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破损之谜

   2020-10-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著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由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展出黄金面具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否认了这一说法,24日埃及文物部门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来解释。到底真相如何?媒体援引埃及国家博物馆馆员爆料称,黄金面具的胡须去年曾在

著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由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展出黄金面具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否认了这一说法,24日埃及文物部门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来解释。到底真相如何?

媒体援引埃及国家博物馆馆员爆料称,黄金面具的胡须去年曾在清洁时掉落,为了不影响即将到来的展出,博物馆负责人指示工作人员抓紧补救。但由于使用了不当的修复材料,面具留下了可怕的黏合痕迹。更可怕的是,工作人员将黏合剂蹭到了面具脸上并试图用刀刮抹,又留下了刮痕,导致面具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坏。

新华社记者23日来到位于开罗市中心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在博物馆二楼的3号展室里,金光熠熠的黄金面具依然用灼灼目光迎接游客。记者隔着玻璃罩对面具仔细端详,仅凭肉眼很难发现有何异样。记者通过对比照片发现,与此前相比,黄金面具的下巴和胡须间出现了一层浅黄色的黏合剂。

受博物馆委托,德国文物专家克里斯蒂安·埃克曼对黄金面具进行了初步鉴定。他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面具的胡须确实曾在去年8月掉落过,但并非如报道所说是工作人员在清洁时碰掉的。

埃及文物部长马姆杜·达马蒂介绍说,大量文图资料都证实,黄金面具的胡须在1922年图坦卡蒙墓被发掘时就是松的,并未与面具主体连在一起。自1924年面具开始在博物馆展出以来,胡须有长达20年时间是与主体分开展出的。1941年,埃及文物部门考虑到文物展出的完整和美观,决定将胡须粘回面具。

埃克曼说,博物馆馆员去年8月对黄金面具展台的灯光进行维修时无意间碰到了面具,“胡须在被碰触后就松动掉落了,可能是当初使用的黏合剂因时间久远出现了老化。”

对于网络流传的一张工作人员正在黏合面具的照片,达马蒂确认了其真实性,并称图中男子是专门负责黄金面具维护的专业修复人员,并非一般博物馆员工。

埃及国家博物馆黏合面具所使用的环氧树脂胶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这种胶黏合性极强且生效快,用于黏合石头和金属部件尚可,并不适于黄金面具这种珍贵文物。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材料,才导致面具的下巴和胡须处留下了一层明显的胶痕。

对此,博物馆总经理哈尔瓦吉说,博物馆使用的所有黏合材料都经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文物保护组织的认可,质量也是有保证的。

埃克曼认为,环氧树脂胶“并非不可逆”,面具下巴处的胶痕可在实验室里通过精细的“手术”去除。但他同时也承认,修复人员在黏合面具过程中的操作“并不那么合适”。

据埃克曼了解,胡须脱落之初修复人员曾试过其他黏合剂,但发现其黏合力不足以支撑沉重的胡须,才选择使用环氧树脂剂。

埃克曼说,多年来文物界对环氧树脂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但使用可逆的材料来修复文物是一个共识。“环氧树脂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者就此致电多位埃及文物专家进行咨询。埃及卢克索文物保护专家穆斯塔法·瓦齐尔说,环氧树脂可用于修复木质或金属文物,尤其在黏合一些细小或敏感的文物时效果很好。“据我所知,这种黏合剂有不易膨胀的优点。”

埃及着名文物专家、前文物部长扎希·哈瓦斯则认为,选择环氧树脂剂来黏合黄金面具是一种技术上的倒退,因为随着文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明明有更好的黏合剂可供选择。”

至于报道提到的面具刮痕,记者隔着展台的玻璃罩没有发现,很多前往参观的游客均有同感。

负责对面具进行鉴定的埃克曼对媒体表示,自己确实发现了一处刮痕,但无法确定这处划痕是以前就存在的,还是在黏合过程中留下的。

黄金面具是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大量陪葬品中最耀眼的一件,堪称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黄金面具用11公斤纯金打造,镶嵌着华丽的宝石。面具前额是象征王权的眼镜蛇、秃鹰标志,眉毛、眼线镶嵌着天青石,眼睛则采用黑曜石和白石英石,将法老年轻而英俊的面庞刻画得精致美妙。

