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朱由检

   2020-07-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大明朝的末代天子,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咋看上去,这哥们优点很多:一、不贪色,相传他接过老哥天启皇帝的大位后,阉首魏忠贤想象过去糊弄天启那样继续糊弄崇祯,不断进献绝色美女,以期让其沉迷美色不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大明朝的末代天子,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咋看上去,这哥们优点很多:

一、不贪色,相传他接过老哥天启皇帝的大位后,阉首魏忠贤想象过去糊弄天启那样继续糊弄崇祯,不断进献绝色美女,以期让其沉迷美色不理朝政,有利于自己继续玩弄权术。但崇祯不上套,对美女无特别兴趣,然而为迷惑这个权奸,来者不拒,只是把她们当作花花草草一样的摆设陈列,直至一举剪除阉党。二、勤政,崇祯是晚明最勤政的一个皇帝。他很努力,白天上朝,晚上加班,周末不休息,每天要工作七八个时辰(十四至十六小时)。万历、天启在勤政这一点上跟崇祯根本不是在一个层次上。天启天天做木匠,万历更牛,直接几十年不上朝。三、节俭,崇祯的节俭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无出其右,就连后来的道光帝都不能与之比肩,道光节俭更注重的是政治作秀(一个补丁都要花50两银子),而崇祯的的确确是真节俭,每月跟皇后吃十次素。为缩减宫内开支,他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拿到集市上卖掉,用来补贴国用,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更换。

甚至他的死敌李自成都这么评价他:“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李自成是在明朝统治下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与崇祯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这段却说得客气之极,简直就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李自成版。连李自成都是这样想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勤勉有加的好学生在短短十七年内国破家亡,身首异处,几乎考了历代君王的倒数第一名,个中原因纷繁复杂,但爱面子的心理和行为处世习惯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这哥们的悲剧。崇祯的一可以概括为面子误国。

崇祯登基之前,本是偏居外藩的信王,在即位前的十六年里作为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根本没有接受系统完整的帝王之术的教育和熏陶。这方面完全不能跟他爷爷万历和兄长天启相比。万历有张居正这样的百年名相的提携和管带,天启有孙承宗那样的牛人帝师谆谆教诲和悉心辅佐。这个治国理念、历史见识不多,资质平平的学生却不得不通过速成班的方式来接管晚明这条风雨飘摇中的破船。

天赋不优秀,缺乏良好的教育,他只能靠后天拔苗助长式的恶补,想在实践中极速摸索一条救国之路。崇祯的一生,就像一位低等级、烂装备的菜鸟,进入到了史诗级别难度的游戏当中,每每碰得头破血流。愈是能力平庸、才具不足的人,往往更敏感,防卫性愈强,害怕别人看穿他的内核。这就造就了他脸皮薄,爱面子,急躁冒进想快速建功、一鸣惊人的心理学基础。

公元1627年,再也干不动木匠活的天启帝熹宗在临去世的前今天仅凭一句“来,五弟当为尧舜也。”的空话就把一个内忧外患、阉竖横行的政权匆匆交班给十六岁的弟弟崇祯。在执政初期,崇祯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长期阉党之祸得到澄清。朝野上下气象一新,几乎都要成就他老哥希望他做尧舜圣君的预言。侥幸得手的开端实际把崇祯装裱在神坛上,强化了他以后作为圣明天子的心理预期。

不久,在成为体恤百姓的尧舜之君的面子心理驱使下,年少的崇祯皇帝接受了一帮东林党书呆子的馊主意,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和税负。东林党人代表的是江浙商人和豪强士绅阶级的利益,执行的政策都是为本阶级服务的。废除矿监、税使使得国家税收极度减少,而土豪士绅阶层有免税特权,他们利用此特权不断兼并土地,将要缴纳的税收再次转嫁给农民。结果是朝廷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来源更加依赖于普通的农民。

加上崇祯时期适逢我国历史上的小冰河天候时期,各种自然灾害频仍。明朝对外要对付辽东的后金,对内要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等多股农民起义军,还要安置和救济越来越多的流民和灾民。财税是国之根本,盐铁丝茶更是历朝历代的稳固税基。崇祯面临的这么多棘手问题,哪一样没有钱都玩不转。可惜这哥们受到糊弄,在财源上自缚手脚,自剪羽翼,可以说是面子心理驱使下图虚名、招实祸的典型。最后入不敷出,不得不回过头来变加厉地征收辽饷、剿饷、练饷 。大大激化民变,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凌晨,大明末代天子在皇家禁苑梅山的一株歪脖老槐树上自缢身亡,临死前咬指血书遗诏“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就是除去发冠任由满头长发散落下来遮盖住自己的双脸,这样算是维护了自己的最后脸面。呜呼!

