他俩甚至成了亲,孝庄做了他的妻子。据说有些史料还曾暗示过这一事情,所以,也许正因如此,康熙觉得这会有辱爷爷的名声,就选择在孝庄死后不下葬吧。

第二种说法是孝庄太后虽然死了,但由于太想念孙子了,就托梦给他,告诉他自己不想离开,所以康熙才不忍心将奶奶下葬。这种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说孝庄太后的棺材在运往盛京时,有一件很邪乎的事情随之发生了。那就是她的棺材重到就算几百个壮汉一起抬也无法将其抬起,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康熙皇帝也很纳闷。结果当天夜里,康熙帝便梦到孝庄太后留着眼泪对他说自己有多么舍不得离开他,盛京离康熙太远,她想自己能一直守着康熙。于是,有了孝庄太后拖的梦,康熙就没有再让人把奶奶的棺材运往盛京和爷爷团聚,而是留在了宫中。

第三种说法是孝庄太后在遗嘱中强调死后不想离开北京。据说她在遗嘱中写道;“我死后,不要合葬了,我自知自己卑微,不适合与皇太极葬在一起。另外,如果合葬肯定会兴师动众,让老百姓也不得安生,这不是合葬原本的目的。还有,我舍不得我的儿子和孙儿,不忍心离他们太远,只求能在他们身边永远陪伴,这样就没什么遗憾了。”所以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她不想被葬在盛京的原因如下:第一,她认为自己很卑微,配不上与皇太极合葬。当然她这样说也就是自谦一下,并不真的意味着她自卑。第二,合葬会造成很多劳役,她不想让大家辛苦。看来她真不愧是一位总替他人着想的好太后。第三,她不想离儿子与孙儿太远,想时时刻刻能看到他们。后来孝庄太后死后,康熙帝没有将奶奶运往盛京,而是让其棺材待在了皇宫里,并且待了很久。

 
标签: 孝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真相到底如何 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真相到底如何 多尔衮
    1、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从国事上来说是君臣,从家事上来说是叔嫂。 2、大家知道,皇太极死后,并没有指定谁为接班人。多尔衮是有希望继承的,但他却拥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得到了群臣拥护。 3、母为子贵。孝庄被封为皇太后,深知顺治皇帝还小,皇
  • 揭密清初第一大疑案 孝庄太后是否下嫁多尔衮?
    在野史中人们经常将她称为“大玉儿”,而在影视剧中,专门有一部连续剧,由景甜出演的大玉儿传奇,而这位孝庄文皇后到底是否如野史所说呢?又是否真的如传闻中一般下嫁给多尔衮呢?今天湘妹子带您一起来看看!孝庄太后,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
  • 揭秘孝庄皇后的陵墓不在清东陵 那在哪里?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之妹。孝庄文皇后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
  • 揭密 孝庄下嫁多尔衮为何没有留下后嗣呢?
    清朝的孝庄文皇太后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贤后,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就是他曾下嫁多尔衮。那么孝庄下嫁多尔衮为何没有留下后嗣呢?1643年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孝庄的五岁儿子福临在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的时候渔翁得利,当上
  • 多尔衮死后为何被鞭尸?多尔衮真的爱孝庄吗
    多尔衮,原名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宗努尔哈赤的十四子,清太祖皇太极的弟弟,顺治帝的叔叔。多尔衮生前获得了无数荣耀,天命十一年被封贝勒,后因攻得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后又被封和硕睿亲王。皇太极死后,拥立皇太极第九个儿子,也就是孝
  • 孝庄为何被称为“大玉儿” 孝庄真辅佐三朝皇帝
    孝庄太后,也就是孝庄文皇后,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公元1613年,公元1688年去世,享年75岁。清初乱世,一大批能人异士,杰出人才纷纷涌现而出,而能以一女子之身在这个时代,占据重要地位的,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用自己的政治谋略,辅佐
    12-24 孝庄皇后
  • 皇太极为其抑郁而终 恩宠就连孝庄也无法比拟
    爱好历史的都知道,清代帝王多情,野史记录更是层出不穷,引人入胜。开门见山,小编先来介绍下人物,爱新觉罗氏·皇太极,大清帝国的缔造者,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八大贝勒中的老四,又称四贝勒。他就是多尔衮的哥哥、顺治的父亲、康熙的祖父。天命十一年
  • 为了报复孝庄 顺治临死留下遗诏让兄弟即位
    关于顺治皇帝临终传位问题,直到现在还被人们质疑,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康熙帝玄烨在顺治生前并不受宠。而最让人信服的无非就是玄烨曾经出过天花,而得以继承皇位。然而分析顺治和孝庄太后的母子关系却不难发现,这对母子在感情上不甚和睦,顺治处处受到母后孝
  • 探秘 孝庄交代何事康熙37年都解决不了?
    康熙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他生平最敬重他的皇祖母,但孝庄曾嘱咐他一件事,康熙37年都没办妥而雍正一年就办妥了,此为何事呢?康熙皇帝高尚的人品、优良的作风、高雅的气质,无不闪烁着其祖母孝庄皇后辛勤教诲的光芒。因此,康熙帝一生对祖母充满了感激之情
    12-23 康熙孝庄
  •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野史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说传了百余年,否定者有之,肯定者有之,或认为虽无下嫁之名,至少有同居之实,观点仍难以统一。推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