1922年,当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和乔治·赫伯特偶然发现这座陵墓时,墓内成百上千件精美陪葬品“亮瞎”了两位考古学家的眼。其中,黄金面具成为最璀璨的一颗明星,它和人形纯金金棺等展品一道,在埃及国家博物馆专厅展出。

 
标签: 古埃及 法老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埃及文明的特点有哪些?
    埃及古文明具有悠久的文明传统,典型的专制主义,强烈的宗教意识,固有的文化传统和兼收并蓄的文明。悠久的文明传统:尼罗河流域相对封闭的环境非常有利于文明的统一和长期延续,这也给古代埃及带来了一千多年的和平与稳定。在这一稳定时期,古代埃及人利用丰
    01-05
  • 古埃及怎么灭亡的 古埃及如何灭亡
    古埃及怎么灭亡的 古埃及如何灭亡
    1、公元前 332 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侵入埃及,灭波斯王朝,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2、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征服,历史上把波斯的统治称为“第二十七王朝”,但实际这时埃及是作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
  • 古埃及长老死后为何要做成人工干尸木乃伊
    何为木乃伊,简单说就是“人工干尸”。古埃及人始终相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因此法老王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的永生。那么古埃及人是如何形成这种共识和信仰的呢?在古埃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很久很久
  • 揭开古埃及法老王图坦卡蒙死亡真相之谜
    图坦卡蒙是第18位埃及法老王,公元前1336至1327年统治埃及。图坦卡蒙并不是在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着的法老,但却是在今天最为闻名的埃及法老王。自从1922年,图坦卡蒙法老的墓穴被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和卡尔纳冯伯爵发现后,墓穴内让人
  • 揭秘古埃及木乃伊制作的不传之秘
    美国得克萨斯州A&M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古代埃及的木乃伊进行了研究,从而揭开了3000多年前防止尸体腐烂的秘密。1、法宝 提炼焦油制作木乃伊A&M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马龙·肯尼卡特、蒙库·基姆和钱瑶荣(音译)与亚历山大大学的同行一起经过研
  • 古埃及人人争做木乃伊 做好一具至少需要70天
    古埃及人是一个快乐的民族,没有死亡的恐惧,所以他们才可以慢慢地花几十年的时间造一个金字塔,既然存在着永恒,他们又何必着急呢?他们想象的灵魂有两个形象,一叫做“卡”,是举着双臂的人的形象;另外一个叫“巴”,是人头鸟身的形象。这两个概念不太一样
  • 古埃及人或用香油保存肉制品陪葬 供来世享用
    众所周知,古埃及人会为了来世生活而做精心的准备。为了在死后依然能继续享受舒适和快乐的生活,埃及的统治阶级会将精美的家具、珠宝甚至是宠物木乃伊拿来陪葬。考古学家还在许多陵墓中还发现了制成木乃伊的肉块,被包裹在布条中,以香油涂抹。来自英国布里斯
  • 古埃及为何灭亡 棺木年轮揭开暗藏的真相
    作为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埃及的灭亡,是考古界最受争议的。目前,科学家最最新发现,远古埃及文明的衰落可能是由于气候快速变化所致。这一发现将预示着当前全球气候转暖等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一具远古埃及棺材上的树木年轮样本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
    12-17 古埃及
  • 古埃及巨大石块搬运谜题解开
    科学家现已揭晓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未解之谜。长期以来,科学家对于古埃及人如何搬运巨大石块建造金字塔迷惑不解,现在他们发现其中的秘密在于潮湿的沙子。这一考古未解之谜正慢慢解开真正的面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人员称,为了建造金字塔,古埃及人必
    12-15 古埃及
  • 十大著名的陵墓 古埃及的金字塔最神秘
    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以秦始皇陵为代表。其封土为覆斗状,周围建城垣,背衬骊山,轮廓简洁,气象巍峨,创造出纪念性气氛。下面就跟着小编走进国外的陵墓吧。1. 印度泰姬陵泰姬陵位于印度北部的阿格拉,是17世纪莫尔M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