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杨玉环真实面容

   2020-05-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杨贵妃的美貌得以名扬四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那么,杨贵妃相貌究竟是怎样的呢?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最有名的诗就是《长恨歌》。在这首长篇叙事诗中,“杨贵妃”是这样闪亮登场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

杨贵妃的美貌得以名扬四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那么,杨贵妃相貌究竟是怎样的呢?

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最有名的诗就是《长恨歌》。在这首长篇叙事诗中,“杨贵妃”是这样闪亮登场的: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千百年来,人们都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杨贵妃的风韵容颜。但是回顾历史,其实白居易的这段描写是完全照抄《诗经·卫风·硕人》关于卫国美夫人的描写。为什么这么说呢,稍有研究过唐朝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杨玉环出生于719年,安史之乱时死于马嵬坡大约38岁。然而再说白居易,他出生于772年,所以按照年份来算的话,白居易根本没有见过杨玉环。白居易也没有心思花时间去调查杨玉环到底长得怎么样,直接拿先秦的美女模板来套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抄袭,对你没有看错就是抄袭。下面大家请看《诗经·硕人》的有关诗句: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面对一个绝世佳人,到底美在何处,哪儿是审美的关键,《硕人》一诗的作者是首创者,这个专利应该属于这位远古诗人的。诗人认为美女的眼睛的放电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女性眼睛的美对男士最勾魂。显然,白居易没有什么创意,他描写杨贵妃闪亮登场的第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完全是盗版《诗经》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女性天生丽质的第二关键处就是皮肤白,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嘛。这也是《硕人》一诗作者的首创,“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凝脂”就是凝固的猪油,细白、发亮、柔软。白居易也不用什么想象力,直接搬来《诗经》这个比喻:“温泉水滑洗凝脂”,只是加了点细节而已。

就连描写杨玉环自缢而死的凄美场面,白居易也还是借用《硕人》的原创。《诗经》原诗是“螓首蛾眉”,白居易则化成“宛转蛾眉马前死”。第一个想到用“娥眉”来描写女性美者是大诗人,尔后的模仿者就是小学生了。

由此可见,白居易所描写的“杨玉环”其实是“唐代版《诗经》硕人”,他是拿“硕人”的模板来描传说中的杨玉环。

也就是这位卫国国君的美夫人,让儒家创始人与唐代大诗人有了“共同的话题”,隔着千年的时空,发表各自的关于女性美的看法。《诗经》把这位卫夫人描写得太美了,以至于成了孔子和弟子子夏谈论的话题。下面是《论语·八佾》的记载: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拿《诗经·硕人》的这两句话来问孔子。普遍认为,这是师徒二人在谈政治伦理问题,这是后人的谬解。请想一下,孔子和子夏首先是个男性,提起这么一个绝代美女,两大男人却在谈论抽象乏味的伦理问题,他们两个还是正常人吗?后人有一个思维定式,觉得像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一定是言必大道理,怎么也不会像俗男人那样,谈女性的美。然而,我认为更大的可能是,上述这段对话会是师徒二人私下的一则交谈,什么样的女人为美。

子夏“问女性美”,他补充的一句“素以为绚兮”,如果结合原诗,就非常好理解了。在先秦汉语中,“素”指白色的绢;“绘”为娟上的彩绣。从审美效果来说,“素”与“绘”的关系,就如同女性“白皙的皮肤”与“闪亮的眼睛、唇红齿白”一样。黑亮的眼睛,红白的唇齿,就是娟上的彩绣,但是它们都要有白色的底子来衬托,才能达到高度的审美效果。

这么一来,孔子的“绘事后素”的意思也就很直白了,他实际上是进一步发挥了一下子夏的话。孔子是说,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才能衬托出彩绣的美。对于女性,那就是白皙的皮肤,才能衬托出眼睛的黑亮,唇红齿白,才能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从《诗经》的作者、孔子和白居易的描写论述可以看出,古今有一个对女性的不变的审美观:白皙的皮肤,明亮的眼睛,唇红齿白,美好的态度。《诗经·硕人》正是给我们描写了这么一幅仕女图。面对这样的女性,哪个男士不觉得养眼?哪个不触电?