 
标签: 朱由检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朱由检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怎么上位的
    朱由检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怎么
    1、朱由检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历史上朱由校23岁就病死了,朱由校没有孩子,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朱由校留下遗诏让弟弟朱由检继位。朱由检登基之后改年号为崇祯,他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魏忠贤。 2、明熹宗朱由校在轰动一时的红丸案中殒命,也
  • 明朝皇帝朱由检是怎么死的 明朝皇帝朱由检是怎么去世的
    明朝皇帝朱由检是怎么死的 明朝皇帝朱由检是怎
    1、朱由检英年早逝,朱由检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已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境地。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为江山社稷而死,遵守了明朝历代皇帝“天子守国
  • 朱由检是如何阴差阳错当上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太多了,有一大串。这些亡国之君或者是残暴肆虐、荒淫无耻而亡国,例如商纣王和隋炀帝;或者是昏庸无能而丢掉了江山,如三国时,蜀国的刘禅;有的是昏愦无能、醉生梦死,不仅把江山弄丢了,而且自己也成为阶下囚而悲惨地毁灭了,例如南唐
    12-28 朱由检
  • 末代明帝朱由检的起伏人生 勤政亦亡国?
    关于明末崇祯皇帝的历史评价,史家多借清代官修《明史》中“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来为其申辩。如清初张岱曾经这样说道,“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
    12-26 朱由检
  • 亡国皇帝朱由检有几个儿女 朱由检儿女有何结局
    明思宗朱由检,后世习惯称其为崇祯皇帝,他是明代第十六位皇帝,也是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位汉族皇帝。朱由检是光宗朱常洛之子,熹宗朱由校之弟。熹宗皇帝驾崩之后,由于没有子嗣,俗话说兄终弟及,当时还是信王的崇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虽说登上皇位对代
    12-12 朱由检
  • 崇祯皇帝朱由检与大太监魏忠贤有何关系
    明朝崇祯皇帝就是明光宗朱由检,也正是这位皇帝,将明朝历史上最黑暗的宦官当道的一页给翻过去了,但是他无论怎么努力也没能改变明朝的颓败的命运。天启七年的时候,朱由校不幸驾崩,信王朱由检因此继位。朱由检向来深知魏忠贤的险恶,心中早有戒备。朱由检上
  • 崇祯皇帝朱由检 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公元1627年,大明王朝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大明皇帝明熹宗落水病重,服瑶驾崩。因为无子,明熹宗朱由校临终前传位于皇弟信王朱由检,是为大明思宗,崇祯皇帝。关于崇祯皇帝,那能说的事儿真是一箩筐又一箩筐。这位死后葬于十三陵思陵的大明最后一任皇
  • 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朱慈焕简介
    朱慈焕(1633年—1708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第五子。崇祯六年(1633年)出生,母田贵妃。甲申之变后,朱慈焕为躲避祸乱,隐姓埋名,先后多处安身。虽然本人并无复明逆反之意,但朱慈焕的存在对满清政权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很多人借着拥立他
  • 明思宗朱由检皇后周皇后简介 愍周皇后生平简介
    愍周皇后(1611年—1644年),明思宗崇祯皇帝的皇后。甲申国变,于坤宁宫自尽殉国,与崇祯帝合葬于思陵。孙承恩《思陵典礼记》记载:“后生辛亥(即1611年)三月二十八日子时。”“初为信王妃,晓书画,亦谙药性,在潜邸,与上甚和庄,既册立,协
  • 崇祯皇帝朱由检死了 百姓们为何张灯结彩起来
    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对刚刚立国的清王朝和风起云涌、所向披靡的农民起义军,一筹莫展。尤其是后者,虽然他频频派兵遣将,进行围剿堵截,但依然兵败如山倒。时至崇祯十七年的正月,他在紫禁城内,隐隐听到了农民军咚咚的战鼓声。明朝江山难道就这样完了吗?朱由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