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 皇太极宠妃海兰珠究竟葬哪了?

   2020-10-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都说清代的皇帝很痴情,其中尤以皇太极和顺治为最。传说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干脆看破红尘出了家,而皇太极在宸妃海兰珠去世之后,失魂落魄差点马上跟了去。这个宸妃在很多清宫剧中都是缠绵悱恻的女主角,按说葬在哪里不应该是个谜。可偏偏到现在也没人说得清

都说清代的皇帝很痴情,其中尤以皇太极和顺治为最。传说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干脆看破红尘出了家,而皇太极在宸妃海兰珠去世之后,失魂落魄差点马上跟了去。这个宸妃在很多清宫剧中都是缠绵悱恻的女主角,按说葬在哪里不应该是个谜。

可偏偏到现在也没人说得清她的墓葬到底在哪。有说法海兰珠葬在昭陵的妃园寝,按《清史稿》的描述宸妃墓又应该在沈阳城北的蒲河附近,而参考《清关雎宫墓地考》一文宸妃也可能是葬在沈阳城北的老鹳堡子,到底哪个是真的?这位命途多舛的妃子是何时魂归九天的?她死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清代的官方史料对宸妃墓始终讳莫如深,到底为什么呢?

玉人西去多情皇帝肝肠寸断

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本名海兰珠。她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庄妃的姐姐。她相貌娇美、成熟端庄,皇太极对她非常宠爱。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把她居住的宫殿称为“关雎宫”,象征两人的爱情。

崇德六年九月,皇太极率领军队正在松山战场上和明军打得火热。坐镇帐幕中的皇太极突然收到急报,宸妃病重!如五雷轰顶,皇太极登时忘记了正在进行的战事,他虎目蕴泪,战场的惨烈没能击倒他,可这个噩耗却让他瞬间鬓角染霜。不顾众将的苦谏,皇太极毅然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他快马加鞭、连饭都顾不得吃,行进至盛京城外时,皇太极的心中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他恍惚间看见伊人巧笑倩兮却在缓缓离去!他胸口剧痛,一夹马腹,朝皇宫疾奔而去。路上遇到索尼等人,他们告诉皇太极说宸妃已逝,皇太极悲痛不已,却不敢相信。近了!皇宫到了!近了!关雎宫到了!晚了,33岁风华正茂的她确实已经芳魂杳杳了……

皇太极悲痛欲绝,悔恨、埋怨、悲伤……诸般情绪涌上他心头,像刀子般在他心上一道道刻下划痕,他抱着宸妃冷去的身体,眼中红丝遍布,神情呆滞,哀伤欲绝,不睡觉也不吃饭。可是,再怎么呼唤,宸妃也不会再回来了!这关雎宫此后再看不到她凝着淡淡哀愁的眼眸了!

一天中午,皇太极突然犯了迷糊,他不说一句话,什么知觉也没有了,仿佛灵魂也随着宸妃一起走了。到了酉时才醒过来。他告诉群臣说:“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此后,他虽然恢复了神智,但依旧哀痛不已。

宸妃丧期谁私自宴乐别想好

根据《清太宗文皇帝实录》,皇太极给宸妃亲手写的祭文是这样的:“尔生于乙酉年,享寿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同殁)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

群臣奏请皇太极去打猎散心。皇太极同意了这个请求,于是一行人到蒲河打猎,经过宸妃的坟墓,皇太极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在宸妃国丧期间,有两个不守规矩的人,一个是郡王阿达礼,一个是辅国公紥哈纳,他俩竟然找来乐队嘻嘻哈哈,皇太极一怒之下,剥夺了他俩的爵位。

这俩人也忒不识相,在宸妃丧期间,连皇太极自己都停止了宴乐。崇德七年,松山锦州大战清军告捷,明朝率军将领洪承畴、祖大寿被俘后降清。当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皇宫的大政殿为此二人赐宴庆贺,但他这个东道主却没有参加,解释是:“朕今日未服视朝衣冠,又不躬亲赐宴,非有所慢于尔等也。盖因关雎宫敏惠恭和元妃之丧未过期,故尔。”据史料记载,在宸妃丧期间,被查出私自宴乐的有数十人之多,还有的人因此受到没收家产、罚银、鞭笞、贯耳鼻等处罚。

自从宸妃去后,皇太极日渐消瘦,茶饭不思。两年后,皇太极也追随宸妃而去。

宸妃谥号是清代妃子中绝无仅有的

“(冬十月),己巳,追封宸妃为元妃,谥敏惠恭和。”

