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北伐失败后为何选择退居台湾?

   2020-06-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郑成功北伐又称南京之战。郑成功是明朝的将领,明朝灭亡后,郑成功坚持反清复明运动。期间,前后共花费十年和清朝廷做对抗。郑成功为反抗清朝廷,在福建厦门一带养兵蓄锐,大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1646年,郑成功联合其它抗清将领,对清朝廷主动发起攻击

郑成功北伐又称南京之战。郑成功是明朝的将领,明朝灭亡后,郑成功坚持反清复明运动。期间,前后共花费十年和清朝廷做对抗。郑成功为反抗清朝廷,在福建厦门一带养兵蓄锐,大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1646年,郑成功联合其它抗清将领,对清朝廷主动发起攻击,并在泉州、潮阳、漳州等地方取得胜利。四年后,清政府为了控制郑成功,在厦门一带建立了根据地。

1657年,郑成功开始了北伐战争,在北伐开始前,郑成功颁布了十条禁令,用以建立严厉的军规军纪。七月份,郑成功从台州出发,和浙江总督得知郑成功北上后,乘机攻打闽安镇,郑成功担心岛屿沦陷,便率军返回。

1658年,郑成功率兵进行第二次北伐战争。郑成功和抗清将领张煌言一起北上进行抗清运动。郑成功率兵攻入浙江沿海一带,七月准备进入南京,不料,郑成功队伍在海上遇到了风暴,吹翻了他们的船只,死伤非常严重。这场台风阻碍了郑成功北伐的计划,不得已返回厦门。

后来郑成功军队遭到清军的袭击,士兵死伤无数,让郑成功损失了大片兵力。在北伐战争中,郑成功共经历了三次北伐战争,最后都已失败而告终。但是南京之战是郑成功反清复明战役中最重要的一次,从兴盛到衰败,继而彻底的失败,而这次战争也让郑成功受挫,让他意识到反清复明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郑成功北伐经过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将领,一直率领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沿海一带和清朝对峙,在福建一带形成了地方各级势力。坚持十多年,南明军队得到发展,并于1657年开始联合其他地方割据势力主动经过。下面简要介绍下郑成功北伐经过。

郑成功北伐经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657年,颁发禁令,禁止讨伐过程对百姓强夺掠杀,还有严格的惩罚规定。7月份进入浙江台州,同时得到这一代人民的拥护,许多城相继归附于他。清朝浙江和福建两省总督却乘机攻打郑成功东南沿海的根据地,郑成功急忙回守,因此停止了北上。第二阶段,1658年清军大军南下征伐西南地区的地方势力,西南反清势力内部发生内讧,在清军进攻下,势力被瓦解。而此时,郑成功与抗清将领联合一起进攻江南。只是遇到了天气灾难,在准备北上入长江的时候遭遇了台风,船队损失惨重。巨大的台风给郑成功的船队带领了覆灭性的打击,郑成功的妻妾和三个儿子也死于台风中。无奈,郑成功军队再次撤回了据点。郑成功北伐经过中前两次一个是防守不足,一个是天灾,导致北伐均未完成。

经过修整以及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后,他于1659年在清朝把主力调遣到云贵进攻时,集结了大量军队第三次北伐。这一次他准备充足作战策略也合时机,把清军的海军势力基本消灭。同时与抗清将领联合包围了南京。然而最终南京战败,又退回了厦门。这就是三次郑成功北伐的经过。

郑成功北伐为何失败

郑成功是历史上著名的反清复明爱国将领,在明朝覆灭后,他一生都在为明朝复国做努力。在据守厦门东南沿海一带后,他曾联合其他反清势力一同进攻江南进行北伐,一度取得了胜利,然而最终还是失败了。郑成功北伐为何失败呢?

郑成功在1657年到1659年两年间有过三次北上进攻。郑成功北方为何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点是战略防守失误。1657年7月北伐攻占浙江一带,比较顺利得到许多地方的归附。但是他的根据地东南沿海一带防守较弱,此时清军一旦进攻就会容易失守,因此为了重新回来守卫根据地,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完全是因为天气影响,但是擅长水军作战的郑成功本来也应该对海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天气及早预防的。第三,在有利的形势下,同时吸取前两次的教训后,第三次北伐比较顺利。

先是攻占浙江,摧毁清军海军实力,解除了根据地以及长江的后顾之忧。接着联合其他抗清将领一同围攻了南京。大军逼近清朝南方要害,让清朝慌了手脚,也让郑成功骄傲自满,一时麻痹大意,对清军失去了警惕。郑成功还没有完全取得胜利却开始喝酒庆祝,让被困的清军乘机奋力反击。最终在清朝各路人马的援助下,郑成功败退。

郑成功北伐为何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反清复明的战斗经验不足,骄傲自满的情绪导致。

 
标签: 郑成功 台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郑成功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成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郑成功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成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史载郑成功为人志大才雄,性格坚毅,独断专行,进攻台湾也是其力排众议之举。 2、收复台湾之战,郑成功在陆战和海战均取得了胜利,最终迫使荷兰人全部撤出了台湾,这一年是公元1662年,即使不论其他,郑成功仅此便可以作为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 郑成功是什么朝代的 郑成功是哪个朝代的
    郑成功是什么朝代的 郑成功是哪个朝代的
    1、郑成功是明末清初朝代的。 2、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 3、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台湾。二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厦门出发,
  • 郑成功收复台湾战船介绍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简介 郑芝龙结局为何被杀?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简介 郑芝龙结局为何被杀?郑芝龙怎么死的?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小名一官(Iquan),天主教名尼古拉,在欧洲文献中,则以“Iquan”(一官)闻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
  • 施琅是怎样突破郑成功船队一举将台湾岛拿下的
    康熙帝在解决东北边疆沙俄侵扰和西北噶尔丹叛乱的同时,还有条不紊地把东南沿海和台湾岛收归了版图。郑成功到台湾后不久,就生病去世了。他的儿子郑经率领郑氏部属,在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活动,仍然沿用明朝年号,坚持反清复明。但是,在清朝已经稳固统治了大
  • 郑成功四次向日本借兵内幕
    清朝就这样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但明朝的遗臣首先拥立神宗的孙子福王,试图进行抵抗。可是他们步调不齐,在南京失陷、福王被俘之后,接连地拥立了唐王、鲁王、桂王等,逐渐被追逼到边远地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流亡缅甸的桂王(永明王)政权覆灭之
    12-22 郑成功
  • 揭秘:国姓爷郑成功为何被日本人视为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字大木。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
  • 郑成功在明代是如何维护中国海权的?
    一代王朝依靠海商打败荷兰强盗所谓“大明王朝”终于被人民唾弃了。内地流民起义,沿海武装走私,人民自己救自己。17世纪中叶,朝廷不要海权,而沿海人民则以武装走私捍卫中国海权。于是,东南沿海一带,兴起了各种各样的海商武装集团。这些海商集团较之以往
  • 郑成功之孙降清后在台朱明皇族最终命运如何
    关于郑成功之死,《清史稿·郑成功传》有明确记载:“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 即郑经) 居守思明( 今厦门)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
    12-19 郑成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