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将诸葛亮跟曹丕比 从临终遗嘱就能看出他心机

   2020-04-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元前二二二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战败,败军退于鱼复(今重庆市奉节县),并把鱼复改名为永安。第二年刘备病重,感到自己大限将到,于是就把自己的儿子刘禅(当时蜀国太子),交托给重臣诸葛孔明和李严二人。同年四月份,刘备崩。他死前交代后事,对诸葛亮说

公元前二二二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战败,败军退于鱼复(今重庆市奉节县),并把鱼复改名为永安。第二年刘备病重,感到自己大限将到,于是就把自己的儿子刘禅(当时蜀国太子),交托给重臣诸葛孔明和李严二人。同年四月份,刘备崩。他死前交代后事,对诸葛亮说:

“你比曹丕要更有智谋的多,你一定可以让蜀国太平繁荣,统一天下。如果你觉得太子值得你为他出力,你就尽心帮助他,如果你觉得他不是一个好皇上,你大可以取代他登上帝位。”他对自己的次子刘永说:“你务必将我的话转告刘禅,你们两人要对待诸葛亮像对待我一样,视他作父亲。”同样的话刘备还将这些话写成遗诏留给刘禅。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是何其的信任,这就是刘备的托孤遗诏。

而对于刘备的托孤遗诏,后世人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是因为遗诏中“君可自取”这句话。一部分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诸葛亮,如果他认为太子不行,他可以取代太子自己坐上帝位。另一部分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诸葛亮,如果太子不是做皇帝的料,诸葛亮可以在他其他的两个儿子中选一个坐帝位,实在都不行,大可取而代之,不同的人理解的意义大不一样。

诸葛亮是受到刘备的戒备的,在刘备遗诏的话中将他与曹丕相比,曹丕篡权谋皇位,那么刘备便怀疑诸葛亮会不会也会做出这样的事。史实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为蜀汉尽心尽责并没有谋权的心思,但是这并不代表刘备对诸葛亮没有戒心。刘禅的条件与汉献帝相比没有任何优越的地方,而诸葛亮与曹阿瞒相比要优秀的多。

刘备心里清楚,汉献帝之所以没有被废掉,是因为曹操心里始终保持着只想做汉臣的想法,而不是不具备废他的实力。可是曹丕却不像他父亲一样,他果断的废掉汉献帝,自己坐了帝位。刘备便一直担心,诸葛亮是否会谋夺蜀汉的地位呢?

刘备死的时候,诸葛瑾的次子被过继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是有后的,诸葛亮视之如亲生,且当时此子年长刘禅两岁,刘备便担心此子会不会成为刘禅的竞争者。人们对刘备的遗诏素有评说,有人认为这其中包含了刘备对刘禅的警示,让他对诸葛亮报有戒心,但是刘禅愚钝没有看出他父亲的暗示,傻人傻福,刘禅并没有遭到危险。不过这也是建立在诸葛亮的确没有反心的条件上,否则刘禅还真不一定能安然无事。

后人认为刘备的遗诏有以下作用。

警告诸葛亮警示刘禅

对于诸葛亮的隐意是如果我的儿子没有能力你趁机夺位,那么你就是像曹丕一样的人,被人视作反贼,名声尽毁。对于刘禅的隐意是,只要你把诸葛亮像父亲一样侍奉,你就能保证自己的平安,毕竟虎不食子。刘备的话细细读起来,当真是话里有话。刘禅不知道是遵父遗诏,还是自己有点想法,将诸葛亮位置高官,对他特别好,任命他为武乡侯,并且给他独立行政独立处事的权利,且让他担任都城的行政长官,这时蜀汉的事务,不论大小其实诸葛亮都能管理。

刘备这个隐意颇深的遗嘱,在后人看来却实有点小人之心了。诸葛亮是古时候的文化人,封建社会教会他的是三纲五常忠孝礼义,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并不是独霸一方登帝位,而是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和萧何是同一类人,前者放弃了沛公的官位,跑去追随一个负罪逃跑的落魄亭长,后者没有去追随自己的亲戚刘表的儿子,而是选择留在刘备左右,尽心尽责。其实他们追寻的不是官位权利,而是自己崇高的政治理想。

刘备的遗诏隐意颇深,他这样的戒备诸葛亮,给我们熟悉的明主忠仆的印象留下了一些污点。诸葛亮一生为蜀汉立下功劳无数,到头来却遭到刘备的猜疑。“想当年是你刘备三求于我,我感你一片诚心,于这乱世辅佐于你,出谋划策,征战南北。我们虽是主仆,又何异于亲兄弟呢?”

刘备死时将他与曹丕相比是何等的伤人。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仍尽心尽力的为蜀汉奔劳,最后身死。刘备暗藏在遗诏中的心机实在是愧对诸葛亮这么多年对他一片忠心耿耿,诸葛亮这么能算,却算不透人心。

 
标签: 刘备 诸葛亮 曹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