这谥号大有文章。啥叫“元妃”?按照清朝典制,指的都是皇帝的第一位正妃。而宸妃却并不是皇太极娶的第一位正妃,在她之前,有钮祜录氏(后被追封为元妃)、乌拉那拉氏(追封为继妃)、孝端文皇后等,封海兰珠为元妃,足以见皇太极对她的深厚感情。至于“敏惠恭和”四个字的谥号在清代妃子的谥号中那是绝无仅有的,一般没有这么多字。

宸妃曾葬地载门外

宸妃于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病故于关雎宫,有史料记载,说她死后第二天,她的棺木由盛京皇宫东侧门出宫,被送到了城北地载门外五里的地方,安奉于临时搭建的芦殿之内。出殡的时候,皇太极亲自率领诸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的各级官员送葬,还有各个固伦公主、和硕福晋、和硕公主、多罗格格等,千余人的送葬队浩浩荡荡,哀声遍天,一直到了墓地所在。在宸妃死后三天,举行了火化仪式。

此后宸妃的骨灰罐在芦殿暂时安放了两年之久,等到崇德八年二月初十才举行仪式正式埋入了地宫。而此时的皇太极已经疾病缠身、命不久长了。他没能亲眼见到爱妃被葬入地宫,只能派大臣代替自己前往。半年之后,皇太极驾鹤西去。

据记载,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宸妃墓祭祀频繁,每月进行月祭,每年清明和岁末都举行大祭,朝鲜国王还专门派太监送来香烛礼物致祭。皇太极每次路过地载门外五里宸妃安息之地,都要痛哭失声、下马伫立,久久不能自己。

一位妃子,能够得到皇帝的真心爱恋,能以26岁年纪嫁给皇帝却不失宠爱,能在死后得到皇帝的眼泪和深深怀念,在清代历史上恐怕只有皇太极的儿子福临之妃董鄂妃能够媲美了。

清官方史料为何有意隐晦宸妃墓所在?

太宗于崇德八年八月九日在清宁宫与世长辞。昭陵也因此开始修建,为了安葬众妃子,不久,在昭陵陵寝西边修建了妃子园寝。

而宸妃究竟有没有归葬妃园寝官书上根本没有记载。但清史专家李凤民认为,此事“颇有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

其一,若宸妃墓依然在地载门外原地未动,那么按照清代典制,妃子墓要称为“园寝”,肯定要按照园寝制度增建一系列建筑,然而,史书上根本没有查到地载门外五里有宸妃园寝,这表明,宸妃墓早就不在地载门外了。

其二,按照明清陵寝制度,凡是比皇帝先死的妃子,一般不单独修建妃子园寝或者后陵。宸妃也应该一样,这样才能解释宸妃墓从地载门外五里消失的原因。

其三,《清实录》《大清会典》等明确记载,宸妃葬在昭陵贵妃园寝。昭陵贵妃园寝全称是“宸妃、懿靖大贵妃园寝”,康熙十年玄烨冬巡祭祖,首次祭祀宸妃园寝,乾隆八年九月癸卯,派遣官员到“宸妃、懿靖大贵妃、康淑妃并公主园寝”祭祀,这就表明,宸妃不仅是葬在妃园寝中,更是妃园寝的首位人物,这与她的地位也相符。

其四,从嘉庆朝起,《清实录》对妃园寝的称呼发生了重要改变,也就是不再叫“宸妃、懿靖大贵妃园寝”,而是改叫“懿靖大贵妃、康淑妃园寝”。道光年间的《清实录》也延续这一称呼,这是对宸妃有意进行隐晦,原因是什么不太清楚。但是按照传统,这位懿靖大贵妃似乎确实要比宸妃更有资格一点,因为宸妃虽然受到皇太极的宠爱,但是她的儿子早夭,而懿靖大贵妃的儿子叫博穆博果尔,被封为“襄亲王”。因为这种有意隐晦,导致官书中对宸妃墓地的记载变得无从可考。

那么,为何要故意隐晦宸妃呢?这很有可能是后代皇帝不想宣扬这种被过于专宠的后妃,具体原因恐怕只能坐着时光机倒流回去问嘉庆了。

宸妃墓在不在老鹳堡子?

