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相蔺相如过世 40万赵军痛苦流涕

   2020-11-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没有亭台楼阁,不见石马牌坊。但见一截横陈的残碑、一株茂盛的古树,连天的萋萋芳草覆盖着一座冢墓。这就是你的坟墓吗?这就是你最后的归宿吗?赵上卿蔺相如。这里没有秀丽优美的风景,却有着连绵不绝的游人。是什么让他们心仪已久,不远万里而来?为什么每个

没有亭台楼阁,不见石马牌坊。但见一截横陈的残碑、一株茂盛的古树,连天的萋萋芳草覆盖着一座冢墓。这就是你的坟墓吗?这就是你最后的归宿吗?赵上卿蔺相如。这里没有秀丽优美的风景,却有着连绵不绝的游人。是什么让他们心仪已久,不远万里而来?为什么每个到墓前的人都神色凝重,满脸的虔诚?赵上卿蔺相如,你何以能赢得人们亘古不变的敬重?

对于赵国的追寻,今天的我们仅能凭着《史记》中的几个零散而有限的故事来想像探寻。三家分晋,胡服骑射……百年历史风云,赵国留给后人的似乎仅仅是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还有那位风流千古的秦始皇的母亲……然而,历史的烟云又淹没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啊,而你,蔺相如,依然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千百年来被人敬仰推崇。蔺相如是我省古县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山西名人》、《古县志》均有翔实的记载。

踩着松软的芳草,绕墓三匝。我在思索:相如墓前这些古往今来的人们啊,你们又在追寻着什么?穿越千年时空,我约会古今众人,洗耳聆听他们的声音。清代岳阳知县赵时可,他羡慕相如起于青萍之末而一举成名平步青云的际遇:“怒发卤庭客,逊颇何太音?纯臣正白璧,满腹葱丹心。赵瑟无妨鼓,秦盆亦叶音。当年贤宦者,谋国何太深?”

清代进士赵董,他追求蔺相如名满天下万古流芳的名声:“智勇兼全仰大名,宝丰村外列坟茔,松虬老去余生气,风雨秋来带怒声。”

文学大儒冯梦龙最敬佩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壮举和“引车趋避”的大度。他说:“和氏之璧何足为重?相如之意,只恐秦王欺赵得璧,便小觑了赵国,将来难以立国,倘索地索贡,不可复拒,故于此显个力量,使秦王知赵有人也。”他并赋诗一首:“引车趋避量诚洪,肉袒将军志亦雄。今日纷纷竞门户,谁将国计置心中?”

一代史学宗师司马迁,他用历史学家的眼光来评价:“知死必勇,非死者难,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廉、蔺以及赵奢、赵括、李牧五人的合传。司马迁在赞语中对其余四人的功勋只字未提,而独赞蔺相如一人。在他看来,任何赫赫战功都会随时光流逝而去,而蔺相如这种为维护国家尊严处死地“知死必勇”的无畏气概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磊落胸襟,方可“名重太山”、流芳千古,才值得大书特书。我想,这既是蔺相如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凭吊、缅怀他的原因所在吧?

“岂止后人,当时赵国人就爱戴他,拥护他!”身旁一位老人的话打断我的思绪。并将我带回那遥远的战国时代,眼前不禁出现那悲壮感人的场面……

 
标签: 蔺相如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负荆请罪时廉颇其实很年轻?比蔺相如小
    廉颇负荆请罪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凡有负荆请罪的图画,画面的廉颇必是须发皆白的老头子。中学语文课本教师用书中还说,这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老将军”;小学课本的插图也将廉颇画得白胡子老长。然而,考之历史,这个时候的廉颇应该是一个青年人。《史记·廉
  • 负荆请罪时的廉颇其实还很年轻?比蔺相如小
    廉颇负荆请罪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凡有负荆请罪的图画,画面的廉颇必是须发皆白的老头子。中学语文课本教师用书中还说,这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老将军”;小学课本的插图也将廉颇画得白胡子老长。然而,考之历史,这个时候的廉颇应该是一个青年人。《史记·廉
  • 廉颇为何要负荆请罪?廉颇 蔺相如之间有何故事
    廉颇是历史上瑕不掩瑜的一位杰出的将领,历史上白发老将血染沙场的不乏其人。廉颇是一个相当重用爱国的名将,他虽然粗鲁、莽撞,甚至心胸狭隘,但他“为国释恩怨、请罪敢负荆”的坦荡、直率,功高遭妒,流落异国时仍心系祖国,这种精神又是值得让人尊敬和爱戴
  • 负荆请罪时廉颇其实很年轻?竟比蔺相如小
    廉颇负荆请罪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凡有负荆请罪的图画,画面的廉颇必是须发皆白的老头子。中学语文课本教师用书中还说,这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老将军”;小学课本的插图也将廉颇画得白胡子老长。然而,考之历史,这个时候的廉颇应该是一个青年人。《史记·廉
  • 秦昭王与蔺相如的渑池之会是怎样的?有何结果
    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两块地方。第二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但秦军的攻势也被遏止了。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
  • 廉颇为何要向蔺相如请罪?负荆请罪是怎么回事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
  • 揭秘: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斯文还是彪悍?
    《将相和》,五年级课文,算是咱们小时候最早的历史类的文章了,时隔十几年,仍然还记得文章的大概内容, 像“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已经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不过,课文里的插图好像越看越不对劲,特别是蔺相如,感觉过于斯文,真实
    12-01 蔺相如
  • 蔺相如有妻子和孩子吗 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是谁?
    蔺相如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这三件事而闻名于诸侯国之间,甚至他的故事流传至今,蔺相如作为一个能臣,他为赵国付出的不仅是自己的忠心和汗水,更重要的是他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气魄,震慑人心,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士人情怀。“玉节经
    12-01 蔺相如
  • 赵国蔺相如是怎么死的?后人如何评价他
    智勇双全、顾全大局,应该是蔺相如一生最完美也是最贴切的注脚。而古往今来,也有许多文人骚客对蔺相如的气节和大义凛然的气度折服,纷纷留下文字对蔺相如进行歌颂和赞美。宋代的徐均曾吟诵:“缶击何分秦胜负,璧还不是赵存亡。最怜恃勇偏轻举,直挟君王冒虎
    11-29 蔺相如
  • 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蔺相如最后是怎么死的
    智勇双全、顾全大局,应该是蔺相如一生最完美也是最贴切的注脚。而古往今来,也有许多文人骚客对蔺相如的气节和大义凛然的气度折服,纷纷留下文字对蔺相如进行歌颂和赞美。宋代的徐均曾吟诵:“缶击何分秦胜负,璧还不是赵存亡。最怜恃勇偏轻举,直挟君王冒虎
    11-25 蔺相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