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创始人惠能大师为何会被追杀?

   2020-09-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慧能大师,今河北人,俗姓卢,是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可以说他是中国佛教的创始人。公元638年出生,公元712年圆寂,在惠能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于是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惠能家境比较贫寒,但是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很深的慧根。但是由于自己的母亲

慧能大师,今河北人,俗姓卢,是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可以说他是中国佛教的创始人。公元638年出生,公元712年圆寂,在惠能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于是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惠能家境比较贫寒,但是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很深的慧根。但是由于自己的母亲依旧在世,所以惠能没有出家,惠能33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于是开始了他的求佛之路。

惠能在遇到弘法大师之后继承了法衣,人称惠能六世,之后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大逃亡。惠能长时间的与猎人在一起,过了很长时间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这期间内,慧能大师对于佛法的研究会更加精进了,对于《金刚经》等的研究也更加的精深。他每天都在与大自然对话,与大自然中的小鸟、花朵甚至小草对话,最终他顿悟了。实现了对天地的参悟,为他以后佛教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慧能大师在潜伏15年之后,忽然横空出世开始传授佛法。禅宗一直是单传,但是在慧能大师继承衣钵之后改变了原有的方式,禅宗很快就传遍天地,很多人慕名而来学习佛法,慧能大师有很多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弟子,比如法海、神会、法达等等。著名的坛经就是他写的,在中国的土地上,只有他写的坛经才能被称之为经。

慧能大师为中国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沉淀十五年,躲避十五年,避开了时间的纷争,避开了追杀,完成小我,成就大我。

惠能被尊为禅宗六祖

惠能,俗家姓卢,父亲在惠能三岁的时候逝世,留下母亲与她相依为命。惠能菩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极深的佛根,曾多次想过出家,但是由于自己的母亲尚在所以一直未能实施。惠能在三十三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于是他开始全心全意的探索的道路。

由于惠能卓越的佛学成就,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有一个镇甚至为他修建了道场,于是他在那里呆了三年。有一天他悟佛的时候忽然悔悟,他认为自己应该不断被探索,不断学习,所以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安逸的生活,开始了新的征程。惠能又见过了当时很著名的很多佛学家,都和他们进行了学习和探讨。长时间的漂泊后,他见到了禅宗五祖,这个对他一生都有重大影响的人。

惠能见到弘忍法师之后,弘忍法师对他很是欣赏,但是又害怕他的卓越受到其他弟子的排挤,于是假装对他很不在意。之后弘忍法师想要从弟子中挑选一人作为禅宗第六代传人,并将法衣和六祖传给他。就是在这个时候慧能写出了迄今为止被广为流传的话“菩提本无根,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于是禅宗五祖就将法衣传给了他,由于当时禅宗内部的复杂情况,惠能不得不开始了自己十五年的逃亡生涯。

无论如何,这个时候惠能已经被尊为禅宗六祖了,他改变了禅宗单传的历史,使得禅宗传遍了大江南北,为中国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惠能为什么要跑

惠能大师,即为惠能六祖,是中国佛教的创始人,他所编著的坛经是中国唯一可以称之为经的经文。惠能俗家姓卢,三十三岁的时候出家为僧,开始了你漫漫求佛路。他先后和当时著名的高僧进行了交流,一直到他遇到了自己的老师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将禅宗六祖和法衣交给了他,让他去往南方,等到时机成熟再出来弘扬佛法,于是惠能跑了,开始了自己十五年的逃亡生涯。

惠能为什么要跑呢?史书书上记载,惠能当时逃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禅宗内部混乱不堪。在惠能拿到法衣之后,弘忍大师告诫他,让他连夜逃走,并告知再有三年自己就会圆寂,让他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并将惠能送上了船。惠能逃跑之后,弘忍连续几天没有上堂,这使得他的其他弟子很疑惑,于是他告诉弟子,禅宗六祖已经到南方弘扬佛法了,就这样一拨又一拨的人开始追杀惠能,想要夺回法衣。

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有一大原因就是惠能的佛学还没有达到他想要的境界,所以他需要时间沉淀自己,在他十五年逃亡生涯结束之后,他所宣扬的佛法更加深刻,他与大自然对话,聆听草木的声音,与一切不能说话的生命对话,在逃亡期间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蜕变,更重要的是为以后宣扬佛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惠能的逃跑是一个契机,一个让佛法更深刻的契机,也正是因为这次逃亡,才成就了他在中国佛教史的地位。

 
标签: 佛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佛教宝物 舍利子出土经过
    佛教的舍利子,一直以来就是个谜。有人说是神话,也有人说是真实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在南京博物馆,就有一个出了土的舍利子!佛舍利出土经过梁白泉,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如今已85岁高龄。昨天,梁白泉的500多件档案被收入南京市档案馆
    12-31 佛教
  • 佛教信徒为何一天到晚都在念阿弥陀佛呢
    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困扰了许久的疑问,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在寺庙里遇到僧人第一句就是“阿弥陀佛”,但对于那些不信佛教的人还是不明白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面要说阿弥陀佛呢?其实阿弥陀佛是一句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用我们现代的话解释就是:光寿
    12-30 佛教
  •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谁?
    我国佛教中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
    12-30 菩萨佛教
  • 法显大师 可以媲美玄奘西行的佛教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
    12-27 玄奘佛教
  • 鉴真东渡对日本佛教的影响 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
    鉴真的生平行迹鉴真(688-763),日语又称鉴真(がんじん),唐扬州江阳人。他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在日10年期间,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鉴真生活在古代
    12-16 鉴真佛教
  •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
    释迦牟尼和达摩的关系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后来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的烦恼,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后来不顾父王的劝阻出家修行,最终在35岁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大
  • 一代女皇武则天推崇佛教 强制百姓不许杀生吃肉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
  • 天宫勾结佛教与老子里应外合而打败了元始天尊
    如果单从故事内容看的话,从《封神演义》到《西游记》,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神魔体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妖魔系统的成熟、神的壮大、佛的发展和仙的没落。经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已经跟大家透露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神的壮大和仙的没落间有着一段隐藏的历史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
  • 佛教传说中法藏比丘是如何成为阿弥陀佛的
    在法藏比丘简介中提到,法藏比丘出生在世自在王佛所,在开始是个国王后来专心研究佛教成为一个出家人,这个名字就是出家之后得到的。接下来就是法藏比丘的简介。根据佛教的一些历史书上的记载,曾经有个王国叫做妙喜国,他的国王是世饶王,在世饶王担任国王期
    12-14 佛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