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上最神秘战将陈到 竟是“隆中对”发明者

   2020-05-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陈到(180-230),字叔至,汝南人也.他是蜀国堪比赵云的猛将,他是刘备的近卫统领,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他是三国五支精锐部队的之一白毦兵训练官兼指挥官,是他训练的这一支强大的队伍,他有旷世奇才,可历史对他记载甚少,他有非常远见,可演义对他

陈到(180-230),字叔至,汝南人也.他是蜀国堪比赵云的猛将,他是刘备的近卫统领,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他是三国五支精锐部队的之一白毦兵训练官兼指挥官,是他训练的这一支强大的队伍,他有旷世奇才,可历史对他记载甚少,他有非常远见,可演义对他只字不提,他的命运是什么样的?他的政治生涯是什么样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名将-陈到。陈到投奔刘备时,刘备正在豫州招贤纳谏,刘备看到这个英俊勇猛16岁小伙的时候,一眼就喜欢上了他,觉得陈到是个难得的将才,于是就让陈到做了他的副将,并让他训练自己在徐州带来的老本(白毦兵).于是陈到开始了自己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三十多年的生命历程。

陈到这一辈子都没有在军事有什么大作为,因为他是刘备的亲卫队长,因为他在刘备死后一直带领虎贲军增加汉东部边境的防御.所以我只能在此选几个能上的了台的战例来说下。当阳之战:刘备带领自己的一家老小和自己部队和子民向荆州南部,后面紧紧跟随的曹操追兵,陈到负责保护刘备及其家属安全撤退,可是曹刘已经开始交战,陈到和刘备与刘备的家属走散了,陈到当机立断,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护刘备的安全,于是继续掩护刘备撤退.由赵云前去寻找刘备家属.终于由于陈到的拼死保护,刘备安全撤退,并且后来刘备家属也有赵云的保护安全撤退了,虽然中途没有遇到什么较大的敌人,但是没有陈到的保护,刘备能不能活着恐怕也是个问题。夺益之战:益州之战刘备围攻雒城,陈到引一军在张任出城时,将其袭杀.为未来攻克雒城做了重要的贡献。

夷陵之战:蜀将陈到誓予傅彤等报仇。在白帝外百里,地名猿臂角,到将七百白耳长矛军士,每人使二丈长矛一根、带雁翎刀一把,分三队。左边芦苇洼、怪石群里,右边丘坞、矮木丛内,各伏二百轻甲;余下三百精骑,随己扎在中路口旁高阜。吴军追击在,当首先锋为朱才,乃孙吴老臣朱治长子。全综、李异二将在中队,朱桓、朱然、刘阿、刘陀押后,起军近万。前、中二部俱是铁骑,兵势汹涌而来。及至,蜀兵中间那队长矛兵,迎头封住路口,陈到手拈丈五水文枪,厉声喝道:“吴贼,莫欺人太甚!”吴将朱才血气方刚,加马上前,挺起月戟便斗。与陈到战不数合,到诈败退去,吴骑随朱才争相拥入丛丘道内。

李异、全综亦进。李异大喊:“直踩过去,一日内生擒刘备!”全综虽心微疑惑,也跟着冲入。至猿臂角腹地,道路两边,蜀军伏兵大起,两边只把长枪突刺来。那长枪凶狠、杆杆戳得要紧,吴军应对不迭,顷刻已惊倒一片。道本拥塞,铁骑招了长枪抢袭,骑士纷纷落马,其余自相挤撞。路深处的慌作一团沙,路外的不知情要投入,路浅的要撤出来,路口的溃散逃跑不止。吴军大乱。陈到那二百人,复返身一路捅扎猛烈,人人以一当十,回杀过来。陈到径绞住朱才。才年轻精猛,不顾全势危急,奋起反击。战到十合之上,陈到那根水文丈五长枪,如击浪腾空、天降飞雹,朱才抵挡不住,方知亚子龙之手段。死命撑开兵器回马,眼看尚仅存一道缺口,自顾自逃窜出去。陈到混阵冲杀,无人可挡。往来突撞,挑翻数十骑。李异慌忙去迎,敌陈到不三合,被到一枪刺中心窝落马身死。那全综身已带创,早自管撞开己部兵士,遁出道外。吴骑杀没大半,蜀军两边四百兵士同出,一处追杀吴军。陈到马快,竟瞅见全综拼命在逃。辄一箭中其肩后。朱才慌呼残存骑兵护定综。极力加奔。

