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上最奇特的一桩悬案 全因一场“鸿门宴”

   2020-05-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努尔哈赤的第三个儿子莽古尔泰曾经就居住在今天的沈阳大南门,莽古尔泰也就是在这里与自己的姐姐跟弟弟共同设计了“鸿门宴”这个局,企图通过这种手段杀死皇太极,这样他们就可以趁机夺位。但是事情却并不如他们先前设想好的那样,这项夺权的方案还处于商讨阶

努尔哈赤的第三个儿子莽古尔泰曾经就居住在今天的沈阳大南门,莽古尔泰也就是在这里与自己的姐姐跟弟弟共同设计了“鸿门宴”这个局,企图通过这种手段杀死皇太极,这样他们就可以趁机夺位。

但是事情却并不如他们先前设想好的那样,这项夺权的方案还处于商讨阶段,莽古尔泰和自己的弟弟就先后死于非命,死因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定与这件谋杀皇帝的案子脱不开干系。

“鸿门宴”的事情在莽古尔泰等人死后不久就被人揭发了出来,于是但凡与这件事有一丝一毫关系的人都逃不脱死路一条,愤怒的皇太极迅速派人将其党羽捉拿并处以死刑,这件事也从此成为了大清历史上最奇特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桩悬案。

莽古尔泰是嫡子,与其他庶出的兄弟姐妹不同的身份自然让他从小就高人一等,更受父亲的器重。他的母亲富察氏,是正蓝旗的首领,位份十分高贵,其实要说起出身,这位母亲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皇太极,虽然努尔哈赤也对富察氏起过杀心,可是由于不忍心所以仅仅以私藏财物的罪名休了她。

但是,莽古尔泰就没有这么仁慈了,他为了取悦自己的父亲,狠心杀害自己的母亲,他这样禽兽不如的行为自然没能得到父亲的欢心,反而让民众对他的意见节节高升,他的影响和地位都逐渐被迫降低,在后来有过一次推选汗位继承人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把票投给他。

皇太极即位时,莽古尔泰自然内心是十分不乐意的,可是他又没有解决当前局面的方法,所以只得逆来顺受的顺着众人的意思把票投给了皇太极,心中的不平衡与怨恨越积越多,他跟皇太极的恩怨变得更加深厚,终于有一次,莽古尔泰露了杀机,这件事使得他们二人矛盾升级成血仇。

天聪五年的时候,明朝趁着一位大将的寿辰,重新修建了大凌河城,这让皇太极感到了隐隐的不安,他认为明军步步紧逼,会逐渐危及到整个大金的存亡,于是下定决心想要彻底铲除这个忧患。同年八月,皇太极亲自率领军队出兵,围攻了明朝的大凌河城,皇太极的军队分布在四面八方各个角度,可以说是十分完美的一次围剿战。

莽古尔泰带领的军队处于正前方,所以明军给他们的攻击力是最强大的,于是他决定让自己的军队率先撤退,以免造成更大的伤亡。随后,莽古尔泰前往了皇太极的帐子中,希望他能为自己多增加一些人手,补充军力才能让战争取得胜利,这个要求在当时是再合理不过了,可是皇太极却连认真听下去都没能做到就急急忙忙把莽古尔泰赶了出去。

莽古尔泰原本就性格鲁莽,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大声呵斥皇太极,让皇太极不要将私人恩怨与国家大事混混而谈,愤怒之下的莽古尔泰将匕首掏了出来,意欲要谋杀皇太极,但是因为莽古尔泰弟弟的阻拦而没能成行,之后皇太极批评自己的侍卫为什么刚才没有直接杀掉莽古尔泰,因为他已经犯了反上的罪。

后来,莽古尔泰也为自己的鲁莽行径感到后悔,因为此后皇太极将不会再重用他,他的姐姐莽古济也很为弟弟的前途担忧,后来他们姐弟三人就预谋了“鸿门宴”上杀皇太极的计划。可是没想到有内奸从中作祟,一个叫索诺木本的蒙古族贝勒因为感恩皇太极而向皇太极透露了这件事,皇太极于是早有防备最终没能让莽古尔泰他们得逞,反而是莽古尔泰姐弟几个得到了暴毙的下场。

