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宋徽宗都迷恋的女人 李师师最后去了哪里

   2020-07-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在王师师四岁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以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在王师师四岁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以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并随其姓,改名为李师师,并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

后来,李师师成为汴京知名青楼女子,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睹芳容。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自己的衣服,与高俅、王黼赶回去上朝。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这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李师师渐渐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为了来往方便,宋徽宗以治安保卫为名,修了一条通道,直通李家,叫做“潜道”。从此,宋徽宗同师师来往,就不会再闹得沸沸扬扬了。有一次,宫内宴会,嫔妃云集,韦妃悄悄地问赵佶:“是个什么样的李家姑娘,陛下喜欢得那样!”宋徽宗说:“也没什么。要是你们穿上一样的衣服,同师师杂在一起,就马上会显示出一种明显的差别,那一种幽姿逸韵,完全在容色之外。”后来,徽宗把皇位让给钦宗,自号“道君教主”,退居太乙宫,同师师的见面就少了。

李师师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与宋徽宗也真有过一段风流情。关于李师师,除了宋代笔记野史里的雪泥鸿爪,最集中的材料有两种。一是南宋平话《宣和遗事》,一是清初着录的《李师师外传》,相对说来,后者是明季伪作,自不足以征信;倒还是《宣和遗事》,因说本朝史,总得有基本史实作为敷衍故事的背景与骨干,去伪存真,还可以沙里淘金。

1125年,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

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宋徽宗与宋钦宗在靖康之难成了金人的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

宋朝南渡后,李师师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资助宋军抗金,自己在慈云观出家做了道士;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她蓬头垢面,不肯盥洗更衣去见金人,乘人不备,吞金簪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为妾,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几种传说的依据都是小说作品,所以说李师师的是一个小说中的创作人物,三种下落都不可信,真实的李师师的下落只能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标签: 李师师 宋徽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李师师 宋徽宗最为宠信的女结局却很惨淡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本姓王,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认为她很似佛门弟子,因为佛门弟子皆称“师”,故被称做李师师。一年,父亲因罪瘐死狱中,于是师师被妓家李媪收养,遂改姓
  • 红颜不是祸水 宋徽宗情人李师师只不过是棋子
    女人一旦成为大人物的情人,其社会作用就很复杂。中国落马的贪官,几乎都有情人,而且情人们都神通广大,不可小看。想起李师师这个人物,突然想起大学毕业时一位老师亲口告诉我的一句话:“你走上社会后,不管在哪个单位,都不要得罪漂亮的风情女人,你可以得
  • 北宋传奇名妓李师师 皇帝挖地道与之幽会
    李师师是汴京永庆坊染技工匠王寅的女儿。王寅的妻子生下女儿就去世了,王寅用豆浆当奶水喂她,婴儿才没有死去。在婴儿时代,从来没听她哭过。汴京有个风俗,生了儿女,父母若是宠爱他们,一定要让他们在名义上出家,到佛寺去度过一个时期。王寅疼他的女儿,就
  • 李师师结局 史上唯一为国慷慨捐躯的奇女子
    杰出诗人杜牧写过这样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就是妓女没有什么爱国的概念,眼中只盯着钱。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妓女,十分富有爱心,而且十分有感情,更伟大之处在于:当国家危难之际,倾其所有,支助国家,慰问前线将
    12-16 李师师
  • 宋徽宗与李师师偷情竟撞上情敌!
    徽宗皇帝沉迷于东京城的美景,也爱上了东京城的美人,那就是艳名一时的歌伎李师师。徽宗皇帝本来就风流好色,他嫔妃众多,从后来金兵掠走的那份嫔妃名单来看,就不下百名。其中,最受宠爱的是刘贵妃,就是林灵素拍马称为九华玉真安妃的那位。后来刘妃在34岁
  • 红颜不是祸水 宋徽宗情人李师师不过是个棋子
    女人一旦成为大人物的情人,其社会作用就很复杂。中国落马的贪官,几乎都有情人,而且情人们都神通广大,不可小看。想起李师师这个人物,突然想起大学毕业时一位老师亲口告诉我的一句话:“你走上社会后,不管在哪个单位,都不要得罪漂亮的风情女人,你可以得
  • 水浒传里当红二奶李师师 如同当今的娱乐明星
    二奶泛指男人除原配夫人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虽无夫妻之名但长期与有妇之夫保持情人关系的女人。在古代男子可以同时与多名女子共同以夫妻名义生活,其中除一原配夫人外,其他统称为妾;在旧社会时期,有钱有地位的男子与多名女子以夫妻名义生活,原配夫人
  • 周邦彦和宋徽宗以及名妓李师师有什么关系
    周邦彦是北宋时期和大文豪苏轼齐名的著名词人,他个性慵懒疏散,潇洒不羁,他的词格律严谨,语言精雅华丽,尤其擅长铺叙。他的作品在后代婉约派词人中被尊称为”正宗“,影响十分深远。或许是因为他个性的缘故,他留下了很多的趣闻轶事,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典故
  • 北宋名妓李师师失去皇帝眷顾后的最终归宿
    在《水浒》中,李师师绝对是引人注目的角色。她在宋江受招安中起了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就因为她是“天子心爱的人”。《靖康稗史》也说“侯蒙上书,未若师师进言”,小说的构思倒并非空穴来风。至于读者记得她,恐怕主要是道君皇帝与她那段若明若暗的艳史。李
  • 北宋名妓李师师最终归宿在哪里?逃出开封府吗
    按正常的推断,开封围城如铁桶一般,李师师断无先行逃走的可能,《三朝北盟会编》里说,斯月,为凑齐金人勒索的巨额金银,尚书省奉旨“籍没”了李师师、赵元奴等倡优之家。这则记载是可信的,她当时还在城内。金兵主帅索取妇女的名单,大多是著名汉奸张邦昌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