陈到策马突枪,直抢到适才大路口外朱桓、朱然跟前。吴军步兵,因奚马军坠覆,俱各惊惶,军无斗志。朱然因见全综身披鲜血,朱才气喘不止,忙接应住两个。俄知李异已丧在阵内。朱桓举双刀顶住陈到,战有五七合,势力不加。朱然教刘阿、刘陀保定综、才,便自去助桓。哪知陡然间,南北各来一队军马,好似火燎荒野,流矢般夹射过来。吴兵益骇:“子龙本身来也!”果然北边赵云、南边赖敬,两路包抄杀到。二朱方以二战陈到一个,不至于狼狈得紧,即刻复着慌。刘阿、刘陀硬头皮帮上来,全综趴在马背动弹不能,朱才却奋然再换马跃出,去拦赖敬。朱然见众将都拢来,则自去会赵云。云一马突到,只一枪,朱然头盔滚落尘埃,头发披散。然大惊失色,拨马就东走。朱桓早无心恋战,回身亦遁。刘陀正忙了手脚,吃赵云迎面压至,手起一枪,刺陀身亡。刘阿无处逃窜,陈到大喝一身,那水文枪挥舞,割断刘阿咽喉,一命落阴。那边朱才本已着伤力疲,当不定赖敬长刀勇力,也急忙望东奔命。败剩吴卒,带着全综,退如丧犬。陈到引队杀截二里而止,谓东大笑道:“三猪一犬!回家好生养肉去罢!”陈到安全保护刘备撤退到白帝城,可以说没有陈到,刘备可能已经被陆逊给活捉了!

前面我说陈到有非常远见,到底有什么非常远见呢?主要是陈到版隆中对和他设想的兴蜀之路。陈到的隆中对是在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和刘备的一次谈话中进行的.陈到主要认为"曹操在短时间内不会称帝,他认为曹操如果要称帝估计是他灭了三刘一孙以后的事情了.他认为刘备应该当机立断,乘刘表病重,先拿下荆州,与孙权结盟,北面派大将镇守荆州!然后向南拓展,拿下交州蛮夷之地.在以交州为衬托,偷袭益州,与马超结盟.袭长安,沿黄河夺洛阳,许昌.先灭曹操在灭孙权,一统天下,指日可待.但由于刘备当时忙着想怎么对付曹操,没有对陈到的隆重对做出表态!

下面我们来分析陈到的隆重对的规划设想:总体进程:先取荆州-南夺交州-拿下益州-北上定长安-再夺司州-先灭曹操再灭孙权。陈到的这个规划是根据当时的实际而说的,总体设想不错和诸葛的隆重对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二次陈到向刘备提大建议的时候是在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提出的,他在永安对刘备说,现在蜀国经过夷陵之战元气大伤,恐怕是不能在几年内恢复的,现在应该开发蜀国南部未发展的所谓"蛮荒之地",加强蜀国南部城市的开发,提倡百姓南下垦荒,提倡生育,并断言这样不出20年,蜀国可兴矣.但由于刘备刚经过夷陵之战失败,正在每天以泪洗面,而且他本人还被疾病困扰着,所以没有听取他的意见.我们来分析陈到的这个建议:这个建议从我们现在可以看出,现在的云南.东南亚土地肥沃,适合经济发展,如果当时刘备开发这片土地可能现在东南亚是中国的了!

过了不久刘备挂了,诸葛亮也没有带陈到北伐的意思,而且陈到被派到永安去做了都督,后来在230年诸葛亮北伐接连失利,大将接连去世的时候,他给诸葛写了封信,信中写了大概这样个思想:"陈到想自己带领永安本部军队前去蜀南部开发建设,向南部扩展,形成以蜀南部为核心的蜀国北靠山防卫,南靠水建设的经济理论,这样做的话20年不光能发展蜀的经济,人口,还能将蜀的经济中心南移,还能减少蜀内部各氏族之间的矛盾.可是令陈到没有想到的是,诸葛看的这封信却认为陈到是想带自己的本部人马,到蜀国的大后方去自立门户,脱离政府.还给陈到写了封信,信中并无一字,陈到知道这是诸葛要他去死,他为了表示自己对汉的忠心,白布悬梁,自缢而死.结束了自己短暂而不得志的一生.诸葛得报陈到突死,心中为自己冤枉了这一忠臣而后悔,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对外宣布陈到是病死的,而且不准百姓祭祀,虽然后来有些大臣质疑过,但迫于诸葛的施压都选择了放弃。

由于蜀国不设史官加上诸葛亮对陈到的"隐藏",陈到的事迹变的鲜为人知,到了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都找不到这位半个世纪前声振蜀国的名将的资料了.再加上演义罗贯中选择神化赵云,委屈陈到,所以使我们这些后人竟然对这么厉害的人物一无所知。

 
标签: 三国 陈到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