皇太极有一位姐姐,跟他是同父异母的关系,皇太极的儿子娶了琐诺木的女儿,所以他的姐姐莽古济又是姑姑又是丈母娘,可没过几年,皇太极又给自己的儿子娶了新的妾侍,于是莽古济对此产生了不满,认为这样对她的女儿不公平。

后来,带着不满的情绪,莽古济就跟自己的两个弟弟一同计划了杀死皇太极一事,可皇太极自然通过告密人早已知晓此事得前因后果与参与人,所以莽古济公主必死无疑,皇太极甚至还选择了在当时极为残忍的凌迟来处死自己的姐姐,有怨恨在里面,而更多的也是杀鸡给猴看。

崇德元年,莽古济家的坟墓遭到了工部的毁坏,皇太极念及旧情,又派人将其修好。那次大处决死亡人数达到一千人,可谓历史上最为庞大。

 
标签: 鸿门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从鸿门宴到四面楚歌短短四年项羽经历了什么
    俗话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从鸿门宴上项羽的失策,看其失败。揭秘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一败涂地?从鸿门宴看项羽为何会输先说项羽,宴会开始,要杀的人来了,放在自家案板上的肉却飞了。指挥决策不坚定,听从项伯劝说,没有完全执行范增的建议
  • 鸿门宴上酒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
    司马迁将这次宴会上的刀光剑影,唇枪舌剑,描写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司马迁的春秋之笔,却很少着墨这次宴会上的美食,这让许多人抱憾不已。其实,《史记》虽然对《鸿门宴》的珍馐美味着墨不多,但是,人们还是可以看到“鸿门宴”这次千古饭局上美
    12-27 鸿门宴
  • 史上最著名的鸿门宴吃的是什么?为谁而设宴
    历史上“鸿门宴”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宴,也被称为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其实,“鸿门宴”是公元前206年在秦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具有历史性的宴会,赴宴主角是当时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最高级别领导人,也就是两支抗击秦军的领袖人物,一位是楚霸王项羽
    12-24 鸿门宴
  • 项庄舞剑 意有沛公:鸿门宴为何是如此结局?
    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首霸王别姬,唱得山河为之动摇,世人不禁为霸王项羽的凄凉结局而悲恸。很多人更是认为,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边的结局是他在鸿门宴上的心慈手软造成的。如若当初鸿门宴上,霸
  • 告诉你真实的鸿门宴 霸王项羽被抹黑了几千年!
    鸿门宴是《史记》名篇,司马迁依据史料以及传闻,妙笔生花,为后世留下了久永流传的历史事迹。直到今天,“鸿门宴”已经成为汉语中的固定词汇,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引起无数后人讨论。鸿门宴最详细记述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而在《高祖本纪》、《留侯世家》
  • 项伯简介 鸿门宴中保护刘邦而被封为射阳侯
    项伯(?-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杀了人,跟随韩公子张良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避。项梁起事,后立怀王,项伯为左尹。楚军北救赵,随项羽一起北上。后又随项羽进入关中。曾在鸿门宴中保
  • 揭秘楚汉争霸鸿门宴疑云 项羽到底生刘邦什么气
    许多人印象中的鸿门宴,是一个充满杀机、布满陷阱的一个局,是项羽为了在饭桌上解决刘邦而设的一个圈套。更有甚者,还危言耸听,称其为史上最危险的一次饭局。其实,真正的鸿门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险。这顿饭基本上还是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只是范增
  • 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论“鸿门宴”斗争谁输谁赢
    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可谓是张良的最大对手,二人在智谋上也不相上下,只可惜项羽用人无方,再加上项羽除了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了,而
  • 假如鸿门宴上杀死刘邦 项羽能够一统天下吗?
    项羽为何会失败,刘邦为何获胜?刘邦尽管有天子之志,但在鸿门宴中处处示弱,竭力让项羽相信自己的理想只是一方诸侯。项羽的抱负是回到春秋时代,做诸侯中的霸王,因此,只要刘邦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就允许刘邦有生存的空间,基于此放走了刘邦。项羽出身贵族,
  • 鸿门宴中项伯为何傻到向敌人刘邦通风报信?
    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侄子于不顾?范增“素好奇计”,为什么范增的“奇计”却不为项羽所用?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以至于弄得自己最后一败涂地,无可挽回?按正常的逻辑,鸿门宴是不可思议的。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
点击排行