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奇闻 诸葛亮为何娶一个丑女做老婆

   2020-04-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毛宗岗说《三国演义》有三奇,也可以称作三绝,即诸葛亮智绝,关云长义绝,曹操奸绝。也就是说,诸葛亮、关云长、曹操是《三国演义》的三大主角。这三大主角中,男一号无疑是诸葛亮。拜《三国演义》所赐,诸葛亮被

《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毛宗岗说《三国演义》有三奇,也可以称作三绝,即诸葛亮智绝,关云长义绝,曹操奸绝。也就是说,诸葛亮、关云长、曹操是《三国演义》的三大主角。这三大主角中,男一号无疑是诸葛亮。拜《三国演义》所赐,诸葛亮被刻画成了智足多谋、能掐会算,甚至可以呼风唤雨的“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鲁迅先生也因之大为不满,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诸葛亮都快被《三国演义》弄成一个妖人了。

不过,说到底,《三国演义》还是七分虚三分实的,有些事儿,即使是要“为尊者讳”,到了该摊牌的时候还是得按史料摊牌的。

《三国演义》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在第一百十七回,才欲说还休地提到了一个会令诸葛亮感到尴尬、会让无数读者觉得遗憾的残酷真相:诸葛亮娶了一个丑女为妻。

书中写这个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死了好多年,是在写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时才突然提到这一句:“其母黄氏,即黄承彦之女也,母貌甚陋。”

但为了不让诸葛亮的光辉形象受到影响,接下来又迅速补了一笔:“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女人就是男人的名片,诸葛亮的女人既然是丑女,那诸葛亮的“男神”身份肯定会大打折扣了。

即使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也走同样的路线做了努力的挽救,说诸葛亮的女人丑是丑,但有才学,帮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发明了“连弩”,发明了渡泸水时士兵避瘴气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但,这些鬼话恐怕连他本人也不相信。还有人说,诸葛亮的女人其实没那么丑,只是相对貂婵一类的美女来说,没那么标致罢了。甚至还有人说,《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的《襄阳记》所记:黄承彦向诸葛亮求婚,哦,不,替自己的女儿向诸葛亮求婚,所说的“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一语,其实只是谦词,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误解了风情,在《三国演义》中直书作了“陋”,骗过了天下人,冤枉了人家。

但是,想想看,如果黄承彦说的是谦词,有必要说“黄头黑色”这么具体吗?而且,后面那一句“才堪相配”根本就没有谦虚的意味哪。

黄承彦应该是个实诚人,他的女儿的确是丑。

另外,《襄阳记》还交待了诸葛亮娶丑妻事件引发的后果:“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看,诸葛亮娶妻,都成了民间笑柄了。

那么,问题来了。

人们为什么会笑话诸葛亮娶丑妻呢?难不成,一个女人长得丑了还不能嫁人了?!

这主要是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本身是个相貌堂堂的大帅哥,而且自视极高,“自比于管仲乐毅”,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而且,自古以来,英雄配美女,郎才配女貌,人们都以为诸葛亮会娶一个超凡脱俗的神仙姐姐,哪里料得到?他却娶了个丑八怪!

反差太大,由不得人们不笑。

当然了,后来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出来说话了,他站在道德的高度上说,诸葛亮是圣人一类的人物,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的人可以评头论足的?在圣人的眼里,美即是丑,丑即是美。而且,圣人看中的是德行,女子无貌就是德,诸葛亮娶丑女为妻,正好彰显他品行高洁,非普通人可比。……可见,千百年来,诸葛亮娶丑妻,已经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实际上,诸葛亮娶黄承彦的丑女为妻,既没有普通人想得那么不堪,也不想朱熹一类士大夫想得那么高尚。诸葛亮很现实。是,诸葛亮是有腹藏经天纬地之才,身怀匡扶天下之志,但在东汉末年,人际间的交往,非常在乎彼此门第对应。诸葛亮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钱财,就挤不进上层人物玩的圈子,就谈不上实现自己的济世理想。

按《襄阳耆旧记》的记载:人家黄承彦是很有来头的,一方面,他是襄阳名士,是南阳隐士集团的首领人物之一;另一方面,他的妻子是太尉张温的女儿,而张温的的夫人(也就是黄承彦的岳母),是汉末豪门大族蔡讽的姐姐。黄承彦娶了张温的女儿,就和荆州豪杰刘表成了连襟(张温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刘表),和蔡讽的儿子蔡瑁成了姐夫与小舅的关系。

现在,诸葛亮只要与黄承彦结了亲,社会地位就会嗖嗖上升,就可以顺利进入名士集团,又可以直接接触到荆襄地区的上层人士。

那么,对诸葛亮来说,娶黄承彦的女儿,绝对是一条攀上上层阶层的捷径。

丑,那就很次要了。

一句话,诸葛亮择偶的标准并非“重才不重貌”,而是在乎身份和地位。

而且,古语说了,“娶妻娶德,纳妾纳色”,妻子丑了,不还可以纳美妾来弥补吗?

而就因为娶了这个丑妻,诸葛亮得到了黄承彦的引荐和帮助,进入了司马徽、徐庶等人的朋友圈,再经过朋友圈人士一传十、十传百的反复炒作,声名鹊起,终于引来了刘皇叔三顾茅庐之举,成为蜀国开国功臣,创下不朽功绩。

 
标签: 三国 诸葛亮 丑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