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师马祖道一耍了什么手段令弟子开悟

   2020-06-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马祖道一,他是古代佛教著名的人物,他的俗姓是马,法号道一。他是佛教禅宗洪州宗的祖师爷,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佛教做出的贡献,于是尊称他为“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出生于709年,于788年离世,他是佛教禅宗的代表人之一,自然也是一位禅师了。马祖道一禅

马祖道一,他是古代佛教著名的人物,他的俗姓是马,法号道一。他是佛教禅宗洪州宗的祖师爷,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佛教做出的贡献,于是尊称他为“马祖道一”。马祖道一出生于709年,于788年离世,他是佛教禅宗的代表人之一,自然也是一位禅师了。

马祖道一禅师在佛教发展的历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开创了禅道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他是佛教禅宗的重要改革家。马祖道一禅师的佛说遍布天下,影响非常广泛,他的弟子非常的多,单论入室弟子就高达139人。马祖道一禅师创造性的提出了禅学新观念,他认为所谓的“禅”不是打坐念经就好,而是要从心中“禅悟”佛理,他的新观念是他的佛说极盛一时的重要基础。马祖道一禅师使得“禅学”到达了一个新阶段,他的禅学为广大佛学子弟接受,旧的禅学逐步被他的新“禅学”代替。他的禅学有着三个阶段,分别是“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其中最后阶段就是新禅学的最高境界。马祖道一禅师的思想启发了很多的人,他认为真正的禅是由自己去领悟的,也就是“物由心生”,想要领悟到“禅”的本质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内在,外在只是影响因素而已。

马祖道一禅师革新了佛教理念,使得佛教的“禅道”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促进了佛学的发展。

马祖道一的故事

马祖道一,他是禅宗中最主要的一派洪州派的祖师爷,也可以说就是马祖道一创立了洪州宗派。故而,马祖道一在禅宗界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马祖道一的故事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马祖道一的故事还要从佛教开始说起,在公元700年左右,佛教的思想开始慢慢的传播,而马祖道一在公元709年出家以后,开始慢慢的学习佛教的思想以及学好怎么样去当一个和尚。而在公元733年,马祖道一在当了和尚二十多年以后,开始跟着南岳的怀让禅师学习佛教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并开始研究禅学。马祖道一跟随怀让禅师学习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禅学,在此期间,他对禅学的研究也进入了巅峰时期。之后,马祖道一在江西的寺庙里继续当和尚。最后,马祖道一在南岳怀让禅师去世以后,继承了他的衣钵,而在怀让禅师的六个弟子中,只有马祖道一一个人真正的得到了怀让禅师的心传,至此,马祖道一对禅学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马祖道一在公元742年,由于他对禅学的深层次理解以及他之前在佛学上面所做出的努力,在这个时期,开始广纳弟子,传承佛教的文化和信仰,随着时间的增加,他的弟子越来越多,光入门弟子就139位,而且其中也不乏那些得道高深的弟子。因此,洪州派一门渐渐壮大,开始独立于世间。788年2月1日,马祖道一圆寂。

马祖道一耍尽手段令弟子开悟

马祖道一,出生的时间是709年,卒于788年,享年79岁。马祖道一人称马祖,道一是他的法号,因为他出家以前的姓氏是马,又是佛教洪州派的祖师,所以后人尊称他为“马祖道一。马祖道一是当时著名的禅师,他死了之后,谥号“大寂禅师”。那么马祖道一耍尽手段令弟子开悟是怎么回事呢?

马祖道一是一位得道的禅师,他的弟子遍布天下,光入室弟子就有139人。为了使弟子真正的了解禅道,马祖道一耍尽了一切手段,他所使用的“手段”中,著名的有“棒喝令开悟”、“车扎度学人”等等。其中“棒喝令开悟”是马祖道一为了使弟子明白禅道,大声一喝,声音非常的大,弟子醍醐灌顶,顿时开悟。“车扎度学人”是马祖道一使用“手段”的另一则故事,有一次他的一位名叫隐峰的弟子驾着马车赶路,路的中间,马祖道一伸着一条腿,隐峰劝告马祖道一把脚挪回去,让马车经过,但是马祖道一不肯。这时隐峰没有顾忌马祖道一,驾着马车从马祖道一的脚上经过。

马祖道一回到寺庙之后拿起斧头,面上看起来非常的生气,“刚才是谁驾车碾伤了我的脚?出来。”隐峰伸着脖子从人群中站出。“车扎度学人”中马祖道一的脚受伤了,他生气是假的,他真正要做的是让弟子勇敢无畏,不要惧怕恶势力。

马祖道一耍尽手段令弟子开悟,不仅体现出了马祖道一独特的“教学”方式,也体现了他的智慧和灵活。

 
标签: 佛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佛教宝物 舍利子出土经过
    佛教的舍利子,一直以来就是个谜。有人说是神话,也有人说是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在南京博物馆,就有一个出了土的舍利子!佛舍利出土经过梁白泉,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如今已85岁高龄。昨天,梁白泉的500多件档案被收入南京市档案馆
    12-31 佛教
  • 佛教信徒为何一天到晚都在念阿弥陀佛呢
    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在寺庙里遇到僧人第一句就是“阿弥陀佛”,但对于那些不信佛教的人还是不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面要说阿弥陀佛呢?其实阿弥陀佛是一句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用我们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光寿
    12-30 佛教
  •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谁?
    我国佛教中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
    12-30 菩萨佛教
  • 法显大师 可以媲美玄奘西行的佛教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
    12-27 玄奘佛教
  •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
    鉴真的生平行迹鉴真(688-763),日语又称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他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鉴真生活在古代
    12-16 鉴真佛教
  •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5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大
  • 一代女皇武则天推崇佛教 强制百姓不许杀生吃肉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
  • 天宫勾结佛教与老子里应外合而打败了元始天尊
    如果单从故事内容看的话,从《封神演义》到《西游记》,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神魔体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妖魔系统的成熟、神的壮大、佛的发展和仙的没落。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已经跟大家透露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神的壮大和仙的没落间有着一段隐藏的历史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
  • 佛教传说中法藏比丘是如何成为阿弥陀佛的
    在法藏比丘简介中提到,法藏比丘出生在世自在王佛所,在开始是个国王后来专心研究佛教成为一个出家人,这个名字就是出家之后得到的。接下来就是法藏比丘的简介。根据佛教的一些历史书上的记载,曾经有个王国叫做妙喜国,他的国王是世饶王,在世饶王担任国王期
    12-14 佛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