铁玉钦的论文《清关雎宫宸妃墓地考》中是这样说的:“据史料记载,在元妃薨逝后,皇太极多次出猎叶赫地方和蒲河,回来的时候,都要到元妃墓上恸哭、奠茶酒,其出行路线都是出地载门小北门,斜而向东北行,沿今天的榆林堡、大洼而至蒲河,或再向东北经莲花池、二井、后腰堡而达叶赫地方。这条路线上,必然要经过元妃墓地之所在--老鸹堡子一带,从地理位置上看,是合情合理的。综合我们的调查可以认定今沈阳市大东区辽沈环卫所,即是宸妃墓地,当无疑问。”

不过清史专家李凤民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从前的老鸹堡子也就是今日的老鹳堡子并不是宸妃墓地,而是二等子明安墓地。

明安,也是和孝庄、宸妃一个姓,姓博尔济吉特氏,他是蒙古科尔沁部酋长之一,他归顺了努尔哈赤,并且把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

李凤民说:“明安之墓的记载有很多,其中以《陪都纪略》最详细,这本书记载,二等子明安之墓在城北四里老鹳堡子,这些记载和《清关雎宫宸妃墓地考》中对宸妃墓的考证有下面三点相似之处,一是地址相同,均是老鹳堡子(老鸹堡子),二是坟主姓氏都相同,都是博尔济吉特氏,三是看坟人相同,都是吴家人。四是碑的数目相同,都是一甬。所以,所谓宸妃墓不过是二等子明安墓的张冠李戴。”

 
标签: 皇太极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太极是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吗 皇太极是不是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
    皇太极是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吗 皇太极是不是
    1、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第二位皇帝,也可以说是清朝的实际开创者,之所以这样说呢,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不少人熟悉的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二是皇太极不只是单纯的改国号为大清那么简单,他在位17年,使后金(大清)从统治松散的汗国过渡成为
  • 皇太极总共有多少个女儿?分别都嫁给谁了
    皇太极总共有14个女儿:长女:敖汉固伦公主,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三女:固伦靖端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四
    12-29 皇太极
  • 皇太极长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顺治六岁继位之谜
    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六岁继位之谜: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立嗣”,在他逝世之时,围绕新一任皇位的争夺便开始了。争夺这个位置的主角主要是两个人: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努尔哈赤的儿子之一、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一场蓄谋已久的斗争即将展开。我们先看
  • 趣闻:张学良枪毙土匪张学良 溥仪撞见皇太极
    少帅张学良毙了土匪张学良1934年,溥仪当了日本的儿皇帝。在东北地区,大家忙着抗日,爱国的将领层出不穷。而祖国的另一边,本为东北人的张学良却担任了“剿匪”副司令,中国共产党一边抗日、一边却要应付蒋介石的围剿,处境极为艰难。这一年10月,中国
  • 揭秘皇太极贵为天子为何会娶俩个寡妇
    按照史籍纪录,清太宗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共有十五人,在这十五位后妃中,有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职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而且有两位是寡妇。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太极干吗娶俩寡妇呢?这不得不从清初的满蒙政治攀亲说起。首先,让
  • 皇太极改建沈阳城有讲究 为啥没满族味?
    我们讲到过,努尔哈赤舍弃了当时东北最牛的城市辽阳,连刚刚建成的新宫殿都不要了,毅然迁都当时不及辽阳一半大的沈阳,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城市”沈阳。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整个大规模改建了的沈阳城却和以往女真人建造的城池截然不同,一点儿满族味都没有,这
  • 皇太极与海兰珠的爱情 海兰珠死后葬入昭陵吗?
    皇太极与海兰珠。清朝的皇帝都很痴情,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皇太极和顺治帝。顺治的痴情表现在,他最爱的妃子董鄂氏死后,顺治看破红尘出家了;而皇太极在宸妃海兰珠去世之后,失魂落魄差点马上随之而去。那么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海兰珠又是葬在了哪里呢?宸妃,博
    12-25 皇太极
  • 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皇太极的真正死因
    皇太极是怎么死的:皇太极,生卒于公元1592年—1643年,出生于辽宁新宾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 皇太极为其抑郁而终 恩宠就连孝庄也无法比拟
    爱好历史的都知道,清代帝王多情,野史记录更是层出不穷,引人入胜。开门见山,小编先来介绍下人物,爱新觉罗氏·皇太极,大清帝国的缔造者,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八大贝勒中的老四,又称四贝勒。他就是多尔衮的哥哥、顺治的父亲、康熙的祖父。天命十一年
  • 清朝国号 皇太极称帝 改国号为大清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清代;亦称为大清国、清国。因为统治者是满族也有满清这一称呼。近代以后在与西方交往中,还短暂的以中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