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 看到郭子仪后回纥叛军竟扔下兵器跪拜

   2020-11-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至德三年(758年),进位中书令。至德四年(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郭子仪戎马一生,谋略超群,胆识过人,屡建奇功,堪称大唐的中流砥柱。因为他的存在,大唐获得二十多年的安宁,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他的威望和声誉,传扬域内,远播四海,人人望而敬之。

铁勒人仆固怀恩,原是唐朝大将,安史之乱时曾随郭子仪作战,功勋卓着,他有三个女儿先后嫁到了回纥,故与回纥关系甚密。平乱之后,一则对赏赐不满,二则因宦官陷害,仆固怀恩于广德元年(763年)反叛,屡引回纥、吐蕃攻唐,后因郭子仪献谋用计,仆固怀恩碰了钉子撤兵。

永泰元年(765年)八月,仆固怀恩谎称大唐皇帝驾崩、郭子仪已死,引诱吐蕃、回纥、吐谷浑以及山贼等30万军队直扑长安,很快就杀到了泾阳,京师震恐。唐代宗急召郭子仪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抵御贼兵。当时,郭子仪只有1万多兵马,靠死拼硬打显然不是办法。经过多方打探,郭子仪得知仆固怀恩在行军途中暴病已死,群凶无首,回纥、吐蕃等各部分营扎寨,各自为战。

在郭子仪看来,来犯各部以回纥最为厉害,他们骁勇善战,兵精刃利,若能压服回纥,其他的敌兵不足为虑。为此,郭子仪命令部将四面坚守,自己亲率二千骑兵出没于回纥营帐前后左右,侦察敌情。回纥兵见状,非常惊讶,为唐军将领的胆识气概所叹服,经过对话,得知唐军主帅为郭子仪。回纥兵大惊:“郭子仪还活着吗?仆固怀恩讲天可汗已崩,郭令公也病死,中国无主,我们才跟随他来到这里。既然郭令公还活着,天河汗也活着吗?”唐兵回答:“天子安好!”

听说大唐皇帝和郭子仪均在世,回纥兵心里发憷,急忙报告首领药葛罗。药葛罗一听,将信将疑。这时,郭子仪派人前往回纥军营交涉。药葛罗说:“如果郭子仪真在这里,怎么能见到他?”郭子仪听到汇报,决定亲赴回纥营中,众将士都说:“回纥狡诈,不要去。”郭子仪说:“敌军多我几十倍,双方实力太悬殊,只要诚心诚意连神灵也会感动,何况敌人?”众将士请求派五百精锐骑兵保护郭子仪。郭子仪说:“这样反而足以坏事。”于是只带了几十人赴敌营。

郭子仪到达回纥军营后,让手下往里传信,说郭子仪来了。药葛罗怕唐军用计,赶紧叫部下摆开阵势,自己也搭弓上箭,准备射击。郭子仪看见这场面,索性脱下盔甲,把枪也扔了,对回纥兵说:“大家好吗?长久以来两国和睦相处,互相信任,何至于起兵戈呢?”药葛罗曾与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有并肩战斗友谊,一看来人真的是郭子仪,于是放下弓箭对手下说:“是吾父也”,说这就是我们仰慕的郭大爷啊。回纥兵一看首领如此,纷纷赶紧扔下兵器,下马跪拜郭子仪。

郭子仪将他们扶起,与之痛饮叙谈,又派人送来罗锦,欢言如初。郭子仪见回纥已经被压服,于是趁机痛斥吐蕃背信弃义,全然不顾两国之间有甥舅之亲,侵犯大唐,烧城杀民,并答应如果击败吐蕃,就把吐蕃抢掠的财物赏赐给回纥众将士。药葛罗也表示要联合唐军击败吐蕃,弥补回纥犯下的错误。随即,郭子仪派遣朔方兵马使白元光与回纥会师。吐蕃首领见回纥与大唐成了盟友,自知不敌,吓得当天夜里逃跑,后在灵武台西原遭到联军重创。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标签: 郭子仪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郭子仪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关于郭子仪最后的结局
    郭子仪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关于郭子仪最后的结
    1、郭子仪出身官宦世家,他早年武举出身,一生戎马,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收复两京,邺城之战等多场重大战役。郭子仪活了八十五岁,历经四朝,死后陪葬帝陵,可以说是极尽殊荣。2、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
  • 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何一生未受重用?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揭秘唐代名将郭子仪一生未受重用的原因是啥?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12-28 郭子仪
  • 郭子仪为何能走出历代功臣怪圈?功高不震主
    祖坟被人恶意开掘,该做何反应?中唐时的名将郭子仪就遇上过这档子事。鱼朝恩嫉妒郭子仪的军功,便不断使用各种馋言离间伎俩。鱼朝恩何许人?得幸宦官,“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宰臣或决政事,不预谋者,则睚眦曰:‘天下之事,岂不由我乎?’”一个标准的
  • 解析大唐名将郭子仪为何能深得朝廷信任
    郭子仪什么来头,为什么可以得到朝廷万般信任,公元779年,郭子仪还被尊为“尚父”,死后被追赠太师一职。而说起郭子仪,不得不提的还有他的足智多谋。郭子仪,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率军讨伐安禄山,后又收复静边军和云中,因为有功,被加封
  • 郭子仪凭什么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唐朝却有位高人,他出将入相三十余年,受到四朝皇帝的尊宠,被呼为“尚父”,八子七婿都身居显贵,麾下数十名部将封王晋侯,获赐的良田房产自己都搞不清有多少,最后以85岁高龄谢世,称得上“富贵寿考,哀荣终始。”后人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
    11-27 郭子仪
  • 五福老人郭子仪的墓地究竟在何处
    郭子仪被人称为郭令公,世人多以汾阳王代替其原名。天宝年间参加武举进入官场,安史之乱成就了郭子仪的丰功伟绩。郭子仪为唐守卫近三十年,是中兴名将。郭氏家族兴旺,子孙众多,郭子仪被称为“五福老人”。郭子仪简介郭子仪被人称为郭令公,世人多以汾阳王代
    11-22 郭子仪
  • 郭子仪通晓领导心理 皇帝要见无论多远马上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郭子仪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这三句评语,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郭子仪却一一做到。有句话叫“自古美人如名将,不教人间见白头。”因为
    11-07 郭子仪
  • 唐代名将郭子仪历经三朝不倒秘诀是什么
    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李享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唐玄宗吃饭。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让
  • 看到郭子仪后 回纥叛军竟扔下兵器跪拜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10-30 郭子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