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的战役 镇江之战海龄喋血

   2020-10-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842年(清朝道光二十二年)农历五月期间,英军陆续攻下吴淞、宝山、上海,最后他们把目光投向控制南北交通命脉---镇江。当时的清政府被吓得屁滚尿流,致使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很多官员都想请求求降,导致沿江防务疏松,农历六月十三日,英军全部顺利到

1842年(清朝道光二十二年)农历五月期间,英军陆续攻下吴淞、宝山、上海,最后他们把目光投向控制南北交通命脉---镇江。当时的清政府被吓得屁滚尿流,致使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很多官员都想请求求降,导致沿江防务疏松,农历六月十三日,英军全部顺利到达镇江城下。

当时英军总指挥是巴尔克统,集结一万余大军,其中包括海军陆战队9000人,具有高度的作战效能,而且大部分兵士有毛瑟枪装备,又配备炮队,开始登岸攻城。战舰80艘,攻入长江。

两江总督牛鉴为了避免战火,想用向英军支付“赎城费”来保全镇江,遭到京口驻防副都统海龄拒绝。怕死的牛鉴将镇江防务全部交给海龄,自己退守南京。

海龄,全名郭洛罗·海龄,满洲镶白旗人,祖上参与了扬州、厦门等地的大屠杀,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此时的他只有旗兵2400人,其中当地旗兵1200人,青州绿营兵400人,武器仍是古老的刀、矛和抬枪。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但海龄领导守军英勇抵抗,亲冒矢石,点兵上城,并令城中居民置水瓮砖石,准备与敌巷战。他指挥守城炮兵勇猛发炮,轰击登岸英军,给予沉重打击。当时,城外各地则由参赞大臣齐慎、湖北提督刘元孝带兵驻防。为了扭转围困局面,海龄曾一度派兵出城出击。但在出击失利后,便一味闭门自守,而且对发动组织居民、乡民协守也不得力。

加上他自己是一个防汉屠汉论者,大敌当前,竟认为镇江的汉族居民将在战时的“通敌”,就以此为借口,对汉族居民进行大屠杀!时任浙江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闻讯后,心都凉了,只能协助一部分汉族平民向城外转移。

七月十四日,英军攻下圌山,又在舰队猛烈的炮击后,英国海军陆战队登陆焦山,遭到守卫的蒙族军人殊死抵抗,守军全部壮烈牺牲。

英军开始进攻焦山对面东码头,防守此处的八旗兵却全部逃进北门,自顾保命,哪里还有屠杀汉族平民的威风。下午英舰驶进镇江江面,不损一兵一卒占领金山,镇江防线全部崩溃。

随后,英军开始把重点放在镇江西门。英陆海军一起出动,借着炮火的掩护,仗着火力优势攻城。海龄亲自带领旗兵堵击,战斗非常惨烈,他身受重伤,率领清军殊死战斗,绝不退缩,跟他一起守城的清军都是好样的,没有畏刀避箭,贪生怕死的,在危急关头海龄向官兵们喊道:“宁可自杀,决不投降!”

守城清兵誓死抵抗,与敌展开短兵相接的肉搏战,用手中原始的武器给敌人拼死相斗,城上城下一片血海,有的清军官兵抱着英国侵略者一起摔下城墙,跟敌人同归于尽;全城官兵妻小老小齐上阵,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没有一个人退缩,直到最后全部战死。

据英军军官记载说: “中国人寸土必争,因此每一个城角和炮眼都是短兵接战而攻陷的”。

海龄虽率部与英军殊死血战,坚守两日,打死打伤敌军185人,最终守军全部壮烈牺牲,海龄自焚殉国,家小全部殉难。

 
标签: 鸦片战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如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
    公元前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不得已与英国等在南京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一场战役西方列强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廷的国门,为此身在北京的道光皇帝甚至去太庙哭了一场,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否意识到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远远还不
  •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之一:汉奸的误导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西两种文明碰撞中,给中国人留下的最早也最深的一道伤疤。我们失败的缘由,现在当然是弄清楚了?可局中人往往是糊涂的,何况,天朝上国的观念那时还根深蒂固。天朝上国居然惨败于“外夷”之手,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很不容易让人
  • 清朝技术派官员分析鸦片战争 清军火炮命中率低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以此事件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起因、过程和结果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无须赘言。至于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像林则徐这样有眼光有魄力的英雄也无力回天,同时,也和西方列强的船
  • 鸦片战争 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
    鸦片战争是一场对近代历史极具重大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正式的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中国百姓至此走向毁家纾难的悲惨道路。鸦片战争之前,英帝国原本希望进行正常贸易往来,但是中国的茶叶和丝绸造成大量顺差,清朝自给自足不需要买英国什么东西,所以他
    12-24 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总体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
    12-24 鸦片战争
  • 清代迷信多 鸦片战争主将竟收集粪尿对敌
    迷信,是指人对事物痴迷信任的状态,人一旦迷信,就会丧失理智,做出种种乖张可笑的举动。在历史上,清末是特别迷信的时代,不仅民间各种奇谈盛行,连统治者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比如以务实著名的雍正皇帝,便“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
  • 鸦片战争失败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他
    时至今日,鸦片战争虽在中国是必修课,而在英国却没多少人知道,你说第一次中英战争对方就更惊讶了,什么?中国和英国还打过仗?就说这些。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当权者道光皇帝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道光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托尔斯泰说:“当历史的海面风平浪静
    12-22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中清军的荒唐战术 用马桶大粪御敌
    170年前的一场鸦片战争,使晚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堂堂“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欧一“蕞尔岛夷”,不免令人沮丧。但冷静下来,反思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除却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武器装备的落后外,单是战争中清军统帅愚昧荒唐的制夷之术,足以
    12-21 鸦片战争
  • 道光秘史 道光为何至死不知鸦片战争惨败的原因
    道光所在的清王朝正值是清朝衰落的时期,道光在治理国家上有心无力令其绝望,导致后来对国事很少过问。鸦片战争期间,最爱的全妃也去世,这些家事国事对于道光来说都是很严重的打击。而身居宫内的道光并非知道鸦片战争的实情,对于谎报军情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
  • 鸦片战争谈判很奇葩 道光帝因此处置两位大员
    道光支持林则徐禁烟,本来是为了银子,没想到这银子还没有弄到手,反被人家打了一顿,羞辱一番。道光心里极为不爽,于是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林则徐身上,批评林则徐“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拏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而生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