《诗经·硕人》给我们描写的正是这样一位女性,她天生丽质,出身名族(齐侯之子),又嫁于豪门(卫侯之妻),就是一位知礼,具有良好教养的女性。一句话,孔子和子夏所推崇的是“知性美女”。

《论语》没有记述孔子和子夏这段对话发生的地点,合理的推测是,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卫国时。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的待遇最好,呆的时间也最长。卫国时下还有一个绝色的南子,南子对政治很有兴趣,而且还召见过孔子。卫国好像有进口美女的传统,《诗经》说的这个历史美女是齐国人,时下美女南子则是宋国人。子夏和孔子其他弟子看着眼前这位南子,想起《诗经》上这首诗,那么就会自然思考,她们为什么美?又美在何处?

卫国的硕人与杨贵妃都是天生丽质,然而她们俩也有重要的差别:硕人出于名门知晓礼仪;杨贵妃则出身小官吏家庭,缺乏礼仪,最后让穷奢极欲害了自己。杨贵妃并不符合儒家所认为的女性美标准。白居易对杨贵妃极尽夸饰,从天生丽质、奢靡生活、风光无限,但是只字未提杨贵妃是否知书达理,此处无声胜有声,道出了杨贵妃悲剧的原因。

孔子和白居易相隔千年时空,同论女性之美,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标签: 杨玉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杨玉环是谁 杨玉环人物介绍
    杨玉环是谁 杨玉环人物介绍
    1、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2、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嫁给寿王李琩为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安禄山是怎么征服杨贵妃的 安禄山墓真的存在吗
    安禄山原本是营州柳城地方的湖人,后来因为巴结杨贵妃,又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善于阿谀奉承,所以做到了平卢、范阳、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原本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个人相互勾结,但是后来安禄山平步青云,在官场上扶摇直上,遭到了杨国忠的嫉妒,因此杨国忠也多
  • 杨贵妃到底是何结局?杨贵妃到底死没有?
    杨贵妃名太真,小字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她天资聪颖,善于迎奉,又通晓音律,能歌善舞。传说她的美貌能“羞花”,所以与西施、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起初,她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来,唐玄宗也为她的姿色所倾倒
  • 唐明皇为什么喜欢杨玉环 儿媳比妃子还要好吗
    唐明皇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曾经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大好局面,不过因为后期宠幸了杨贵妃,致使大唐王朝逐渐衰退下去,那么唐明皇为何喜欢上杨贵妃。一个是公爹,一个是儿媳,按理说二人没有交集,为何杨玉环能够进入唐明皇的法眼,这里却有几个原因:其
  • 回眸一笑百媚生杨玉环有多美 使得君王从此不早
    启封历史厚重的卷宗,四大美人的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把四大美女形容的美仑美奂。同时历史的正史野传在述说着她们的酸甜苦辣,在众说纷纭中,她们如一个个耀眼的明珠,璀璨闪烁。杨玉环在四大美女中独树一旗,前人们形容她美艳无比,风情万种,而且能
  • 杨玉环与义子洗澡戏水 两人是否发生关系
    “洗三”是中国古代降生礼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典礼。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典礼,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企图,一是洗濯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给小儿“洗三”自然是正常不过了,给干儿子
  • 肥胖的杨贵妃杨玉环为何深得皇帝喜爱?
    据野史考证称: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斤,也有说杨贵妃身高1.55米,体重120斤的,但杨贵妃究竟有多胖,至今无法考证,只能从唐代诗词、书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中寻得一丝痕迹。比如唐人绘制的“贵妃出浴图”就给后人留下了尺幅春光
  • 杨玉环凭借什么迷住了他的老丈人李隆基的呢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四位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而其中杨玉环便是其中的“羞花”。而杨玉环到底有什么魅力可以入选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呢?又是凭借什么迷住了他的老丈人李隆基的呢?杨玉环出生在一个
  • 唐玄宗这么宠爱杨玉环为什么没有封她当皇后
    杨玉环实在是太漂亮了,唐玄宗为了得到她这一切都不顾了,由此也可见杨贵妃的迷人之处。另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的朝代,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各种外来风俗在大唐落地开花,封建伦理等级制度得到弱化,因此唐玄宗这样做并没有引来太大的反对。
  • 唐朝史上杨玉环和梅妃之间争宠手段?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